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蜕变—晋级 河长制开启水生态管理新常态

慧聪水工业网 2018-08-07 08:42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慧聪水工业网 全国四级河长30多万名,村级河长也有超过75万,河长制的全面推进勾勒出了一张河湖治理的新脉络图。

打通“最后一公里”,压实河长责任,确保河长制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构建完成而成熟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也就是,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正在悄然渗透。

早前,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级河长开始履职,很多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紧接着,“有人管”还不够,更要“能管好”。自河长制推广至今,已经陆续有一批河湖管理保护难题被攻克,河湖状况好转是真实看得见的。

鉴于河长制还是一个新生制度,各个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打磨,所以下一步重点工作将聚焦“建立完善河湖档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河湖系统治理,夯实河长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实现河长治、湖长治”。

实际上,不少地区在探索河长制“因城施策”、“一河一策”工作落实的过程中,走在了示范前列。

山东就是率先建成五级河长体系的省份之一,生态河道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之后,省、市、县、乡、村各级负责人将更深入推进水质优化工作。据了解,山东省劣Ⅴ类水质比例已经下降到2.4%,重要河流管制基本完成全覆盖。

从河长制1.0到河长制2.0,再到河长制3.0,甚至是4.0和5.0,或者是将来的6.0,一个新生制度的完善在短短几年内飞速蜕变着。从两级河长、三级河长到四级河长、五级河长,管的人多了,责任更清晰了,河流也更清澈了,河长制体系构建初步完成。

北京市在落实河长制推广的过程中,已经为14个流域编制完成“一河一策”,将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治理模式,统筹全流域系统治理。此外,下一步北京市还将起草《河长制约谈暂行办法》,可谓是在制度创新上又领先了一步。

面对新生代河湖管理体制框架,后续促“河长治”需求的纵深探索需求,全国各地正积极发挥能动性,寻求切实可行,并且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河长制作为一个框架,其内涵将因需而变,因时而变,因势而变,随时等待着新鲜血液的填充。

黑龙江省水利厅传出消息称,省办公厅以及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省河长制湖长制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自8月6日起至8月16日,开展为期10天的专项督查行动。针对六大任务执行以及履职和基础工作开展情况,分八个方面进行督查。

理论与行动相结合,督查与考核并重,对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发挥其治河、护河的作用是行之有效的方案。传导治污压力,河长制落实成效专项督查体现了国家和地方对于保护河湖有更深切的期望,让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管理走上正轨。

事实证明,因此受益的河湖越来越多。例如南京的母亲河“秦淮”,从氨氮含量严重超标,到四级河长全力守护,甚至于“民间河长”的上任,都见证了“十里秦淮”的深刻改变。

再例如,湖南的“三湘四水”河湖管制,开通了省级监督电话,群众监督意识得到大幅提升。积极打造最美的“一湖四水”,河长制在三湘大地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从五级覆盖到首创总河长令,均体现了深度探索价值。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在高度集中的推广行动中,河长制带来的改变不胜枚举。而未来,河湖“水长清”的蜕变必将迎着河长制吹起的东风,向常态化靠拢。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