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雨常涝变大汛无涝 一个城市的防涝经
慧聪水工业网 近期的南方洪涝灾害,多地城市发生严重内涝。安徽省城合肥遭遇30年以来最大汛情,受灾损失却是最小:市区主要道路基本无内涝,下穿桥积水不见了,小区内涝没有了。这得益于近年来合肥市政府对地下管网的改造和海绵理念在城建细节中的融入,让土地恢复自然属性,最终把5年前的“暴雨常涝”变成了如今的罕见汛情无内涝。
“暴雨更大了,积水更少了”
合肥遭遇近30年罕见汛情。据合肥市水文局局长曾青松介绍,今年雨情与1983年相似,长江水位超警戒,巢湖水位居高不下,巢湖闸水文站出现1963年建站以来的最大日降雨量,合肥巢湖流域8条河湖超过先后警戒、保证水位,其中西河、丰乐河超历史记录。7月1日市区塘西站点24小时降雨量达182毫米。
“防洪工程经受住了罕见汛情的考验,”合肥市排水办综合科科长李传明说,近日的持续强降雨是55年来同期降水最多的一次,也是近30年持续降雨时间长、强度大的一次,但受灾损失是最少的。
在强降雨、巢湖高水位顶托、河道高水位的多方考验下,除地势较低的滨湖新区局部路段出现少量积水迅速排除外,合肥老城区、市区主要道路、下穿桥基本无内涝,全市106个下穿桥和地下人行道基本畅通,市排水办未接到一起居民小区被淹的报告,生产生活秩序井然。这得益于合肥对防洪工程的投入和海绵理念在城建中的融合。
转变的节点是2010年。当年7月12日,城区降雨100毫米,老城区市府广场、淮河路等多处积水,水深平均20多厘米,当涂路等多处下穿桥淹没水底,望湖城小区淹没面积35公顷。一场暴雨浇出诸多软肋:排水设防标准低,仅能应对30毫米左右的降雨;历史欠账多,老城区三分之二排水管网未改造,雨污管网超负荷运行。
地下管网可跑车易涝处定点清除责任包干
吃一堑、涨一智。合肥市城市防洪指挥办负责人介绍,2010年汛后,合肥出台《合肥市排水设计导则》、《合肥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按50年一遇(24小时内降雨231毫米)标准,从内涝点整治、内河疏浚、下穿桥提标、老旧箱涵改造、排涝泵站扩建、雨污分流六方面出手,提升防洪标准。
记者早在2015年调研合肥地下管网,在清溪路等地段进入地下管网内,看到地下管道高度宽度2米左右,进入其中可站直自由行走,其空间可供普通轿车畅通行驶;在二里河段的地下箱涵,宽高均为2.5米,空间更为宽阔。
记者从合肥市城市防洪指挥办获悉,合肥从2013年起整治老旧小区并将排水管网改造纳入其中,已完成改造299个小区,新增、改造管网825公里;定点清除易涝点,每次汛期出现涝点,标注并分析原因,列入当年改造计划,十二五以来累计清理了南熏门桥、高铁南站出水口、西客站下穿等25处涝点;推进雨污分流,全市划分雨污分流网格2894个,逐个清查错接、漏接问题。
目前,合肥市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近年来,合肥市汛期多次经受强降雨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均未出现严重内涝,城市安全度汛。
海绵理念渗透细节规划应留足雨洪空间
城市防洪不仅要提升排水能力,还要恢复土地自然生态。据李传明介绍,城市雨水能通过管网排掉的约占40%,还有60%需要地表渗透吸存,很多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绿地偏少,土地丧失了吸纳能力,内涝愈演愈烈。因此,国家提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暴雨时能吸纳雨水不内涝,暴雨后,再逐渐释放滋润环境。
海绵理念在合肥规划中多有体现。据合肥市城市防洪指挥办负责人介绍,2010年以来合肥完成造林100多万亩,投资超200亿,在城区形成了六大片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公园布局,天鹅湖、方兴湖等人工湖星罗棋布,建成滨湖森林湿地公园、柏堰湖生态湿地等四大湿地。研究表明绿地径流系数约为0.2,意味80%雨水渗透地下,而硬化地面为0.9,表示90%雨水靠地下管道外排。
海绵理念在道路、广场等城建细节中随处可见。以人行道为例,合肥要求使用雨水可渗透的透水砖;环城高架走廊下,见缝插针绿化;建设、改造大批下沉式绿地、植草沟,提升了绿地汇集雨水、补充地下水功能;建设下沉式广场,平常供市民休闲,汛期被淹没可发挥调蓄池作用;利用城市公园地下空间,建成杏花、逍遥津等雨水调蓄池工程。
同时,合肥还选取了新站区少荃湖等五大片区作为海绵城市建设先行示范区,尝试改变传统“以排为主”的做法,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开展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点。
合肥市排水办主任戴晓盈认为,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国内多数城市都遭遇了雨洪积涝问题,引发对城市建设的深度思考,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统筹,为城市发展和雨洪治理留足空间。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