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为何屡成排污大户?

慧聪水工业网 2021-05-25 09:55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慧聪水工业网 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生态环境部分6次对73家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重点排污单位挂牌督办。其中,47家企业是污水处理厂,占比高达64%。个别工业企业违规使用自备井,导致企业用水、排水数据难以监测。一些企业甚至将脱硫废水等工业废水偷排进生活污水管网,对污水处理厂菌群造成致命性伤害。

云南保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大量生活污水溢流进入东河,辽宁铁岭凡河新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长期超标,山西太原清徐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力不从心”……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的典型案例中,多地存在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的问题。生态环境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生态环境部前后分6次对73家主要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的重点排污单位挂牌督办。其中,47家企业是污水处理厂,占比高达64%,分布于新疆、山西、河北、辽宁、浙江等17个省区。污水处理厂既是控制污水排放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水污染物排放的重点单位,其稳定达标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各地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在各类环保督察、检查、通报中,污水处理厂的身影屡屡出现,引发社会关注。

污水处理“达标靠加药,运行靠经验”

山西省石楼县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境内屈产河属黄河支流。因废水严重超标排放,近两年来石楼县污水处理厂3次被山西省生态环境厅通报。

记者近日在石楼县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看到,经过处理的水汇入屈产河河道,水质较为清澈但略微发黄,空气中能闻到一股药剂味道。由于尚未实现雨污分流,排污口旁边就是一处溢流口。

“此前超标排放的主要原因是,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设备老化。”石楼县住建局干部梁小强说,当地污水处理厂2010年建成时日处理能力6500吨,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环保标准提升,已难以满足污水处理需要。

经过改造,石楼县污水处理厂近期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梁小强坦言,污水处理厂运行是一个复杂系统,操作人员要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还要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各建筑物的作用及各种化验指标的应用等,“缺少专业人才,还要保证达标排放,压力非常大。”他时不时就会打开手机上的实时监测系统,生怕某项指标超标。

记者采访发现,设备老化、缺少人才,是不少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的问题。中部某市曾对全市30家污水处理厂做过摸排,结果发现,高中及以下学历职工占比超过50%,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只有6%。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少数企业“达标靠加药,运行靠经验”。一旦操作不当,出现设备故障,超标排放就难以避免。此外,有的污水处理厂上游来水超出其接纳标准,影响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有的管理方式落后,设备故障时有发生,也是造成排放超标的原因。

多个深层次问题待解

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背后,折射出一些长期困扰污水处理的体制机制问题。

其一,部分污水处理厂改革滞后,运营主体小、散、弱、多。

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主要由药剂、菌剂、电费、工资等费用构成。山西省平遥县住建局公用保障股股长梁长伟说,按满负荷处理量计算,平遥县污水处理厂每年运行费用需近1600万元,但自来水公司每年收取的污水处理费只有约300万元。

山西省忻州市神达洁源环境科技集团董事长任国庆说,通过改革污水处理运营体制,忻州市组建市属国企对全市污水处理厂统一运营管理,目前已有16个污水处理厂完成整合重组。仅药剂集中采购一项,每年就可节约资金200万元左右。

然而,不少地方的污水处理厂仍缺乏有效的考核约束激励机制,各个污水处理厂单打独斗的情况下,成本很难压减。

其二,污水处理量远大于城区总供水量,处理能力出现缺口。

多位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表示,当地污水处理量明显多于自来水公司的销售量,处理能力出现缺口。如,石楼县污水处理厂的日污水处理量一般为6500吨至7500吨,但自来水厂日供水量只有4000吨。

东部某地级市曾做过测算,用污水处理量减去应征污水处理费供水量,近几年每天都有10万吨左右的城市污水来自城市供水管网之外。

这些多出来的水来自哪里?有人猜测,城市范围内的自备井是来源之一。华北某市去年对全市自备井的摸排数据显示,当地共有自备井1万余口,其中50%用于农业农村,这意味着这个地级市的城区和县城拥有近5000口自备井。

“日取水2立方米的自备井不需要审批,但很多自备井没有水表,实际用水量不好核查。”山西省一位县水利局局长说,过去部分城郊村庄通过自备井饮用地下水,城区扩容之后,这部分农村供水由城市管网替代,但管网未能覆盖的,只能继续使用自备井。

更有个别工业企业违规使用自备井,导致企业用水、排水数据难以监测。一些企业甚至将工业废水偷排进生活污水管网,对污水处理厂菌群造成致命性伤害。

其三,交给第三方公司运营,“一交了之”滋生风险。

由相对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运营污水处理厂是行业主流做法,但同样存在超标风险。中部某省一家污水处理厂运营公司负责人说,有些地方水质单一,且波动不大,处理起来相对容易;有些地方水况复杂,或者季节性用水习惯差异较大,污水处理过程中突发状况较多,第三方运营公司也很难保证所有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这名负责人说,在运营过程中,第三方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往往卡着出水标准的下限使用药剂。一些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水虽然某些考核指标过关,但其余指标超标。此外,有的地方财政紧张,难以及时足额支付处理费用,有些运营方以处理不达标迫使政府支付欠款;还有些特许经营的污水处理厂技术工艺落后,又不允许别人接管,影响污水处理。

分类治理因地施策

治理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在数据指标上做文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夏青认为,对于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厂要分类治理。

对于工业污水处理厂,关键要加强进水监测,不同来源的工业废水必须各自经过预处理,防止未经处理和处理不到位的工业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在提标改造的基础上要加强管理,严格监督;农村污水处理不能照搬城市经验,要因地制宜走分散化、资源化方向,用高新技术恢复农村生态。

多家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表示,有些地方污水处理厂长期不达标主要是因为正处于污水处理厂的扩容提质阶段,改造过程中污水处理厂无法正常运转。随着城市不断扩容,许多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捉襟见肘,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提早谋划,避免造成被动局面。

对于改革滞后的地区,应取消多头监管,加快推进污水治理体制改革,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厂集团化运作、一体化运营。

中部某市一位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表示,当地城市、乡镇、农村污水处理厂和处理设施分别由城管部门、住建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监管,政出多门。有的污水处理厂是事业单位或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吃大锅饭,端铁饭碗,坐铁交椅,纪律散漫,运行低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