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or渗沥液?垃圾=生活垃圾?看了这部标准后才知道错了这么久!

慧聪水工业网 2024-02-18 09:05 来源:给水排水

2月7日,住建部网站公布《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程术语标准(征求意见稿)》全文,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基础术语;3、垃圾收运、市容与清扫保洁;4、垃圾处理处置工程;5、城市园林绿化;6、园林绿化工程;附录A中文索引;附录B英文索引。

渗滤液or渗沥液?垃圾=生活垃圾?看了这部标准后才知道错了这么久!

渗滤液or渗沥液?垃圾=生活垃圾?看了这部标准后才知道错了这么久!

作为一个术语标准,该标准定义并规范命名了环卫、园林领域的330多个专用名词,同时提供了中英文互译,以减少多义和同义现象,避免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产生歧义和误解。

看了标准才知道,原来“环境卫生”的标准英文是environmental sanitation,意为“为保持城乡空间的环境卫生而实施的街巷、道路、公共场所、水域等区域的环境清洁,垃圾、粪便等固体废物收集、运输、中转、处理、处置、综合利用,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运行维护等,也称‘环卫’”。

而且,“垃圾”也不能与“生活垃圾”划等号。

因为“垃圾”(solid waste)被定义为“在人类生产、生活和为生产、生活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对使用者失去价值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

显然,“垃圾”是一个统称,而“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既然“生活垃圾”只是“垃圾”的一部分,那我们常说的“垃圾分类”应该叫做“生活垃圾分类”才对,没错!标准里只有“生活垃圾分类”(MSW classify)这一个概念,并将之归纳为“按照生活垃圾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处理方式及对环境的影响,将生活垃圾划分成若干种类,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利用的过程”。

另外,我们常常混用的一些说法,例如“渗沥液”和“渗滤液”,虽然我们都知道是指同一样东西,但哪一个更规范一点呢?标准定义了“渗沥液”(leachate)的概念,即“垃圾在堆放、转运和处理过程中,由于物理、生物、化学等作用,以及外部渗水等过程而产生的含高浓度污染物的液体”,同时也指出渗沥液也称“渗滤液”。

因此,“渗沥液”和“渗滤液”两个叫法都没错,但似乎“渗沥液”更符合标准那么一丢丢!

仔细研究这部术语标准,感觉还是很有意思的!

为方便读者,环卫科技网将标准除附录外的全部正文截取如下,需要全本的请在住建部网站下载,包含了目录、中英文索引附录等。

目前标准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jiac@huanke.com.cn。

2.通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345弄11号;邮政编码:200232。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8日。

《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程术语标准(征求意见稿)》

1总则

1.0.1 为统一我国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行业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实现专业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程领域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等。

1.0.3 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程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基础术语

2.1市容环境卫生

2.1.1市容 urban appearance

城市外观环境的综合反映,包括与城市环境和秩序密切相关的建(构)筑物、道路、绿化、公共设施、户外广告、招牌与标志、照明、公共场所、水域、居住区、施工工地等构成的城市局部或整体景观,也称“城市容貌”、“市容景观”。

2.1.2环境卫生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为保持城乡空间的环境卫生而实施的街巷、道路、公共场所、水域等区域的环境清洁,垃圾、粪便等固体废物收集、运输、中转、处理、处置、综合利用,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运行维护等,也称“环卫”。

2.1.3垃圾 solid waste

在人类生产、生活和为生产、生活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对使用者失去价值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

2.1.4生活垃圾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1.5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建设、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固体废物。

2.1.6园林绿化垃圾 garden waste

城乡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花败、乔灌木及地被修剪物(间伐物)拔除的杂草、废弃的盆栽等以及自然产生的枯枝落叶、因刮风下雪降雨等产生的植物残体、枝条等植物性废弃材料。

2.1.7生活垃圾分类 MSW classify

按照生活垃圾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处理方式及对环境的影响,将生活垃圾划分成若干种类,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利用的过程。

2.1.8生活垃圾组分 MSW composition

生活垃圾各物理组成成分的质量比例关系,用质量百分比表示,也称“垃圾成分”。

2.1.9生活垃圾低位热值 MSW low heat value (LHV)

单位质量生活垃圾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恢复到反应前生活垃圾所处温度、压力状态,并扣除其中水分汽化潜热后放出的热量,常用单位为kJ/kg或kcal/kg。

