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黑臭水体治理再上新台阶 逾80段水体换新颜
慧聪水工业网 越来越多的河长齐抓共管水环境,京华大地上的河流湖泊,正越来越清澈。截至目前,北京全市建成区57条黑臭河流已全部还清。而在2018年,北京还将对各级河长加强巡查督导,促进其履职。
岁末年初,黑臭水体治理完成情况牵动人心,特别是对很多城市来说,如期摘帽成为年终期盼。《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强化源头控制,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来自北京市水务局日前公开消息称,2018年北京将完成84条段非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经过两年的截污、清淤和生态修复,全市建成区57条段黑臭水体近日全部摘掉了黑臭的“帽子”,不少困扰市民多年的臭水沟变得清澈。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市把黑臭水体整治作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抓手,两年来通过铺设污水收集临时或永久管线、建设临时污水处理厂站或导入现有污水处理厂、清淤、生态修复等措施,2017年,北京完成了建成区57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期间,北京还沿河建设截污管线超过580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站12座。
黑臭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北京市加大对黑臭水体整治相关工程建设和运行的资金支持,大幅提高管线建设投资比例。与此同时,建立“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的全额奖励补贴机制以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经费保障机制。自2015年至今,北京市各区缴纳补偿金额超过30亿元,充分发挥补偿金使用效益,持续推进水环境系统和综合治理。完善再生水厂、排水管网、泵站一体化调度方案,让每个设施发挥作用,实现系统化运营,确保出厂水质达到四类水体标准。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拨付各区黑臭水体清淤资金超过10亿元,配套管线建设资金接近28.94亿元,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经费补贴逾6.87亿元。此外,放开市场、吸引投资,按照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原则,北京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黑臭水体整治和水环境治理,采取PPP等方式公开招标确定特许经营主体,近两年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近200亿元,解决了治水资金瓶颈。
而河长制的全面推开,更为京城的黑臭水体治理上了“双保险”。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建成区57条已还清的河流沟渠,目前已全部纳入各级河长的重点管理范围,实现长效管控。除了首次明确河道治理“党政同责”,“河长”工作任务也由原来仅负责河湖周边环境扩大到整个流域内的污水治理,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北京还将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基础上建立健全“湖长”体系、探索建立“河长+警长+检长”工作模式。
全市的努力换来了北京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与2015年底黑臭水体普查结果相比,全市建成区57条(段)水质均呈明显好转。水体是否黑臭,主要看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4项指标。通俗地说,就是以市民对水环境的感官体验作为评价标准。根据北京市水务局显示,整治效果评估公众满意度均在90%以上,达到“初见成效”标准,完成了国家考核要求,不少困扰市民多年的臭水沟变得清澈。
萧太后河、凉水河、小清河……一条条骨干河流恢复清澈,而分散各处的溪流、沟渠,也逐一告别了黑臭。目前,北京正在全力推进第二个“3年治污行动方案”建设任务。期待2018年底,北京水质改善的好消息再次传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