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聪:新时代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路径思考
植物措施作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中最核心的措施,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处于基础性、关键性、先导性地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水土保持工作作出系统安排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最终要体现在林草生态系统功能增强、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实现良性循环演替、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水土保持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上。当前,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面临新的更高要求,不仅要提升植被生态系统的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洁水源、干净空气、良好人居环境等生态方面的需求,而且要尽可能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健康的农副产品、保健品、药品等物质产品。如何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体系、如何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实现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1、坚持系统观念,做好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规划
《意见》明确提出,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如何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如何摆布,必须做好顶层设计。
坚持系统观念,做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不仅要创新工作理念,而且要在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上推进创新,要在遵循系统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一是要把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考量,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林草生态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实现多规合一;二是要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统筹治山治水治林治田,科学配置各类措施,综合施策、整体推进,从而实现系统最优,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防止顾此失彼,避免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三是要跳出水保看水保、跳出水保抓水保,把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放到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中考量,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治手段和技术手段,多管齐下,全面提升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管理水平,促进水土保持事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意见》要求,需要自上而下层层推动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规划的科学编制,明确需要重点保护和修复的区域、植被建设的分区布局、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要深入贯彻系统治理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科学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对人类活动较少、林草植被较好的区域,以封育保护为主,充分依靠自然恢复植被。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林草植被稀疏的区域,要着力推进重点治理,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辅之以必要的补植补种、抚育更新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对农林牧等生产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要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埂植物带、建设农田防护林等配套措施。对目前已有一定植被覆盖、但水土流失仍较为严重的区域,要积极开展退化林分抚育更新,提高林分质量,治理林下水土流失,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对人居环境区,要积极进行美化绿化园林化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态宜居。对毗邻水库和河流的农田,建设植物缓冲带,通过吸收转化,有效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
要充分发挥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以小流域为单元,改造水环境、营造水景观,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顺应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和农村改革新形势,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特别是干鲜果品植物和油料植物,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按照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要求,统筹梯田田面、田坎、林下空间,合理配置花果叶四季差异化景观,实现梯田变景区、农民变股民、山村变舞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坚持生态优先,加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保护
《意见》明确提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建立严格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监管制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开发保护工作,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意见》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行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在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实现促进林草植被休养生息和自我修复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水土保持部门把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督促指导生产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边治理、边破坏的情况依然较为普遍,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仍较为严重,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植被进行扰动和破坏。根据近年的监督检查,发现目前各地仍有相当比例生产建设项目未按照要求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有相当比例的项目存在未验先投的情况。部分项目即使采取了一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但防治质量不高,植物措施覆盖度低、效果差,生态功能比较弱。我国黄土高原区、西北风沙区、青藏高寒区、西南石漠化区等很多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实践证明,这些地区的生态恢复往往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必须倍加珍惜和严格保护,生态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往往是不可逆的,如果保护措施跟不上,往往容易前功尽弃。
落实《意见》要求,要坚持保护优先,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水土保持植物资源。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将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水土流失敏感脆弱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管控。对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水蚀风蚀交错区等区域,全面实施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对暂不具备水土流失治理条件和因保护生态不宜开发利用的高寒高海拔冻融侵蚀、集中连片沙化土地风力侵蚀等区域,比如青藏高原冻融侵蚀区,要全面加强封育保护。要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确保生产建设项目全过程不造成严重的植被损坏。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坚决遏制各类破坏植被、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等行为。严格落实水土保持责任追究制度和水土保持植被损害赔偿制度。特别是加强公路铁路、矿藏开采、工程建设等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强化源头管控和事中事后监管。落实禁牧休牧制度,依法查处超载过牧和禁牧休牧期违规放牧行为。
