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数据造假泛滥 马上开展的年度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将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生态环境检测监测的生命线,是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度量尺。只有维护好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才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检测数据造假甚嚣尘上,检测机构违法频繁
但是,记者发现,近年来,生态环境检测数据造假的行为多发频发。深究其中原因不难发现,大多为一些检测机构以及个别部门为捞取利益、应付检查所致,他们费尽心思相互勾连制造假数据,严重干扰了生态环境管理工作。
检测机构造假影响生态环境数据,都有哪些体现?在近些年的报道中,可见一斑。
有机动车检测机构弄虚作假,导致机动车“带病车”上路行驶。此前本报报道列举出相关案例,例如江苏省苏州平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采用“替检”方式弄虚作假,致使车辆通过了尾气排放检验;遂宁市陆科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对排放明显可见烟度车辆出具排放检验合格报告;湖南有3家检测机构都存在被检车辆明显可见黑烟,但相关检测机构仍出具检验合格报告的行为......
有环境检测机构瞒天过海,导致多年检测成“走形式”。今年4月,在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内蒙古期间,督察组发现托克托县惠民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地下水氨氮等污染物浓度长期超标,然而负责检测的禾泰公司却出现誊抄、后补实验仪器使用记录的情况,导致14个月的检测报告,竟无一份显示地下水氨氮浓度超标。今年5月,安徽省皖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存在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在被责令整改、应暂停出报告期间,仍擅自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被责令停业整顿......
碳排放报告数据造假,影响碳市场健康发展。今年3月14日,生态环境部公开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四家公司因篡改伪造检测报告、制作虚假煤样、报告结论失真失实等突出问题被点名......
检测机构数据造假甚嚣尘上,从源头遏制打击势在必行。
多部门强化监督抽查,检测机构尽快完成自查自纠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的通知》指出,将保持严查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备违法行为;重点打击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违法案件中出具比对监测报告的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延伸检查,依法严肃查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的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也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于2022年9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
通知指出,开展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机构专项整治行动。一是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各级市场监管和生态环境部门要联合打击未经检验检测出具监测数据和结果、篡改伪造监测数据和报告、未按规定采样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检查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承担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等委托性检验检测活动。二是机动车检验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各地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只收费不检车、替检代检、篡改检验数据、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替换被检车辆、利用软件(硬件)篡改检测结果、屏蔽和修改车辆环保控制装置参数、减少检验项目或者降低检验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指出,要开展国家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2022年度国家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共计划检查100家机构(含40家国家质检中心)。重点监管领域和抽查数量分别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10家、机动车检验领域5家、自然资源检验检测领域5家、水利水质监测领域5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领域6家、医疗器械防护用品检验检测领域5家、食品检验领域10家、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领域5家,其他领域抽查49家。对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环节中发现存在工作质量问题的检验检测机构,将加强监管。
此外,通知还指出,要开展省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开展监管,加大对生态环境监测、机动车检验、自然资源检验检测、水利水质监测等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各国家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应于今年9月15日前完成自查和整改,并上报自查情况,省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应按照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完成自查、整改工作。
多年监督抽查让检测机构“不敢违法、不愿违法、不能违法”
近年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连续开展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工作,对检测机构的违法行为形成了震慑作用,为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增添了保障。
从2021年度监督抽查情况来看,共计抽查国家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300家(含94家国家质检中心)中,共发现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机构89家。其中,涉嫌出具不实、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机构9家,存在超出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机构9家,其他为存在未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未按规定分包检验检测项目等一般性违规问题的机构。
监督抽查94家国家质检中心,共发现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国家质检中心29家。其中,涉嫌出具不实或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机构4家,存在超出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机构2家。
从2020年度监督抽查情况来看,发现不满足运营条件、未开展检验检测业务活动的机构8家,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不能够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的机构2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失实的机构2家,超出资质认定能力范围出具报告的机构17家,使用已失效的资质认定标志的机构2家,转让、出租、出借资质认定证书和标志的机构1家,其他存在未依据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未按照规定管理保存原始记录、未按照规定分包等问题的机构115家。
发现问题机构数量的下降,也反映出了我国始终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让越来越多的检测机构“不敢违法、不愿违法、不能违法”,共同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拿出真实可靠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