2.1.10清运量 waste transfer quantity

收运至转运设施和直接收运至末端处理处置设施的垃圾量,常用单位为吨/日或万吨/年。

2.1.11处理量 waste treatment quantity

收运至末端处理处置设施的垃圾量,常用单位为吨/日或万吨/年。

2.1.12减量化 reduction

通过相应措施,在垃圾产生源头、收运和处理过程中减少垃圾量。

2.1.13资源化 reuse and recycling

对垃圾中可回收物作为原料进行利用的过程,或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垃圾转换、加工、回收进行再生利用或综合利用。

2.1.14无害化 harmless treatment

采用适当技术与工程措施,杀灭垃圾中病源微生物,并使污染物(或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达到污染控制标准。

2.1.15处理 treatment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过程。

2.1.16预处理 pre-treatment

为满足主体处理单元的处理和处置要求,对垃圾、渗沥液等处理对象进行前期处理的过程。

2.1.17处置 disposal

将垃圾置于最终归宿场所、达到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过程。

2.2园林绿化

2.2.1园林绿化工程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通过地形水系营造、植物栽植养护、园路与场地铺设、建(构)筑物和设施建造安装等,实现城市绿地功能,形成工程实体的建设活动。

2.2.2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projec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以园林绿化工程作为被管理对象的一次性工程建设任务。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植物园、动物园、其他专类公园、郊野型公园、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公共建筑绿化、广场、绿化隔离带、绿道、立体绿化,以及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等类型。

2.2.3公园 park

具有良好的园林环境,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具备相应游憩和服务设施的场所。

2.2.4综合公园 comprehensive park

内容丰富,适合各类人群开展多种户外活动,具有完善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公园。

2.2.5社区公园 neighborhood park

服务周边居民开展日常游憩活动,具有基本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公园。

2.2.6游园 amenity park

规模较小、设施简单,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

2.2.7专类公园 specialized park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相应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公园。

2.2.8植物园 botanical garden

引种驯化、栽培展示、迁地保护野生植物,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和休闲游览服务的专类公园。

2.2.9动物园 zoological garden;zoo

饲养、展示、繁育、迁地保护野生动物,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和休闲游览服务的专类公园。

2.2.10历史名园 historical garden;historical park

体现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地域范围内代表性的造园艺术,需要特别保护的专类公园。

2.2.11遗址公园 ruins park

以重要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形成的,兼有遗址保护与展示,以及文化传承、科普教育、游憩、景观、生态等功能,体现遗址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专类公园。

2.2.12体育健身公园 sports and fitness park

以服务公众日常的体育健身活动为主要目的,具备相应的运动场地及体育健身配套设施的专类公园。

2.2.13郊野型公园 country-style park

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一定的自然生态基础,用于保护自然或文化遗存,可开展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等活动,具备必要的服务设施的公园。

2.2.14道路绿化 road greening

在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内建设,具有改善道路环境质量功能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2.2.15居住区绿化 residential greening

建设在附属绿地内,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景观和游憩活动场地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2.2.16单位绿化 institutional greening

在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办公、生产等场所营建的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游憩活动场地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2.2.17公共建筑绿化 public building greening

在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改善公共建筑周边环境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2.2.18绿化隔离带 green insulated belt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区域,以及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邻城市之间设置的绿化空间。

2.2.19广场 square

以开敞空间为主体,承担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

2.2.20绿道 greenway

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绿色出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2.2.21立体绿化 structure greening

在建(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设施的顶面或立面进行的绿化方式,主要包括地下空间顶面、建筑屋顶、构筑物顶面、建(构)筑墙面等绿化,以及立体花坛。

2.2.22生态保育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为促进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稳定存续、自然资源保护培育而采取的工程建设管理行为。

2.2.23生态修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对生态系统受损、退化、服务功能下降的区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过程和活动。

2.2.24古树名木 ancient tree and heritage tree

古树与名木的统称。古树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文化、科研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3垃圾收运、市容与清扫保洁

