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必然走向‘按效付费’ 当前需从管网问题入手”

慧聪水工业网 2024-03-19 09:2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

这也为广大环保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转型机遇。在低碳发展的要求下,污水处理厂如何保证发展与绿色兼顾,污水资源化利用有哪些新机遇、创新方向等,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上述话题对北控水务集团执行总裁李力、副总裁刘伟岩进行了专访。

“污水处理必然走向‘按效付费’ 当前需从管网问题入手”

1、要从管网入手解决当前的突出短板

问:我们注意到,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未来将从“按量付费”到“按效付费”转变,这也引发行业热议,您对此有何看法?

“污水处理必然走向‘按效付费’ 当前需从管网问题入手”

李力:2023年12月,《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提到,推动建立污水处理服务费与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削减量、出水水质、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处理效果挂钩的按效付费机制。

此后2024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也提出,落实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构建覆盖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收费机制。

我认为,推动污水处理行业建立“按效付费”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经过过去几年的黑臭水体治理,各地水污染状况实现根本好转,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但水污染治理并非不存在问题,尤其是雨天河道反黑反臭情况还未消除,说明污水没有完全收集进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现象仍然存在,从指标上看,一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污染物浓度没有达到正常污水的“应有浓度”(生化需氧量BOD5>100mg/L)。

实施“按效付费”意在倒逼污水集中收集率的有效提升,让污水处理厂发挥其处理污染物总量的效能,而非只达到处理量的水力负荷。目前按照处理污水量付费的方式,进水污染物浓度不同的污水处理厂可能面临同一单价。因此,进水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污水处理厂,提升污水处理效能的动力不强,这不利于提高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的积极性。

第二,现有排水体制中普遍存在雨污合流的情况。我国不少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是稀释后的污水,大量外来水(地下水、河湖水、山泉水、雨水等)进入管网、河道,导致真正的污水反而可能“进不来”,而“按效付费”能够鼓励控源截污、清污分流。

我认为,“按效付费”的落地是一个长期推进过程,未来污水处理行业必然要走向“按效付费”机制。

问:您认为推进“按效付费”需要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污水处理必然走向‘按效付费’ 当前需从管网问题入手”

刘伟岩:我认为要实现按效付费的预期效果,当前污水收集管网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薄弱环节。

对污水管网的管理,我们过去存在着“重厂轻网”的短板,即重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但管网建设投入不够,也包括管网的运维方面,比如养护、检测等,很多城市做得还不够好。

管网不完善,管网破损和失养,一方面致使污水渗出污染地下水,另一方面导致外水进入污水管网,造成进水水质污染物浓度偏低。与此同时,雨污合流还会导致污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排入河道,引起水体黑臭,造成河道污染,影响水环境质量。

但如果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不是同一个主体,即厂网分离,实施按效付费,就容易导致责任边界不明晰的问题,因此会存在一定的障碍。

基于此,我认为要实施“按效付费”,当前还要从管网这一根源上解决问题。

问:目前的居民水费中包括污水处理费,采用“按效付费”后,会对居民水费产生影响吗?

李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缴纳的污水处理费并不是直接交给污水处理厂的,而是随自来水费一并缴纳。现行污水处理的收费标准仍是2015年确定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收费不低于0.95元/吨)。

但随着绿色环保要求的提高,各地方污水厂出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我国污水厂出水标准大致是按照“二级标准-一级B、一级A标准-准IV类水”逐步提升,背后都需要费用支撑。现在污水处理费在很多城市都难以覆盖污水厂的运维费用,通常都得靠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向居民征收的污水处理费还比较低。

我国水价改革一直在推进,行业也在建议合理提高污水处理费,用于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但我国水资源公有性特点决定了居民用水存在“公益性”特征,各地的水价调整并非直接与污水处理成本挂钩自动调整,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经过听证程序。同时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各地的水价执行标准差异较大,因此调整水价需要听取各方意见,系统性、规范性、差异性地制定标准,才能寻求突破机会。

2、建设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一定要因地制宜

问: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我国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它会成为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主流吗?