3、坚持适地适树,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植被修复措施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推进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必须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生长发育规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需要,在“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大前提下,合理选择树种草种,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实践证明,植物措施对降水、海拔、朝向、土壤等立地条件高度敏感,任何植物都有一定的适生环境,都受到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植物品种选择不当,生态效果大相径庭。应当承认,在长期生态建设实践中,各地也走过不少弯路。比如,有的地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超生态承载力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结果成活率、保存率都很低,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有的地方即使树木勉强成活,但由于水资源匮乏,树木生长缓慢,多年以后仍是一片“小老树”,生态功能、经济价值都不高;有的地方在经济林发展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林下水土流失仍很严重,土地逐年退化,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落实《意见》要求,重点要从三方面把握。一是坚持量水而行,以水定树。对干旱缺水、风沙严重地区,要优先选用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的灌木树种和草种;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要优先选用根系发达、固土保水能力强的防护树种和草种;对江河两岸、湖库周边,要优先选用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防护性能好的树种和草种;对海岸带,要优先选用耐盐碱、耐水湿、抗风能力强的深根性树种和草种。二是以乡土树种草种为主。乡土树种草种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已经与当地自然条件达成稳定平衡,对生长环境具有天然适应性,在生态建设中具有成活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应积极采用。要审慎使用外来树种草种,防止对生态造成破坏。三是注重构建复合植被群落。植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和物种的增加。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中,要依据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在遵循“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乔则乔”的基础上,注重乔灌草结合、灌草结合或多草种组合,使乔木和灌木混交并与草本植物搭配,以期形成长期稳定的生态群落。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坚持以水定绿,采取以草灌为主、林草结合方式恢复植被,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林草交错地带应着力营造林草复合植被,避免过分强调集中连片和高密度造林而导致生态的脆弱性;草原区应对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区位重要的退化草原,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管理,巩固治理成果。
4、坚持绿色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植物资源
实践证明,经济效益是植物资源开发的原动力,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促进种植的有效手段,以生态修复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生态修复是现阶段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意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砒砂岩区以开发沙棘为突破口,将生态治理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已经走出一条成功的路子,实现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应当看到,当前我国水土保持植物开发利用管理水平不高,产业开发体系尚不成熟,产品附加值不高,植物措施开发的经济效益相对偏低,群众难以或很少能从植物开发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极大地影响了群众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人民的普遍追求,无污染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和高品质的医药保健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落实《意见》要求,推进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应遵循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植物资源,促进绿色发展。着力构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核心的可持续模式,将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赋能驱动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文旅产业等紧密结合,协同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尽可能配置能够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确保群众在参与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充分利用地方植物资源优势,在实现生态修复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有机绿色产品。
对水热条件好的地区,优先选用推广经济高效水土保持植物,有条件的地区要大力发展规模化经济植物种植。对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要以实现草畜平衡为目标,优化畜群结构,控制放牧牲畜数量,提高科学饲养和放牧管理水平,通过休耕轮伐、灌草平茬等方式实现对植物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以及植物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半农半牧区要因地制宜,建设多年生人工林草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科学推进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多功能利用,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努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乡村振兴要求,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优势,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产业,促进水土保持植物开发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加大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发挥植物措施生态功能,打造一批植物旅游景区、度假地和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旅游和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将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发展水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供更多更优蕴含水土保持功能的生态产品,拓宽乡村增收渠道。
5、坚持科技引领,强化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科技支撑
实现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意见》明确要求,要“围绕水土流失规律与机理、水土保持与水沙关系、水土保持碳汇能力等,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支持水土保持领域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当看到,当前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科技支撑能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植物野生资源驯化和种苗优选培育工作相对滞后,适合生产实践的植物良种还非常有限;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不对称;能满足基层不同需求、接地气、有成效、受欢迎的实用成果数量不多,在水土保持植物育苗、种植、抚育管理、产品加工和质量检测、植物固碳等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落实《意见》要求,需要在科学研究、成果推广转化、技术标准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全方位发力,全面提升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科技支撑水平。一是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重大问题研究,努力在退化植被修复治理、生态系统重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有害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着力破解一批制约水土保持植被保护修复的关键技术难题。二是加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良种繁育。深入开展本土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筛选,持续抓好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开发。三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试点示范基地建设力度,构建产学研用协调机制,提高植物资源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率。四是完善水土保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体系。坚持实用管用的理念,立足应用,加快建立水土保持植物标准体系,以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支撑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高质量发展。五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助国际沙棘协会等交流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科技交流合作,主动组织或参与国际重大科研学术活动,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理念和经验。通过专家派出、技术输出等形式开展援外活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