3.1垃圾收集设施

3.1.1垃圾收集 waste collection

通过收集点或收集站将垃圾进行集中的过程。

3.1.2分类收集 classified collection

根据垃圾的类别分别进行收集的过程。

3.1.3垃圾收集点 waste collection site

在住宅小区、单位、公共区域等场所按照垃圾种类与产量、居民投放距离、占地面积、收集频次等条件设置的垃圾收集的点位。

3.1.4垃圾收集房(间) waste storage chamber

用于垃圾收集、暂存的建(构)筑物,一般放置有垃圾收集桶/箱。

3.1.5垃圾收集站 waste collection station

用于垃圾集中收集、暂存、装箱、等待装车运走的环境卫生设施,一般放置垃圾集装箱,规模小于30t/d。

3.2垃圾转运站

3.2.1垃圾运输waste transport

将垃圾由收集点和收集站直接运输或通过较大型的垃圾转运车(船)运输到转运设施或处理设施的过程。

3.2.2垃圾直运 waste direct transport

将垃圾由收集点和收集站直接运输到末端处理处置场所的运输方式。

3.2.3垃圾转运 waste transfer transport

将垃圾收集车(船)或小型垃圾运输车(船)中的垃圾转载到较大型的垃圾转运车(船)的运输方式。

3.2.4垃圾转运站 waste transfer station

用于将垃圾收集车(船)或小型垃圾运输车(船)中的垃圾转载到较大型的垃圾转运车(船)的环境卫生设施,仅允许专业收集或运输人员出入,规模大于30t/d。

3.2.5垃圾转运单元 waste transfer unit

转运站内接收垃圾并将其转载至转运容器的生产线或生产工位。

3.2.6垃圾压缩 waste compression

通过专用设备将垃圾体积缩小、容重增大的方式。

3.3公共厕所

3.3.1公共厕所 public toilet

在道路两旁或公共场所、公共建筑等处设置的供公众使用的厕所,也称“公共卫生间”、“公厕”。

3.3.2固定式公共厕所 fixed public toilet

不能够整体移动的公共厕所及其辅助设施。

3.3.3独立式公共厕所 independent public toilet

不依附于其它建筑物的固定式公共厕所。

3.3.4附属式公共厕所 attached public toilet

依附于其它建筑物的固定式公共厕所。

3.3.5活动式公共厕所 mobile public toilet

可移动、用于临时设置和使用的公共厕所,也称“活动厕所”。

3.3.6厕所间 compartment

用于大小便、洗漱并安装了相应卫生洁具的房间。

3.3.7无障碍厕所间 toilets for disable people

供残疾人、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厕所。

3.3.8厕间 toilet cubical compartment

供如厕者使用的隔间。

3.3.9第三卫生间 family toilet

用于协助老、幼及行动不便者使用,可单人或多人使用的厕所间,也称“家庭卫生间”。

3.3.10通用厕间 gender-neutual toilet

无性别限定,通过入厕锁门实现安全及隐私保护的封闭隔间。

3.4户外广告及招牌设施

3.4.1户外广告设施 outdoor advertising facility

利用建(构)筑物、场地、设施、交通工具设置的灯箱、霓虹灯、电子显示装置、展示牌、实物造型广告或其他形式的向户外空间发布广告的设施。

3.4.2独立式户外广告设施 free-standing outdoor advertising facility

直接设置在地面上,具有独立支承结构的户外广告设施。

3.4.3附属式户外广告设施 affiliated outdoor advertising facility

依附于建(构)筑物或灯杆、公交车站牌、候车亭、报刊亭、电话亭、信息栏、自动售货机、自行车棚等设施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

3.4.4移动式户外广告设施 mobile outdoor advertising facility

利用车辆、船舶、飞艇、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等可移动特殊载体表面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

3.4.5户外招牌设施 outdoor signboard facility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在其办公、生产经营场所建(构)筑物外立面或用地范围内设置的,表明其名称、字号、标识等内容的牌匾等设施。