李力: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提出,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可建设全地下/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鼓励通过建设公园绿化活动场地等方式合理利用地上空间,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和城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近些年来,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我国之所以发展比较迅速,是因为它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异味扩散、噪音污染等多方面环境影响,而且污水厂上方的土地还可以进行开发,与多种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考虑到我国东部地区城市普遍人多地少的现状,将污水处理厂建设在地下,不仅可以减少占用地面土地,且由于竖向布置,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大大少于传统地上污水处理厂,可以实现对土地的更高效利用。不过总体上讲,发展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不代表未来要取代地上厂,还是要因地制宜。

问:地下污水处理厂所需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地上污水处理厂有无区别?

刘伟岩:技术基本路线是一样的,但有改良之处。

地下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核心是地下箱体设计。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地下箱体设计要在有限的地下箱体内,统筹协调好水处理工艺、管线布置、通风除臭、消防安全、交通路线、运营维护各方面的关系,保证有机衔接,实现集约化的集成,从而有效节约空间,减小地下箱体体积,达到节省投资与水处理效果的平衡。

而从处理技术路线看,仍然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这与地上厂是一样的。但为了降低土建投资,采用占地面积更省的工艺,具有一定优势。

问: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看,您如何评估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利弊?

李力:我国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对于一些城区特别是人口密度大、用地紧缺的中心城区而言,因地制宜建设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节约土地资源、形成更合理的污水处理厂布局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3、“未来新水务”阶段适配和支撑

未来城镇发展的新需求

问:近年来,污水资源化利用率增长明显,您认为污水资源化利用产业还有哪些新机遇和创新方向?如何在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做到低碳运行?

李力:污水资源化利用对于优化我国的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和缺水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看,污水资源化利用可以分为资源化和能源化两方面。

在资源化方面,再生水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把再生水利用好可以辅助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更多价值。

如今,再生水逐步被有效利用,同时部分向新生水升级。从污染治理的角度,经过处理后的污废水形成再生水二次回用到工业生产、城市绿化及河湖湿地生态补水等场景,统筹水资源循环利用,形成可持续的区域再生水循环体系,不仅有助于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同时高标准水质的水体排入社会水循环和自然水循环中,也有利于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和改善,还可为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发挥重要作用。

能源和碳排放角度,从数据上看,水务行业目前碳排放约占全行业的1%~2%。污水厂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污水处理工艺中氧化亚氮的排放;二是污泥处理工艺中释放的甲烷;三是运行过程中设备电耗、药耗等方面也间接产生碳排放。

因此,在能源化方面,我认为,需要污水处理企业在工艺上加以改进。目前,北控水务的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除了通过工艺优化、设备优化和智能控制等进行节能降耗实现减碳外,还配套建设了水源热泵系统,为厂区办公楼和生产生活区域提供采暖和制冷保障,还可进一步为周边提供供暖或冷却服务。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能源”,与燃煤燃油取暖或耗电制冷相比,可有效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从水厂延伸到上下游,水处理行业减排的空间会更大。如今,北控水务也把光伏、储能、虚拟电厂和污水处理结合起来,实现“能源化”的更优利用。

问:我们了解到,现在行业也在提“未来新水务”概念,您认为水务行业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李力:各行各业都在迎来新变革,在这场变革中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水务行业的企业,也需要思考如何真正有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控水务提出“未来新水务”这一概念,是想探索水务公用领域未来升级发展的新场景、新范式,为水务和环境产业发展提供指引方向。

未来新水务计划的提出,是基于国家水务产业发展三个阶段的判断:

第一是传统水务阶段,即水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阶段;

第二是“新水务”阶段,是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对水务基础设施体系提出新的发展要求,通过综合化和专业化的“两极”升级,让城市水务迈入新台阶,升级为“城镇水务2.0版”,让水务更美好;

第三是“未来新水务”阶段,水务基础设施领域出现新范式、新场景,适配和支撑未来城镇发展的要求,例如,北控水务与其组建的未来新水务工作组逐步摸索出一套“龙头企业+专家网络”协同创新模式,已将“城镇水务的碳中和实施路径”作为重要战略研究课题。

未来新水务是水务基础设施升级发展的创新设想,需要大量研究,需要全行业共同探索。对其目标和任务,行业内也正开展大讨论。

我认为,探索未来新水务模式,需要将学界、商界和政府主管部门三者打通,以技术、运营及数字技术三大主力,与全行业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及产业升级研究,深度挖掘水资源经济价值,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通过水厂与农业、工业以及社会发展等跨界联合,继续探索水厂“加法”的可能路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