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垃圾种类、机器人捡拾道路垃圾……AI智慧赋能 圾分类继续火热中国环博会
慧聪水工业网通过图像来识别居民投放的是可回收物还是其他垃圾;机器人伸出“手臂”捡拾道路零散垃圾,并进行分类……今天,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伴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更广范围的推广,垃圾分类相关设备和技术继续火热这一环保盛会,各种设备纷纷由AI智慧赋能成为新亮点。
自动识别垃圾种类,AI垃圾投放小车闪亮登场
在新国际博览中心N4馆内,一辆白色的小车子吸引了不少参观者。记者看到,这台小车实为一辆流动的垃圾收集车,可接收“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研制公司的工作人员演示了小车的使用。小车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微信扫码等多种方式打开垃圾投放口,当投放口打开后,将垃圾投入,小车会识别投入的物品是否可回收,如果可回收,则收入可回收物箱体内,若不可回收,则判定为“其他垃圾”,收入另外一个箱体内。工作人员介绍,小车运用了AI技术中的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对比图像来判定投入物品是否为可回收物。
AI技术不仅应用在垃圾分类源头,在分类末端也有应用。在同一展馆的另一个展台,一台忙碌工作的可回收物分拣设备也吸引了不少目光,机械臂可以很快地将传送带上的旧鞋子、易拉罐、木头和饮料瓶进行分类,抓取、投放到不同的接收口。研制公司的工程师介绍,这台设备的原理是应用了图像识别设备,当废弃物进入传送带,设备内置的摄像头就会对它进行拍照,再比对数据库里的照片,从而判断它是什么物品。
不过,目前来看,无论是上述的小车子还是设备都还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机器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它‘学习’过的物品会记住它是什么物品,属于哪一类垃圾,但对于奇形怪状或者罕见的物品,可能会判断错误,但有了一次错误,今后再碰到,就会正确识别。”技术人员介绍。
道路保洁,机器人来捡拾垃圾,还能进行分类
城市道路环境保洁是城市环境维护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机械化作业越来越成为环境保洁的主流。展会现场,各种道路清扫、冲洗设备纷纷亮相,AI赋能同样成为时尚亮点之一。
在一家机器人企业的展台,一个正在捡拾道路垃圾的机器人吸引不少眼球,只见它边走边看,看到垃圾后,伸出“手臂”,抓取垃圾,识别分类后,投入“身上”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个桶内。据悉,这台机器人已经在杭州试点上岗,其借助的也是AI图像识别技术。
新能源、噪音小等绿色道路保洁车辆也是展会现场亮点之一,纯电动、无人驾驶,或者借助5G技术的无人驾驶也是行业探索内容之一。
建筑垃圾、餐厨垃圾末端处置设备争相上阵
伴随着违章建筑拆除及其他城市更新,建筑垃圾的处置也成为城市管理运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多个场馆,建筑垃圾、装修垃圾的大型末端处置设备集体登场,分拣、破碎、制成骨料……一系列处理流程采用激光多维检测、视觉图像识别等技术,加快了处置效率。
尽管各地对餐厨垃圾处理的具体政策和要求不尽相同,但就地、就近处理是原则之一。比如,在上海的相关政策中,要求符合一定条件的农贸市场就地处理菜叶果皮。多家环保企业就展示了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在上海一家企业的展台,一台设备的日处理能力为2吨餐厨垃圾,经过脱水、粉碎处理,最后产生的残渣重量仅剩15%左右。
今年环博会现场,还设立了上海馆,10余家上海环保企业集中展示上海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由于全球疫情的关系,今年的国际客商数量减少,因此现场设立了“国际环境技术云展示区”,优选部分海外环境技术,通过线下展示、云端交流,加强国际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