千亿市场放开后仍遇冷 污泥处理“梗”从何来
慧聪水工业网 近年来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量也随之上升。作为污水处理的“衍生品”,我国污泥产量年年攀升。据公开资料,2015年市政污泥产量已达3500万吨,而当前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发育缓慢。显然,巨大的污泥处理处置需求与初期市场供应不足带来的供需矛盾将带动污泥行业快速前行。
污泥,即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水质净化时的产物。从广义上而言,给水厂、污水处理厂、水体疏浚、通沟均会产生污泥,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巨大,对环境危害严重,所以通常所说的污泥处理和处置是指对城镇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目前,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过程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和物理方法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中,其实质为将可溶性污染物转变为不溶性固体存续在污泥之中,将污染物与水体相分离,因此污泥的成分和性质主要取决于污水的成分和性质。对于生活污水而言,物理和化学性质类似,处理生活污水所产生污泥的成分和性质差别不大。而对于工业废水而言,由于不同行业、同行业不同企业所产生的污水成分差别巨大,在处理这些污水产生的污泥成分也有明显不同。污泥成分复杂,但大体上可以将污泥构成分为固相和流动相,其中固相包括有机相和无机相,流动相包括水分和水溶性组分。
据统计,污水中约30—50%的COD,30—45%的氮和90%左右的磷转移到了污泥中,如果不对污泥进行及时处理,未经合法渠道处理处置的污泥排入环境后危害巨大。而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污泥远法倾倒事件,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均带来了严峻影响。因此,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环保行业的不断发展,污泥处理处置将逐渐被开发。但在这蓄势待发的市场背后,暴露的却是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千亿级市场
目前,污泥处理作为一个新崛起的行业,在我国仍然处于萌芽阶段,相关企业较少,行业集中度低。与此同时,在我国污水处理过程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现象,使得我国污水处理快速发展但是污泥处理行业却停滞不前,污泥处理处置缺口巨大,行业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与污泥产量连续递增趋势相背,我国污泥有效处理率仍较低,大量污水厂采取直接倾倒或是简单填埋处置手段处理污泥,全国有效处理率远远低于30%。由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企业处置能力不足、处置手段落后,大量污泥没有得到规范化的处理,直接造成了了“二次污染”。
随着“十三五”规划出台,环保问题将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而废气、污水、污泥的处置将是今后国内环保处理的三个主攻方向。作为水污染物减排不可或缺的环节,污泥处理正呈现出巨大商机。
公开数据显示,1万吨生活污水生产污泥5—8万吨,1万吨工业废水产生污泥约10—30万吨,市场普遍预测,“十三五”我国共排放4000万吨污水,其中生活污水3000亿吨,工业污水1000亿吨,1万吨污水的污泥产量取中间数计算,未来五年间处理这些污水的污泥产量约为4万吨。
而据不同污泥处里处置技术的投资运营成本空间取中间值估算,2016—2020年间我国污泥处理的投资成本约为110亿元,运营成本约为600万元。随着行业集中度提高,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三五”期间污泥处置行业利润水平可达到15%左右。换言之,污泥处置市场规模有望暴增至1100亿元。
“靠污泥发财,定位不对”
释放市场是一回事,能从污泥中赚到真金白银又是另一回事。虽然资源化利用能部分弥补污泥处理处置成本,但其核心收益仍依靠政府补贴。
以北京某知名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接的科技部863项目为例,该项目于2012年竣工投产,将浙江宁海县域内的污泥、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集中进行厌氧协同消化处理。如果不考虑收益,每吨污泥的运行成本在130元至150元。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沼气,处置后的污泥可作为园林绿化营养土使用。据总经理邵凯介绍,园林企业以约百元一吨的价格收购营养土,“这样一平衡,运营成本就大大下降了”。
剩余部分仍靠政府补贴。“如果有人和你说,我做污泥不要国家给钱就能赚钱,这人能得诺贝尔奖。靠污泥发财,这定位就不对。”邵凯认为,即便将处理污泥作为一门生意,首要解决的还是污染问题。在污泥稳定化、无害化的基础上,再考虑通过资源化利用达到经济平衡。
“这个行业,到哪里都靠居民出钱和政府补贴。”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启堂介绍说。目前,我国污泥处置主要采用填埋、发酵堆肥、干化焚烧、厌氧消化等技术,占比最高的处置方式还是填埋。“如果全成本核算,达到环保要求,填埋不该这么便宜。主要是我们的填埋场有政府补贴地价。”吴启堂进而指出。
“现在大家也看清楚了,政府必须在费用和政策上清晰地支持它。随着技术发展,污泥处理费用降低也正常,但环保毕竟是花钱的行业。”邵凯希望,政府能清晰地算出合理、客观、真实的污泥运行费用,并且给足钱。“否则,本钱都回不来,社会资本怎么敢往里投?”
有业内人士呼吁完善污泥处理处置收费体系,在居民水费中明确污泥的实际成本范围。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一鸣曾指出,希望政府能在银行融资方面提供支持,目前,银行贷款是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技术选择难题
此外,污泥处理在技术层面亦存待解难题。在环保企业的垃圾发电项目遍地开花的同时,这些颇具实力的环保公司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却在近些年鲜有落地。诸多技术长袖善舞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成熟的尴尬。有业内人士举例称,以污泥碳化这项在国外尚处于研发试用阶段的技术来说,现在国内号称拥有“自有技术”的厂商就有8个之多,但到中试水平的只有一两个。而对于一些大行其道的所谓新技术如厌氧技术、热干化等等,目前实施这些技术的项目运行顺利的寥寥无几。
事实上,对“污泥”的界定并不清晰也是造成技术选取困难的原因之一。传统意义上的环保问题,普遍被归于水、固废、大气、噪声、生态五大类进行划分。而相应的立法、譬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标准则按照这五大类进行划分,相应的标准也是如此。但是污泥来源于污水,但本身又是一种固体,它究竟该属于何种废弃物,当下行业专家众说纷纭。
尽管这些因素是从业者选择技术路线时考虑的问题,但是,真正的阻碍不仅于此。“技术选择困难的根本原因很多,有中国雨污合流、市政工业污水合流等管网建设滞后带来的不同的污泥属性,有出于经济发展限制和政府财力仍不足,对环保的重视和投入分配仍需加强的阶段性局限,有全国各地经济、地理、人口、气候等条件的极不均衡和复杂,有主导污水技术并在污泥路线上有强大发言权的主流市政设计院对污泥所涉及的各种跨领域学科的不熟悉,还有污泥处置自身的特殊性等。”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介绍说。
而张虎明也印证了薛涛的观点:“污泥之所以难办的原因是它既不是污水、也不是垃圾,技术路线与周边条件关系密切,他们本质都有点类似于生物质餐厨垃圾,处理后的处置十分复杂,不能像污水一样一排了之,也不能像固废一样直接填埋。”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蛋糕就这么大,什么样的企业都想往里挤,现在是很多东西没理清,但预计过不了多久,污泥产业又是一个红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