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要警惕这类新污染物!2小时即可攻破大脑 大多数工艺拿它“毫无办法”

慧聪水工业网 2023-10-17 08:53 来源: 环保水圈

一项发表于《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的研究称,如果水中含有微塑料颗粒,在被摄入后,仅需2小时微塑料就能够穿透小白鼠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亦发出提醒:大脑遭到微塑料污染后,可能会增加炎症、神经紊乱,甚至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症等。

更令人担忧的是,微塑料大部分都会通过城市污水系统进行汇集,而我们常见的一些污水处理技术,尽管具备部分去除效果,但微塑料的排放量依然很大。

相关研究调查就显示,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量390m3/h),每天要向环境中释放的微塑料颗粒高达1.83×10^10个!

1、国务院发文:对微塑料重点管控实施限排

31省市地区持续加强微塑料治理

通常来说,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被称为“微塑料”,极小的体积让我们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

但要注意的是,微塑料虽然体积小,但它对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点也不小。其危害具体可表现为:

1)微塑料对有机物的影响。微塑料在水环境中可以吸附多种有机污染物,并且为有机污染物提供载体,从而在水环境中进行迁移,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污染和损坏。

2)微塑料对无机物的影响。水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吸附在微塑料表面,而水环境中多种生物易将微塑料颗粒吞食,从而使得重金属进入食物链中,造成严重的生物危害。

3)微塑料对微生物的影响。水环境中微塑料可以作为微生物的生殖附着地,造成微生物富集,导致入侵物种或者病原体可以得到快速地繁殖,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

由于微塑料尺寸小、数量多、危害大,对于生态环境存在的风险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的治理工作正在从国家到省级再到市级逐级有序推进和落实——

◎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提出要“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对微塑料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同年,生态环境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明确加强微塑料等治理。

◎ 截止2023年5月17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市)已完成各省级《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印发。

其中,广东省表示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攻关,开展微塑料生态危害机理、绿色替代等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省表示将开展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生物效应与危害机理、食物链安全和健康风险等研究。

山东省表示将探索开展微塑料新污染物的调查监测试点,逐步把新污染物监测纳入全省环境监测体系,完善地方技术方法。

◎ 此外,20余个地级市也陆续发布了市级《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2、面对微塑料,传统工艺能否担当“重任”?

污水厂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作用甚微

微塑料几乎存在于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污水处理厂中。通过对51家典型污水处理厂的调查分析,以及对一级、二级、三级处理中微塑料去除效果的综合比较,可以发现:

微塑料的去除效果受工艺中物理功能的影响较大,而受生物处理功能的影响较小,即主要是吸附、截留、絮凝、过滤、沉淀等物理作用发挥去除效能。

◎ 一级处理通常是采用过滤、沉淀和曝气等方式去除悬浮物。相关研究显示,35%~59%的微塑料可以在初期处理中去除,50%~98%的微塑料在一级处理中被去除。

在哈尔滨某污水处理厂发现,微塑料的去除主要是依靠一级处理,因其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一级处理中设置了旋流沉砂池+平流沉淀池+高效混凝沉淀池,能够对微塑料进行多次沉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去除率。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实践都表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预处理和一级处理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微塑料。

◎ 生物处理中污泥絮体或胞外聚合物可以吸附、诱捕和截留微塑料;化学物质如硫酸铁或其他絮凝剂也对去除微塑料有积极的影响。

当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采用何种二级生物处理工艺,都对微塑料的去除率影响不大。

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包括:AAO、AO、CAST、SBR、氧化沟、生物滤池等。

上海某污水处理厂采用AAO作为二级处理工艺,其微塑料总去除率却较低,仅65%左右;由此推断,微塑料的去除效果受AAO的影响不大。

武汉两家污水处理厂采用CAST最为二级处理工艺,均发现CAST是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不高。其中一家污水厂CAST的微塑料总去除率为64.40%;另一家CAST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仅为35.6%,总去除率为71.7%。

◎ 通常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需要再循环或再利用时,才会设置三级处理工艺。有研究人员对三级处理的各种工艺进行了比较,认为与膜有关的三级处理工艺的微塑料去除率较高。

芬兰4个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全部采用CAST,三级处理分别采用反硝化生物滤池、快速砂滤、溶气浮选、MBR(膜加超滤),MBR对微塑料的总去除率最高,达到99.9%;

国内某污水处理厂也发现,MBR综合了膜分离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共同优点,因其具有过滤、截留和捕获等多种功能,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最好。

3、合理的运行负荷及停留时间

更有利于微塑料的去除

尽管现行的污水处理技术可以降低一部分微塑料,但出水中仍会含有大量微塑料,伴随着出水进入自然水体。

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去除率,才能持续减少其最终进入自然水体的量。经过长期实践证明——

◎ 污水处理厂的水力停留时间会影响微塑料的去除率。

云南某污水处理厂发现,AAO水力停留时间高于CAST,使得微塑料上积累了更多的微生物,导致微塑料的去除率更高。

◎ 出水中微塑料丰度与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正相关。

湖南某污水处理厂通过对比不同月份微塑料去除率发现,一年中7月去除率最低,主要原因是因为7月正值雨季,降雨量增加,地表径流增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较大,超负荷运行会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增加废水流速,降低絮凝、积聚及生物降解时间。

写在最后

要特别指出的是: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最终归宿,除了出水还有污泥。

大量研究都表明,大部分微塑料即使经过工艺处理后,仍然会从液相(水)向固相(污泥)转移,无法被完全降解。

由此可知,污泥中微塑料降解等关键技术也是解决微塑料污染的核心之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