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黑臭”保净流 中央和地方行动齐推进
慧聪水工业网 打赢碧水攻坚战,避不开黑臭水体整治的迫切需求。自2017年起,黑臭水体治理这个概念就全面火了起来,带动了一系列实施方案落地。
早在2018年3月,生态环境部就在《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将全过程公开黑臭水体整治相关信息。这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切实发挥社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相关工作展开的重要作用。
4月19日,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公开通报,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确认黑臭水体2100个,并且已有1980个黑臭水体开工整治。值得一提的是,城市黑臭水体监管平台受理了6400多条公众举报信息,在实现全民监督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张波表示,黑臭水体问题是城市转型发展必过的坎,要加快补齐短板。而为了更好地推动黑臭水体治理,生态环境部与住建部于4月12日就下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
自5月份,两部门将分三批对36个重点城市及全国其他部分地级市进行督查。首批,10个工作组将开赴广东、广西、海南、上海、江苏、湖南、湖北等8个省区市。据悉,此次专项行动将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微信公众号,以便公众反映疑似问题水体,鼓励公众全程参与。
专项行动期间,形式督查和实质督查相结合,以群众满意度为首要指标,力求建立黑臭水体治理有效整治机制。专项行动后,还会有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进和滚动管理,通过巡查、约谈,甚至是移交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责督促治理,并且防止反弹,保障长治久清。
就具体的地方黑臭水体治理情况来看,北京市141条段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已经全部开工,四级河长上任逾5900名,夯实治理基础。根据规划,全市2018年将继续探索“河长令”“湖长令”等治理模式,逐步向科学统筹与系统防治方向转变。
吉林长春市伊通河、东新开河、串湖工程整治进入了收尾阶段,力争年底前消灭建成区黑臭水体。同时,全市上下也在探索黑臭水体长效管理机制,积极落实主题责任,以“属地吹哨、部门报到”为方针,铺展踩点治理、协同治理、长效治理工作格局。
苏州市也提出,今年年底前,要全面消除城镇黑臭水体。截污纳管工程、河道清淤工程、水生植物浮岛种植等都在有序进行中,黑臭河道整治正在取得成效。据悉,在全省黑臭水体整治年度考核中,苏州市已连续两年总分位列全省第一。
由此也能看出,在黑臭水体治理这件事上,全国各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已经积极展开行动。而在“碧水蓝天”的愿景下,中央和地方都相当重视黑臭水体治理和长效机制的建立,相关需求也将加速释放。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