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建“海绵” 低碳生态渗入镇江城市肌理
慧聪水工业网近年步履坚定走低碳路线的镇江,推进“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公共自行车等建设,“低碳”新生活渗透进城市每个角落,超额完成主要指标:去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2%,能耗下降5%;城市频频遭雾霾“袭击”,而镇江去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为255天,占全年70%,PM2.5浓度降低9%,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75.8%。
建设低碳城市,走在全国前列、走上国际舞台,极大地提升了镇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说,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和实事,必须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以科学理念和系统思维来认识、谋划和推进。
楼顶变“绿地”全城建“海绵”
房顶上绿草茵茵,其间用透水的红砖铺成了一条小路。17日,记者在镇江江滨新村30号大院7号楼和江滨新村112幢楼顶上,看见了别致的景象。“我们这两栋楼,楼顶长期漏水,特别烦。”小区住户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记者。镇江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楼顶的“绿地贴”是镇江小区改造“海绵+”模式的新增内容,“‘绿地贴’杜绝了漏水,增加了城市蓄水功能,还解决了楼顶阳光直射等问题,一举多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周围居民楼里的住户也纷纷提出了改造要求,目前江滨新村30号大院6号楼、8号楼以及花山湾3区11号等3幢楼已经确定即将实施楼顶改造。
楼顶“绿地贴”只是镇江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镇江市住建局副局长胡坚告诉记者,2015年4月镇江列入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已对总面积3.8平方公里的解放路、绿竹巷等3个片区进行“海绵改造”,对三茅宫二区、金西花园进行了生态化改造。根据规划,镇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共396项,总投资80亿元,划定试点区域为22平方公里、共283个项目,去年完成了其中的25%,今年完成了45%。
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标准的基础上,镇江创新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3+2”目标,“即以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减6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为三大主要目标,同时兼顾雨水利用、提升景观功能的辅助目标。”镇江市市长朱晓明说,经过一年多的海绵城市建设,如今镇江的水变得更清,环境变得更宜居。镇江城与水和谐自然的生态关系,让这座江南名城变得更灵动、更具魅力。
绿色建筑比比皆是低碳生活渗入城市肌理
低碳生活,正在渗入镇江城市肌理。从空中鸟瞰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是一个表盘。当记者17日走进这块“表盘”时,看到从瑞士远道而来的森科户外遮阳项目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是中国和瑞士政府共同推动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该园去年成立江苏新中瑞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宓介绍,力争通过10年努力,把这里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低碳智能宜居区、高端生态产业聚集区。园区全部启用可节能20%、节水25%。
离开中瑞生态园,驱车到中山路小学,在该校教学楼的后方,地面上有两块大理石板——“消防水池介绍”和“雨水收集系统介绍”,中山路小学副校长吴永平告诉记者,“它们可以收集雨水后用于花草浇灌和卫生打扫,每年可节约用水1000多吨”。在楼层顶部,学校安装了太阳能系统,冬天放出来的水,基本都是温水,“不仅节能了,卫生也达标。”这样的低碳细节,在校园里处处都能看到。去年,中山路小学被评为“江苏省节水型学校”。
类似的绿色建筑,在镇江比比皆是。镇江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谢继步告诉记者,2014年9月,镇江获批江苏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创建期为3年。自创建以来,镇江成立以副市长雷志强为组长的“镇江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导小组”,编制出台了《镇江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镇江市能源利用规划》等系列绿色生态专项规划。截止到今年9月底,全市新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面积316.1万平方米,重点打造了镇江新区、官塘新城、高校园区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
低碳生活成为时尚和习惯
在镇江,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务工者,都以开启低碳新生活为时尚。公共自行车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途径。17日下午,在镇江金山公园门前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记者打开APP,扫描二维码,“欢迎使用,请取车”,成功地租到了自行车,整个借车过程不超过30秒。骑行一圈后,不用10秒便还车成功。镇江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省率先实现“扫码租车”,让居民和游客更容易加入“低碳”新生活。
镇江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戴永胜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投放公共自行车累计达12470辆,出现了不少骑车“达人”:一名“90后”已骑行36631分钟,骑公共自行车出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镇江市民的习惯。据介绍,到2020年,镇江全市公共自行车整体规模将达2.5万辆,将建成站点800—1000个。据权威机构测算,镇江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一年可减少碳排放达1776余吨,相当于每年增加60万平方公里的绿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