3.4.6独立式户外招牌设施 free-standing outdoor signboard facility

直接设置在地面上,具有独立支承结构的户外招牌设施。

3.4.7附属式户外招牌设施 affiliated outdoor signboard facility

依附于建(构)筑物外立面设置的户外招牌设施。

3.5景观照明设施

3.5.1景观照明设施 landscape lighting facility

在户外通过人工光以装饰和造景为目的的照明设施。

3.5.2泛光照明 floodlighting

由投光灯照射某一情景或目标,使被照面上的照度明显高于其周围的表面照度的照明方式。

3.5.3轮廓照明 outline lighting;contour lighting

利用灯光直接勾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被照对象轮廓的照明方式。

3.5.4内透光照明 lighting from interior light

利用室内光线向室外透射的照明方式。

3.6清扫保洁

3.6.1清扫保洁 sweeping and cleaning

为实现道路及室外公共场所持续清洁而进行的作业过程。

3.6.2机械化清扫保洁 mechanical sweeping and cleaning

使用机动车辆、设备进行的道路及室外公共场所清扫作业和保洁作业。

3.6.3人工清扫保洁 manual sweeping and cleaning

使用人力、非机动车及辅助工具进行的道路及室外公共场所清扫作业和保洁作业。

3.6.4水域保洁 water body cleaning

对水面、堤岸临水侧及水上公共设施等水域整体环境进行全面清理、维护水域整洁的作业过程。

3.6.5水域保洁管理站 water cleaning management station

具有水域打捞垃圾上岸转运、船舶停靠等功能的场所。

3.6.6漂浮废弃物 floating waste

水面上漂浮的固体废弃杂物、暴雨和洪水的冲击物以及影响水域环境卫生质量的水生植物等。

3.6.7除雪作业 snow removal

使用除雪机具及融雪剂,清除道路、天桥、广场等处的积雪的过程。

3.6.8除雪机具 snow removal equipment

用于清除地面积雪的手工除雪工具和专用除雪设备。

3.6.9融雪剂 snow melting agent

通过降低冰、雪融化温度促使冰、雪融化的化工产品。

4垃圾处理处置工程

4.1生活垃圾焚烧厂

4.1.1生活垃圾焚烧 MSW incineration

利用燃烧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4.1.2焚烧线 incineration line

为完成垃圾的焚烧处理而配置的进料、焚烧、热交换、烟气净化、灰渣收集、监测监控等全部设备和设施的总称。

4.1.3垃圾池 waste pit

焚烧厂中用于储存入厂垃圾,同时对垃圾沥水和匀化的设施,也称“垃圾储坑”。

4.1.4焚烧炉 waste incinerator

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设备。

4.1.5余热锅炉 waste incineration boiler

以垃圾焚烧为放热源,以水、汽工质为载热体,进行热能转换的设备。

4.1.6炉膛 combustion chamber;furnace

焚烧炉内垃圾燃烧的空间。

4.1.7点火燃烧器 start-up burner

用于焚烧炉启炉、停炉时对炉膛焚烧炉进行加热的装置。

4.1.8助燃燃烧器 auxiliary burner

在焚烧炉启、停和运行时维持炉膛主控温度的装置。

4.1.9自动燃烧控制系统 automatic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ACC)

根据焚烧垃圾的性质和燃烧状况,通过控制给料量、炉排的速度和燃烧风量等,对设备启动、停运与运行状态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控制焚烧工况的系统。

4.1.10炉排热负荷 grate thermal load

单位炉排面积、单位时间内的生活垃圾焚烧释放的热量,常用单位为kJ/(m2•h)。

4.1.11炉排机械负荷 grate mass load of grate

单位炉排面积、单位时间内焚烧的生活垃圾质量,常用单位为kg/(m2•h)。

4.1.12额定垃圾焚烧量 rated waste treatment capacity

单台焚烧炉设定的单位时间生活垃圾处理量,常用单位为t/d。

4.1.13额定蒸发量 rated evaporation

在设计低位热值和额定垃圾焚烧能力等条件下,余热锅炉单位时间产生的蒸汽量,常用单位为t/h。

4.1.14炉膛主控温度区 the main temperature keeping space

自焚烧炉最后的二次风供入点所在断面往后,可使任何工况下烟气停留时间大于或等于2s的炉膛空间,需将烟气温度控制在850℃以上的炉膛空间。

4.1.15烟气净化系统 flue gas cleaning system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式去除垃圾焚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酸性污染物、重金属、二噁英、颗粒物等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设施和设备的总称。

4.1.16干法脱酸 dry flue gas treatment

利用固态消石灰或小苏打等碱性吸收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焚烧烟气中的SO2、HCl等酸性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去除酸性气体的方法。

4.1.17半干法脱酸 semi-dry flue gas treatment

利用消石灰浆液作为吸收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焚烧烟气中的SO2、HCl等酸性污染物发生反应,其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同时生成干态物质的方法。

4.1.18湿法脱酸 wet flue gas treatment

利用碱性溶液对焚烧烟气进行洗涤而去除烟气中SO2、HCl酸性污染物的方法。

4.1.19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SNCR)

