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晓陶:既是防灾体系的一部分 也是百姓的生存家园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如何推进?

慧聪水工业网 2023-12-07 09:14 来源:中国环境作者:中环报记者李莹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久前,中央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发生在京津冀、东北等地的暴雨洪涝灾害,暴露出我国在防汛防洪、救灾应急方面的哪些短板?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工作的重点在哪里?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程晓陶。 

专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晓陶:既是防灾体系的一部分 也是百姓的生存家园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如何推进?

程晓陶,教授级高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曾任防洪减灾研究所所长,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现任《水利学报》主编,科技部防灾减灾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环境报:为何当前我国密集出台举措,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程晓陶:今年京津冀地区的洪水暴露出我国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短板,这些短板急需我们赶快补起来。这次的投资更大、范围也更广,表明了政府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态度和决心。

当然,1万亿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一个五年计划接一个五年计划,不断去努力才行。

中国环境报:此次,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程晓陶:自从1998年大水之后,我国对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投入成倍增加,不断对大江大河的干流堤坝除险加固,如今这项工作成效显著,我们看到这几年长江重大险情明显减少。此外,从2009年开始,我国持续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利用专项资金投入山洪灾害防治,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次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特别强调“补短板、强弱项”,短板在哪里?如社会上所关注的,北方地区的蓄滞洪区建设和运行现在已经成为防灾体系的短板之一。

蓄滞洪区是防灾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千万老百姓生存的家园。近年来,极端气候灾害频发,蓄滞洪区利用的概率增大,2020年淮河大水、2021年河南大水、今年京津冀地区发洪水都动用了蓄滞洪区,蓄滞洪区成为防洪体系中的最后一张底牌。蓄滞洪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已充分暴露出来,成为现在防灾体系的短板和弱项。

中国环境报:蓄滞洪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程晓陶:蓄滞洪区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蓄滞洪区内的土地利用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等发生了重大改变。

从历史上看,蓄滞洪区原本是大堤外面的一些低洼地,是洪水蓄滞的天然场所。随着人口慢慢增加,这些土地也被利用起来,发展农业。过去一家一户的农民种植农作物,一旦受灾,损失的多半只是一季庄稼。2000年我国出台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为应对特大洪水,一旦蓄滞洪区被启用,国家将对农户水毁的住房、农作物、农机具等给予偿贴。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随着近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部分蓄滞洪区,尤其是一些区内有城镇或在城市周边的蓄滞洪区,人口未得到有效控制,大量增长。随着城市的扩张,在原城镇周围新建了经济开发区、科技园甚至住宅区。有的蓄滞洪区内还分布大量的能源、交通、调水、电信等国家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一旦分洪,对当地经济的打击很大。一些地方土地流转后,发展集约化种植养殖,投资规模较大,一旦遭灾,种植、养殖大户的损失非常大。《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规定的补偿远远无法弥补分洪带来的损失。所以,现在必须加大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的力度。

中国环境报:如何加大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力度?

程晓陶:南方的蓄滞洪区利用频率较高,安全建设的主要方式是建设安全台。比如,把一些村庄围起来,挖低填高,挖出一些水塘,垫出一些高台,让农民把房子搬到台子上。引导企业不在低洼地区建厂。

北方地区的蓄滞洪区一般是连片的低洼地区,面积很大,使用频率较低,限制蓄滞洪区内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在不能保证不被淹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通过打隔堤等方式,缩小淹没范围;另一方面,要让蓄滞洪区内的建筑不怕淹,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比如,加强韧性村镇建设,加大排水能力建设,降低淹没的水深与历时,设法让更多水能够更快回补地下。这里面涉及很多不同类型的措施,这些措施都需要有投入。

中国环境报:加强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除了工程措施,还有哪些举措?

程晓陶: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并不是单一的工程措施,在利用蓄滞洪区分洪的情况下,如何减少损失是我们最需要考虑的。

如今,土地利用方式、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改变,这其中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有一些盲目的行为。今年涿州小清河分洪区里,有一些企业在完全不知蓄滞洪区范围的情况下建厂,没有采取任何的防范措施,损失很严重。如何减轻蓄滞洪区内企业的损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根据《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我国只对户口在蓄滞洪区的居民进行补偿,补偿受淹农田、房屋、农具等损失。企业的损失并不予以补偿。未来企业的损失如何处理,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考虑,要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做好评估,明确哪些企业适合在蓄滞洪区发展,哪些企业不合适,引导不适合的企业尽快转型。对于适合发展的企业,要加强对建筑物的保护,比如对建筑物一层采取保护措施,让它淹而不垮,能经受洪水冲击。

当前,我国大灾之后几乎所有开支都是由政府承担,地方财政对企业进行补偿是承受不起的。可以建立政策型洪水保险模式。企业每年交一定的保险费,遇到洪水后,由保险公司予以补偿。当然,补偿的金额不是无限的。企业既然选择在蓄滞洪区发展,就意味着选择了风险,企业也要承担一定的损失。

中国环境报:从法律层面看,除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已滞后于发展,还有哪些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完善?

程晓陶:实际上蓄滞洪区都有风险图,只不过风险图没有公布,按照现在的法规还涉及“保密”的问题。但是蓄滞洪区的风险应该告诉老百姓。这就涉及修改法律的问题。目前,涉及蓄滞洪区的法律法规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已经严重滞后于现实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对蓄滞洪区的启用、安全建设、人口控制和补偿救助原则等做了基本规定,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部门文件《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意见》仅是一个指导性意见,对很多问题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详细的和有约束性的规定。其他的多为部门规章制度,层级比较低,涉及面窄且约束力弱。目前缺乏系统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难以实现对蓄滞洪区的有效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急需修编。

中国环境报:除了工程、法律、经济、管理等举措,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补短板?

程晓陶:科技进步也将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分洪前的风险评价对蓄滞洪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洪水淹没水深、历时、流速等。如何建设耐淹耐冲的房屋也有赖于科技的进步。我们要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减少分洪造成的损失。

比如,加强蓄滞洪区“四预”措施建设,在智慧防汛的总框架下,利用水文气象耦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努力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针对多年不来水的北方河流,开展流域下垫面调查工作,修正现有预报模型参数,修订预报方案;落实预警发布机构和发布方式,开拓现代化预警手段,畅通预警信息传递渠道;根据雨水情预报情况,充分利用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运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对蓄滞洪区蓄泄情况进行模拟预演;结合蓄滞洪区预演成果及时修订完善细化蓄滞洪区运用预案,提高预案可操作性。通过强化“四预”建设,实现蓄滞洪区的精细化精准化调度运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