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安水务旗下ItN进入伊朗 海外市场是大蛋糕还是毒苹果

慧聪水工业网 2017-09-26 08:41 来源:宇墨Umore

慧聪水工业网近日,德国陶瓷膜技术公司ItNNanovation在伊朗获得两起主要订单,成为伊朗解除经济制裁后,首批进入该国水市场的西方企业之一。早前3月,ItN与伊朗能源部签署了一项陶瓷膜中试计划。而最新的订单为ItN为伊朗中部的Kerman省提供分散式净水处理设施,去除水中重金属污染(尤其是砷)。据悉,解决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技术很受伊朗当局重视。

相信行业内的人对ItNNanovation都不陌生。2016年巴安水务收购德国公司ItN67.65%股份,由此ItN成为巴安控股孙公司。而今年6月,一家媒体披露该标的公司连亏7年,财务状况不佳,质疑巴安水务信披违规,转移资金,在网上引起跃然大波。虽然巴安后来出了收购目的澄清报告,但对信披违规事件未作解释。再加上八月底曝出巴安水务中报漏洞百出,因此,作者对巴安中报的数据暂持保留意见。文中仅从海外市场战略角度分析,至于巴安的子公司们到底财务状况如何,或并购是否别有用心,需看官自行斟酌。

8月新闻的ItN公司在纳米平板陶瓷超滤膜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技术可以去除水中各类杂质甚至放射性元素。事件中的伊朗市场,是众多企业竞相争夺的蛋糕。2015年,伊朗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国际上逐渐解除了对其的经济制裁,而终于开放的伊朗市场自然释放出巨大的基础建设需求。据报道,伊朗对供水和废水处理基础设施的需求超过万亿,已成为全球投资者密切关注的对象。伊朗政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预计建设和运营50余个海淡厂,并开展价值几十亿的废水处理项目。去年在德黑兰举办的解除制裁后的第一次伊朗国际水展就立刻吸引了全球的企业,除德国的大规模代表团外,还有一批中国和印度企业。此次德国ItN成为第一批进入伊朗水市场的西方企业,应也是觊觎许久,在竞争中突破重围。

巴安水务作为国内水务领先企业,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凭借收购海外拥有特色技术的企业来完善技术、拓展渠道和获得海外低成本资金。海外技术层面,2015年起,巴安水务先后收购奥地利KWI公司100%股权,LariveWaterHoldingAG(简称LW,拥有瑞士水务100%股权)21.6%股权、德国ItN公司67.65%股权和美国DoosanHydroTechnologyLLC.100%股权,标的公司分别拥有气浮技术(可用于水处理前端业务)、海水淡化工艺核心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陶瓷膜技术、海水淡化和零排放。巴安打造的海外技术链非常清晰,就是国际上非常热门的海水淡化和零排放。

再回顾巴安已获得的海外项目,发现均和八月事件有着有趣的共同点。据悉,巴安承接的亚洲开发银行(ADB)向尼泊尔政府提供贷款的对点援建项目,是公司的首个南亚地区水务DBO项目,也是国外水务公司时隔16年重新进入尼泊尔水务市场;巴安中标的中工国际与上海寰球工程组织的乌兹别克斯坦污水处理站及零排放项目,布局中亚,拟应用控股的瑞士水务的MED和MVC废水零排放技术,符合充分实际利用所收购子公司的计划。而8月的事件则是新开放市场+收购公司资源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伊朗虽有市场潜力,但是目前,资本的自由流动仍被许多银行视为一个挑战,ItN公司的这笔交易实际是通过其在列支敦士登的伙伴公司安排,所以所收购公司自身的资源也十分重要。

目前巴安的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东南亚及周边市场,此次ItN进入伊朗市场,若未来项目成效良好,或对母公司巴安在伊朗、伊拉克和阿拉伯等地的海外拓展有利。但是国内其他民营企业如果仅看巴安水务在战略上的进展,就急于去海外开疆辟土,未免也过于盲目。因为即便是巴安,海外营收的占比也还很低,其收购的海外企业仍存在各类经营和财务风险。同时,海外市场的机遇固然诱人,但企业仍需高度注意海外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分别潜在的问题。