将尿素(CO(NH2)2)溶液或氨(NH3)溶液喷入炉膛内适宜温度区域,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焚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的过程。

4.1.20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在催化剂条件下,利用氨(NH3)还原剂将焚烧烟气中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的过程。

4.1.21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 (CEMS)

连续测定颗粒物和/或气态污染物浓度和排放率所需要的全部设备。

4.1.22二噁英类 dioxins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统称。

4.1.23二噁英类毒性当量 toxic equivalency quantity (TEQ)

各二噁英类同类物浓度折算为相当于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毒性的等价浓度,毒性当量浓度为实测浓度与该异构体的毒性当量因子的乘积。

4.1.24灰渣 residue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残余物,即炉渣和飞灰的总称。

4.1.25炉渣 slag;bottom ash

生活垃圾焚烧后从层燃型炉排或流化型布风板以及余热锅炉受热面排出的固态残余物。

4.1.26炉渣热灼减率 loss on ignition

炉渣在600±25℃下灼烧3h、经冷却至室温后减少的质量占在室温条件下干燥后的原始炉渣质量的百分比。

4.1.27飞灰 fly ash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烟气净化系统捕集物和烟道及烟囱底部沉降的底灰。

4.1.28飞灰稳定化 fly ash stabilization

对飞灰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抑制飞灰中污染物质的浸出、扩散,且固化成型,使处理后的飞灰满足一定浸出毒性要求的过程。

4.1.29两票三制 two tickets and three rules

工作票、操作票,以及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切换制的统称。

4.1.30操作票 operation order

焚烧厂进行相关设备(系统)操作时明确操作任务及步骤、指示运行人员应严格按书面步骤内容及顺序进行操作且执行时运行人员应随时携带的书面命令。

4.1.31工作票 work order

准许在焚烧厂设备(系统)上进行相关检修并保障安全的书面命令,通过明确工作内容、范围、地点、时限、安全措施及相关责任人等,保证设备(系统)、人员及相关检修工作安全完成。

4.1.32检修等级 maintenance levels

根据焚烧厂主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检修规模和停用时间,将焚烧厂的计划检修按照A、B、C三级进行分级管理。

4.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4.2.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 MSW sanitary landfill

填埋场采取防渗、雨污分流、压实、覆盖等工程措施,并对渗沥液、填埋气体及恶臭等进行控制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4.2.2填埋库区 waste landfill area

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4.2.3防渗系统 lining system

在填埋库区和调节池底部及四周边坡上为构筑防渗屏障的各种材料组成的体系。

4.2.4防渗结构 liner structure

防渗系统各种材料组成的空间层次。

4.2.5人工合成衬里 artificial liners

利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等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

4.2.6天然粘土衬里 natural clay liner

天然粘土或经过改性的天然粘土机械压实形成的防渗层衬里。

4.2.7单层衬里防渗结构 single liner structure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

4.2.8复合衬里 composite liners

采用两种不同防渗材料铺设的防渗系统。

4.2.9双层衬里防渗结构 double-layer liner structure

采用两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且有次渗沥液收集系统的防渗系统。

4.2.10填埋库容 landfill capacity

填埋库区可用于填入生活垃圾和功能性辅助材料等的容积。

4.2.11有效库容 effective capacity

填埋库区填入的生活垃圾所占用的体积。

4.2.12使用年限 working life

填埋场在正常施工、正常填埋作业和维护下所达到的设计终场标高或填埋场停止使用后的使用年限。

4.2.13垃圾坝 retaining dam

建在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土石等建筑材料筑成的堤坝。

4.2.14垂直防渗帷幕 vertical barriers

利用防渗材料在填埋库区或调节池周边设置的竖向阻挡地下水和渗沥液相互渗透地下防渗结构。

4.2.15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 groundwater removal system

在填埋库区和调节池防渗系统基础层下部,用于将地下水汇集和导出的设施体系。

4.2.16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leachate removal system

填埋库区用于将渗沥液收集和导出的系统。

4.2.17渗沥液盲沟 leachate trench

填埋库区采用高过滤性能材料导排渗沥液的暗渠(沟)。

4.2.18雨污分流系统 rainwater segregating system

根据填埋场地形特点和作业过程等,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对填埋场雨水和渗沥液进行有效收集与分离的系统。

