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及周边多地区地下水呈增加趋势
慧聪水工业网近日,《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在线发表了《从GRACE卫星重力数据揭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下水储量的变化》文章,该文由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汪汉胜研究员首席负责的“地球表层物质平衡的定量评估”团队、瑞典国土测量局、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科学家合作完成。
了解青藏高原地下水储量的变化,对高原生态恢复、农牧业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和地热开发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水文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在青藏高原广阔的地区,由于可利用的水井水位测量数据极少,对地下水状况知之甚少。该团队采用卫星称量法,能大范围连续监测地下水的变化,即GRACE卫星在500km空中感受地下水增减变化的重力信号,再根据重力信号计算地下水储量的变化。该团队不仅利用了国际最新的GRACE重力场数据,还利用了多种水文模型提供的土壤湿度和积雪数据、冰川湖泊的ICESat-1卫星测高结果、冻土模型和最新的冰川均衡调整模型,揭示了青藏高原及周边2003-2009年期间的地下水的变化趋势,在高原东部河源地区、柴达木盆地、羌塘自然保护区中部、印度河上游流域和阿克苏河流域,首次发现了地下水呈现增加趋势,每年总增加量为186±48亿km3,相当于三峡水库175m水位时近一半的库容量。
分析表明,地下水增加与流域或盆地周边地区的冰/雪、冻土融水和或降水增加所产生的径流补给有关;对于三江(澜沧江、长江和黄河)源地区,2005年来中国政府实施生态保护和重建工程,所采取的生态移民、限制放牧、森林湿地保护和人工降雨等措施,有利于地下水的储积,反过来地下水的增加也有利于生态恢复;地下水增加还与西部的内流盆地地下水沿北西-南东向活动断层的可能渗漏有关。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