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慧水务发展趋势分析 智慧水务技术提高势在必行、并购重组将加速
慧聪水工业网 我国饮用水质多不合格,智慧水务承担改善希望
不久前,一份《2017年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报告》在水务圈引起热议。据该报告披露,2017年35个水源地全年超标,51个水源地遭受浓度较高或具毒理性的污染物影响,分别比2016年增加119%和240%。其中9个城市的自来水水质超标时间和超标因子与水源地超标情况吻合,公众饮水安全与水源地水质的关系密不可分。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的省(或直辖市)仅有广东、重庆、海南、西藏。
图表1:《2017年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报告》披露2017年水质情况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水环境资源日益突出的矛盾,迫切需要尖端的信息技术带动水务行业整体的生产服务水平提升,以高效、精准的方式配置水资源,用智慧、前瞻的视角解决水环境问题。智慧水务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城市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将收集到的海量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辅助决策管理,以更加精细化、动态化、系统化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运营、管理和服务流程;有望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解决水环境问题、保障水安全的重要途径。
水务信息化发展至第四阶段,智慧水务行业存在发展痛点
国内大部分水务公司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无纸化办公、局域网、OA办公系统建设到后期信息化技术在运营管理业务应用的跨越。水系统信息化主要归纳成四个阶段历程。
智慧水务不断发展,但由于业内对其认知不统一、标准规范缺失以及数据共享机制不完整等,这一市场存在着短板。
图表3:智慧水务发展痛点
智慧水务技术提高势在必行,并购重组将加速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指出,智慧水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城镇化稳步推进,水务设备智能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目标,保障城镇可持续发展,实施区域水资源整合,实现智慧供水一体化势在必行。城镇智慧供水一体化,加大城镇供水管网建设的力度,发展城乡统筹的区域供水,是保证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符合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智慧水务的发展,传统的水表会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将会是无线远传智能水表。通过智能水表,自来水企业就能随时掌握和监控城镇居民用户的用水情况。一旦出现用水量激增的情形,比如忘关水龙头,家中水管破裂等,智能水表会自动向抄表员发出提醒并告知用户。
新技术应用加速,利好智慧水务发展。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带来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逐步在与水务建设企业基础设施相融合、与水务企业的生产运行相融合、与水务企业的经营管理相融合,使智慧水务建设在技术层面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支撑。
智慧水务借助新一代无线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从水务产业源头的水源水库等到中端的供水站到终端的用户,所有的环节都处于监控监测之下,相关数据自动采集,并能对供水变化趋势预测及应对、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等辅助决策功能,能有效提升城市水务管理智慧化水平。
水务智慧化是我国水务企业正在努力或即将实现的目标,智慧化水务阶段成熟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时对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实现信息化和运营管理的充分结合,以求支持企业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智慧运营将助推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竞争优势。
供水和污水处理,并购重组将加速。由于历史原因,最早的城市水务服务都是由地方政府提供,因此水务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并且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垄断特征。经过市场化改革,在供水行业引入外资和民营资本之后,供水行业的企业数量呈现下降的特征,但是供水行业的企业数量依然偏多,区域垄断特征依然明显。
目前我国共有城市650个以上,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自来水公司,各个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能力普遍较小,所占市场份额以当地所需水量为限,规模不足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此,在水务行业中若要实现规模的扩张,可行的趋势就是进行并购。从政府角度来看,为了实现智慧水务行业的规模化优势,也会支持国内水务企业的并购。目前重资产集团已经成为智慧水务投资和运营的中坚力量,重资产集团通过合资经营、收购兼并等手段积极扩大水务市场份额,形成了跨区域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其运营供水能力占全国的12.8%,污水处理能力占全国的30.7%,二者合计共占全国污水处理和供水能力总量的18.7%,这一比例伴随着PPP的深化还在继续增加中。伴随而来就是智慧水务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图表4:重资产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的供水能力与污水处理能力情况(单位:%)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趋势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