4.2.19水力渗透系数 hydraulic conductivity

单位水力梯度下的渗流速度,常用单位为cm/s。

4.2.20填埋气 landfill gas

填埋体中有机垃圾厌氧分解产生的气体。

4.2.21填埋气产气速率 landfill gas generation rate

填埋库区垃圾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填埋气的量,常用单位为m3/年。

4.2.22填埋气导排 landfill gas ventilation

通过垃圾堆体内设置的导气井、沟、管等将填埋气从堆体排出的方式。

4.2.23填埋气主动导排 landfill gas initiative guide and extraction

采用抽气设备对填埋气进行导排的方式。

4.2.24填埋气被动导排 landfill gas passive ventilation

利用填埋气自身压力导排气体的方式。

4.2.25填埋气导气盲沟 landfill gas extraction trench

中间为多孔管、周围用过滤材料构筑的水平导气设施。

4.2.26填埋气导气井 landfill gas extraction well

中间为多孔管、周围用过滤材料构筑的竖向导气设施。

4.2.27填埋单元 landfill cell

按单位时间或单位作业区域划分的填埋区块。

4.2.28作业面 operation area

用于进行垃圾填埋作业的区域。

4.2.29卸料平台 waste unloading platform

供垃圾运输车回转并倾卸垃圾的作业平台。

4.2.30覆盖 cover

采用不同的材料铺设于垃圾层上的实施过程。

4.2.31堆体沉降 landfill compartment settle

堆体受自身重力、有机垃圾降解、渗沥液排出等影响,内部空间压缩、体积变小、堆体下降的过程。

4.2.32封场 landfill closure

填埋作业至设计终场标高或填埋场停止使用后,堆体整形、不同功能材料覆盖的工程措施。

4.2.33填埋场稳定化 landfill stabilization

填埋场封场后,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成分基本降解,气体、地表水、有机质、堆体沉降等各项特征指标趋于稳定、且符合场地利用判定要求的阶段。

4.2.34填埋场生态修复 landfil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对停止使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恢复其生态环境系统的过程。

4.2.35场地利用 landfill site utilization

填埋场达到稳定化后,对填埋土地重新开发利用的过程。

4.2.36存量垃圾 aged waste

简易填埋或堆放一定时间仍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的垃圾。

4.2.37填埋气火炬 landfill gas torch

对填埋气进行燃烧处理的装置。

4.3厨余垃圾处理厂

4.3.1厨余垃圾 food waste

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总称,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厨余垃圾,也称“湿垃圾”。

4.3.2家庭厨余垃圾 household food waste

居民家庭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4.3.3餐厨垃圾 restaurant food waste

餐饮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

4.3.4其他厨余垃圾 other food waste

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

4.3.5废弃食用油脂 waste oil

餐厨垃圾中的油脂、油水混合物、煎炸废油和经油水分离器、隔油池等分离处理后产生的油脂总称。

4.3.6生物处理 biological treatment

利用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好氧降解或厌氧降解的处理方式。

4.3.7好氧堆肥 composting

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质降解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反应过程。

4.3.8初级发酵 primary fermentation

堆肥发酵的第一阶段,易降解的有机组分被微生物好氧分解同时使垃圾堆体内温度及持续时间达到规定要求,也称“主发酵”。

4.3.9次级发酵 secondary fermentation

经初级发酵后,微生物以较低的速度分解堆肥物料中较难降解有机物和发酵中间产物的发酵,也称“次发酵”。

4.3.10堆肥后处理 post-composting

为使堆肥产品的质量满足相关标准所进行的后续处理过程。

4.3.11连续堆肥 continuous composting

连续进料、连续出料的堆肥方式。

4.3.12间歇堆肥 intermittent composting

分批次进料和出料的堆肥方式。

4.3.13接种 inoculate

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菌剂或含堆肥微生物的物料移接到厨余垃圾中,使微生物在垃圾物料中迅速繁殖的过程。

4.3.14翻堆 compost pile turning

对堆肥物料翻动,使堆体与空气接触并使物料均匀化的过程。

4.3.15耗氧速率 compost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堆肥过程中单位质量物料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量,常用单位为O2/min。

