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如何成为农村污水治理的一剂良方?
慧聪水工业网 导读:很多人质疑,农村污水治理市场只不过是虚假的热闹。但更多的产业人士认为,任何市场在进入成熟期前,都有一个探索的过程,难的是冲破障碍,而不是逃避问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认为,之前,产业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做的较少,未来我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一定在农村。随着,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逐步打开,很多企业正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将农村污水治理市场这块蛋糕吃到嘴里?
谈到农村污水治理话题,往往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城镇污水治理市场趋于饱和,农村污水治理市场逐步成为企业掘金重地。“忧”的是,如何将这千亿级的市场利润变为现实。“有钱建设,无钱运营”还是农村污水治理普遍存在的现象,“晒太阳”的农村污水处理设备依然不在少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曾告诉中国水网,从他参与的农村污水处理项目调研的情况来看,往往几个县转下来,看不到一个在正常运行的设施。
现状和市场的强烈反差,也让很多人质疑,农村污水治理市场只不过是虚假的热闹。但更多的产业人士认为,任何市场在进入成熟期前,都有一个探索的过程,难的是冲破障碍,而不是逃避问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认为,之前,产业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做的较少,未来我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一定在农村。随着,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逐步打开,很多企业正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将农村污水治理市场这块蛋糕吃到嘴里?
商业模式探索——农村污水治理的重中之重
王凯军认为,农村污水处理无论选择哪种技术路线,都要依赖于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的选择。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也曾表示,一直以来对于农村污水处理不是企业不想做,是因为没有商业模式。
E20研究院通过对1300多个农村污水治理项目调研,发现目前农村污水的治理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业务模式有BT+O、BOT、EPC+O、PPP模式。
“随着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进一步释放,商业模式也逐步从卖设备、工程承包、EPC或者分段来做向PPP模式、BOT模式,或者混合模式转变。”E20研究院研究认为,近年来,国家也在提倡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村环境治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整体打包,环境治理PPP项目,由市场主体制定区域内农村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政府正在由购买单一环境治理服务向购买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服务转变。
在此背景下,企业也在积极的探索。“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比城市污水处理难数倍、甚至数十倍。”桑德国际村镇公司水务技术总监王俊安在去年的环境施治论坛上曾介绍,桑德从2009年开始做村镇污水治理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王俊安认为,适合农村项目的模式主要有三种,EPC+OM模式、BOT模式,以及PPP模式,当然并不是所有农村污水项目都适合采用PPP模式,PPP模式是在前两种模式基础上产生的,主要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这三种模式之所以适合农村污水治理,是因为它们有一个相同点:“产权明晰”,都体现了“谁建谁来管”,模式创新是破解农村污水治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
北控水务也算得上是较早进入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企业之一。早在2008年就开展了村镇污水治理的研究储备。考虑到农村污水市场单个项目规模小、分散性强,公司最终拟定了“流域带动村镇”治理模式。首创、碧水源等也都在近几年加大了对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投入力度。不仅水务巨头在探索,如中国中车等很多外行业企业也都看好这片蓝海,将农村污水处理市场作为大举进军环保领域的突破口,并开始模式探索。2015年,中车就签订了首个PPP订单-常熟农村污水处理项目。
大力推行PPP,怎样跨过风险?
近几年,在财政部、发改委的大力推动下,PPP模式备受关注。“十三五”期间,政府鼓励采取PPP模式进行农村污水治理,一方面可以吸收社会资本,解决政府财政赤字,拉动内需。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责任。今年以来,很多地方政府也开始探索PPP模式在农村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如福建省出台了《培育发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提出要吸引社会资本以PPP工程包或购买服务的模式投入农村污水、垃圾治理。
薛涛认为,PPP这把火越烧越旺,范围越来越广。但涉及到农村污水治理就非常复杂,在与原来成熟污水厂BOT很不一样的项目上,政府也会拿出更复杂的交易界面和需求跟企业谈。
钱要落到实处
很多企业人士告诉中国水网,并不是所有农村污水项目都适合采用PPP模式,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要因地制宜的采用PPP模式,要十分谨慎。做农村污水治理要接地气,政府不是让企业以包工头形式去做就可以了,而是需要企业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志华指出,“政府购买服务的PPP模式,一定要分清责任,要让专业的人员干专业的事,运营和建设一定要打包一体化。”
即便大力推行PPP模式,也要思考一个问题,钱怎么有效的到社会资本手里?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财务咨询及基础设施(PPP)咨询总监李炜指出,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提出要建立收费机制,这肯定是趋势或者是理想。但从现状来说,真的要做到使用者付费,真的能向农村的每户农民收钱,还很困难。江浙沪区域算得上全国经济较好的区域,现在都做不到这一点。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纳入到现行PPP体制下,做物超所值、做财政可承受能力,尤其是财政可承受能力要加强,物超所值因为目前数据的缺乏,定性可以做,真正定量往往会流于形势,不太准确。现在财政部、发改委的大力推动,带来了很大希望,如果机制完善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付费机制就畅通了。
项目招标要绕过黑洞
农村污水治理不同于市政污水项目,涉及到集中和分散的问题、工艺路线选择的问题、管理模式问题,以及绩效考核问题。而正规PPP项目,都要经过招标,就涉及方案的设计。业内也对简单招投标有一些看法,第一容易造成低质低价,第二PPP项目有竞谈的过程,很复杂。这也是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
北京建工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力认为,在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大的PPP项目上,尤其包含农村边界比较复杂的项目,或者规定动作的项目,一定要参加前期方案讨论,带着公司的方案和想法跟政府谈,只有政府对公司的方案认可,才可能把项目做的完美。
政府一定有合法合规性的需求,不管怎么拿项目,程序都十分关键。李炜认为,首先要满足政府需求,从程序上来看,现在主要有两个方案:一是公开招标,公开招标在以往的模式下是两段式招标,招方案以及企业优劣比选。二是竞争性磋商。这一阶段比较残酷,李炜认为,招标体系太刚性,可能不能满足现在PPP服务采购的多样化,尤其是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很多边界条件无法第一时间确定,需要逐步解决,这时候竞争性磋商在这领域应该是主要的方式。对此,有企业人士认为,PPP项目中,政府可以采用竞争式磋商,但门槛设置要合理,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要综合评估。
“一个健康的PPP首先应是理性的。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推行PPP模式,必须在前期把账理清,找到合理的回报机制。”王洪臣表示,有很多项目在前期考虑不全面,为了签合同而签合同。由于合同内容过于理想化,最终扯皮现象不断,而导致PPP合同双方闹掰的情况也绝不占少数。
因此,大力推行PPP模式的同时,合同双方,一定在保证公平合理的合作前提下,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双方能力范围内,拟定合理的合作内容,否则就是不负责任,也很难真正解决农村污水问题。
目前农村污水处理市场还不成熟,很多问题已经逐渐暴露出来,对政府和企业来讲都将是巨大的挑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必然前景良好,只不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