新兴市场系统的不确定性。8月底最新消息,科威特当局取消了Az-ZourNorth2电厂和水厂的项目招标。该水务PPP项目本预计日产463,692m³,在一年前就已经有企业竞标,上周末科威特相关部门却确定要撤回此次竞标。

在政策方面,科威特于8月出台新的水、电税制。此次变动主要针对外籍人士,本国公民的水价仍为0.58美元/m³,但外籍人士水价翻倍,涨至1.46美元/立方米。水电部门称此次涨价是为了应对当地对水电的高需求。

科威特首个独立电站/海淡厂AzZourNorth

此次竞标撤回事件是为国内水企敲响警钟。很多企业有意在水环境解决方案方面进军海外市场,尤其是非发达国家,但是新兴海外市场的风险却不容被忽视。例如此次案件里的科威特,该地区此前曾招标多个基础设施PPP项目,当局表态要减少国家对公共事业的干预,更多地作为一个监管者;外媒认为科威特存在项目机遇,在PPP进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虽然环境看似极其乐观,现实却是科威特多个水处理项目的推进进度都极其缓慢,让人不得不担心项目是否会被搁置。另外,水价翻倍和其他不友好政策对于海外企业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挑战。

再联想到7月份乌拉圭水处理项目竞标的失败,就不得不承认,那些近几年才开始鼓励私人资金参与社会基础建设的国家,固然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由于政府公信力、法律、银行体系以及包含水电税制在内的各类与成本密切相关的制度都处于不确定状态,市场风险也不小。

成熟市场紧缩的政策和水务公有化趋势。海外成熟市场如欧洲地区的主要特点是竞争激烈、技术先进,国内企业难以突破壁垒,因此往往选择并购成熟市场的技术型企业来扩大布局,而其中德国企业就备受青睐,比如此次事件中的ItN。但是全球似乎都已经慢慢认识到了中国企业强大的购买力,也开始对非本国的疯狂买买买有所忌惮。7月份,德国内阁就通过了一项新规,用于限制欧盟以外的国家收购行为。德国的行为很有可能对整个欧洲甚至全球造成影响,引起西方国家的政策紧缩。这意味着,国内企业的惯用套路或受到更多制约,未来的海外布局将更加艰难。对此我们认为,该类限制政策或将成为企业能否国际化的分水岭。企业若能在有合适时机与标的的情况下,抓住机会,于政策执行之前先行一步,那么政策的壁垒一旦建立,墙外企业将再难以入局。

另一方面,水务公有化成为西方国家的一大趋势。早在2014年,就有机构罗列过全球水务重新公有化的国家和原因:“私营公司表现恶劣(例如达累斯萨拉姆、阿克拉、马普托)、投资不足(例如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因经营成本和价格上涨而引发争议(例如阿拉木图、马普托、印第安纳波利斯)、高昂的水费(例如柏林、吉隆坡)、难以监察私营机构(例如亚特兰大)、缺乏财政透明度(例如格勒诺布尔、巴黎、柏林)、削减员工及服务质量不好(例如亚特兰大、印第安纳波利斯)。”而现在,这些影响正在慢慢扩大。在西班牙市场,由于政府正在重新收回水司的运营权,苏伊士在西班牙的两个大项目合同(在Valladolid和Terrassa地区分别服务超过50万人口的项目)面临终止。而前几个月,因泰晤士水务屡屡违规、损害公众利益,英国有政党也提议水务公有化。(私)-公-私-公的接替似乎是个通用的市场规律,但若公有化真的要快速到来,成熟市场的企业必然纷纷转向新兴国家,而那时候新兴国家的竞争就将更加激烈。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