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体项目到综合服务包 水环境治理硬核投资风口在哪
慧聪水工业网随着碧水攻坚战不断挺进纵深阶段,水环境治理会走向何方?
2020年以来,水处理市场呈现明显向好态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地水污染治理步伐正在提速。为在阶段性收官之年如期完成水环境治理目标,各地加大治理工程投资力度,更加注重治理效益。过去一段时间内,各地水环境治理项目投资金额区间自几百万元到几百亿元均有,治理内容更是千差万别,重点聚焦包括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村农业水处理和污染治理等难题。
水环境治理犹如得病,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面对挑战,必须精准施策、化解风险,才能真正打赢碧水保卫战。未来城市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矛盾将从黑臭治理向水华控制问题转化,需要提前布局研发,储备相应的技术。长江大保护和黄河大保护政策的提出,则使全行业面临全流域统筹、协同治理的新挑战。从实践情况来看,水环境治理项目受到的制约因素和变量因素众多,项目的出发点时常因为这些因素脱离了“改善质量”这个核心。
如果要改善水质,提高水环境的质量,控制污染源是根本所在。在生活废水、养殖废水、工业废水中都含有氮和磷,常规的水处理技术很难将这些营养物质去除干净。利用过去传统的单一治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改善水环境的目的,必须是综合施策,还需要重视面源、内源污染的控制。业内普遍认为水环境治理“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是系统治水是过程,而非投药剂、种水草、修浮岛等表面化治理。
随着政策环境和发展趋势的变化,传统污水厂难以为继,单一的污水治理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水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大势所趋。水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内源污染、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过程中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广。“未来水务行业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城市、一个污水处理厂的问题。”传统上主要关注污水处理厂的排放,而水环境总治理的目标重新定位在水环境质量改善,同时还要协调水安全。
以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治理为主的系统性治理将逐步成为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但点和点之间需要系统,需要集成和新模式,需要新串联、新制度,还需要新技术、新产业来进行配套。”E20研究院院长傅涛说。水环境治理将同其他环境治理相互融合,进而延伸到环卫、垃圾处置、清洁能源、生态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
这其中的价值如何挖掘,转变成真金白银的企业效益也是企业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如今,“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地表水的约束性指标,已经提前完成。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全国水环境质量制定了明确且清晰的短、中、长期目标,水环境治理的需求仍将长期存在。同时,水环境治理又是超大金额PPP项目的聚集地,项目规模动辄几十亿甚至过百亿。可以看到,实际上水环境的治理不是单单进行一个黑臭水体的治理,大幕刚刚拉开。
水污染治理方面由被动污染防治转变为主动生态恢复和建设,这种转变给水处理行业发展带来新契机。随着各地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和水污染督查、考核执行,将会带来水环境治理市场需求的快速释放。伴随着行业红利的爆发,各类水务企业、建筑企业、园林企业、跨界企业纷纷涌入。“如需彻底解决河道水环境质量的断面达标,仍需总计3—5万亿元的投入,按目前的投入水平需要3—5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