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水环境治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与法规应运而生,推动了市场对先进治理技术、高效设备及专业服务的强劲需求,加速了行业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
水环境治理是指对围绕人群空间即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进行治理,主要包括污染物减排和环境修复,其中污染物减排是关键。水环境治理的具体任务包括污染控制、水质改善和生态经济修复。
水环境治理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狭义上,水环境治理主要关注水质改善;广义上,水环境治理包括自然状态下的水资源条件、水利工程景观等多项内容。水环境治理的具体任务包括污染控制、水质改善和生态经济修复,这些任务相互关联,分别代表水环境治理的三个阶段。
水环境治理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现状分析
水环境治理行业的产业链已涵盖上游的设备、药剂、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企业,以及下游的政府、居民、企事业单位等终端用户。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日益加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与所有工业化国家类似,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工业化相伴而生。人口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中国的生态环境曾处于恶劣破坏状况,如雾霾、沙尘暴、毒地、黑臭水等现象频发,危害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中国水资源总量保持高位,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名列世界第六位。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大,且农田灌溉水流经农田后携带化肥农药等下渗,补给地下水,易导致地下水污染。中国工业用水量也十分巨大,且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河沿岸的大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若废水处理不达标,易造成城市下游江段河流水质严重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
中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较高,且数量众多。市场主要参与者因污水处理项目所在区域不同,污水处理涉及的领域规模具有较大差异。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市场呈现出资源整合与跨区域发展的趋势。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行业领先企业规模扩张速度加快。
市场主流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和运维技术按照传统原理划分,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法和生态法等。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逐渐与生物处理、生态修复等多元化技术相结合,治理效果和水质达标率均得到了大幅提升。污水处理厂得到快速发展,常用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分为物理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生化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其中生物膜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环境治理行业具有显著的政策导向性特征,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与宏观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针对水环境治理工作,“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以及“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协同机制,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湖泊、城市水体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