4.3.16腐熟 maturity

经过堆肥后垃圾中的有机质趋于稳定的状态。

4.3.17腐熟度 putrescibility

堆肥物料中的有机质的腐熟程度。

4.3.18油水分离 oil water separation

利用相关设备对厨余垃圾中的油脂和水分进行分离的过程。

4.3.19调质 aggregate blending

对厨余垃圾进行分选、破碎以及调整含水率和碳氮比等预处理,使物料特性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4.3.20厌氧消化 anaerobic digestion

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产生沼气的处理方式。

4.3.21含固率 ratio of dry solid to total material (TS)

物料中含有的固态物质的质量百分比。

4.3.22干式厌氧消化 dry anaerobic digestion

在进料含固率大于20%的反应条件下厌氧消化反应的工艺过程。

4.3.23湿式厌氧消化 wet anaerobic digestion

在进料含固率介于6%~15%反应条件下厌氧消化反应的工艺过程。

4.3.24高温厌氧消化 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工艺。

4.3.25中温厌氧消化 mes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在中温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工艺。

4.3.26单相厌氧消化 one-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在同一反应器装置中完成整个厌氧消化过程的工艺。

4.3.27两相厌氧消化 two-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根据所需的不同厌氧条件,将水解产酸和产甲烷两个阶段分别在两个反应器装置中反应的厌氧消化工艺。

4.3.28消化液回流 anearobic digestion fluid recirculation

部分消化液排出厌氧反应器后再回流到厌氧消化系统,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的工艺方法。

4.3.29厌氧消化产气率 gas production rate

厌氧反应器的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物料产生的沼气量,常用单位为m3/t。

4.3.30沼渣 digested sludge

有机物质被厌氧消化后剩余的固态残余物。

4.3.31沼液 digested effluent

有机物质被厌氧消化后剩余和产生的液体。

4.4建筑垃圾处理工程

4.4.1工程渣土 excavated soil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基础和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弃土。

4.4.2工程泥浆 engineering mud

钻孔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泥水盾构施工、水平定向钻及泥水顶管等基础和地下工程施工产生的泥浆。

4.4.3工程垃圾 engineering waste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料。

4.4.4拆除垃圾 demolition waste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弃料。

4.4.5装修垃圾 decoration waste

房屋装饰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4.4.6转运调配 transfer and distribution

将建筑垃圾集中在特定场所临时分类堆放,根据需要定向外运利用的过程。

4.4.7建筑垃圾堆填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backfill

利用现有低洼地块或即将开发利用但地坪标高低于使用要求的地块,且地块经有关部门认可,用符合条件的建筑垃圾替代部分土石方进行回填或堆高的行为。

4.4.8建筑垃圾填埋处置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landfill

采用铺平、压实、覆盖等对建筑垃圾进行堆填处置、并对堆体进行安全和环境管控的处理方法。

4.4.9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recycled aggregate

建筑垃圾经破碎、筛分、除杂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粒料。

4.4.10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ed aggregate solid brick

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原料,按配比添加水泥、黄砂等材料后所制得的非烧结类砖产品。

4.5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设施

4.5.1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设施 treatment facility of garden waste

通过堆肥、厌氧消化、热解等处理方式,实现绿化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设备、建(构)筑物、场地、系统等。

4.5.2园林绿化垃圾热解 garden waste pyrolysis

将园林绿化垃圾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通过热作用使其分解,生成生物质炭、热解油和热解气等的过程。

4.5.3园林绿化垃圾土壤改良剂 garden waste soil amendment

以园林绿化垃圾为主要原材料,经过一定工艺技术加工处理后形成的用于改善土壤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和动物、微生物生活的无副作用物料。

4.5.4园林绿化垃圾栽培基质 garden waste growth media

以园林绿化垃圾为主要原材料,经过一定工艺技术加工处理后形成的适合植物生长的栽培介质。

4.5.5园林绿化垃圾生物质炭 garden waste biochar

以园林绿化垃圾为原材料,在缺氧的情况下经高温热解产生的一类难熔的、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的、富含碳素、比表面积大的多孔固态物质,可用于土壤改良、水质改善、污染环境修复等。

4.5.6园林有机覆盖物 garden-waste organic mulch

以包括园林绿化垃圾在内的各种有机生物体材料为原料,经过一定工艺技术加工处理后形成的用于铺设于园林绿地土表,具有保温、保水、防止土壤板结或起美化等功能的均匀碎块或颗粒物质。

4.6粪便处理厂

4.6.1粪便 night soil

厕所化粪池清掏物或旱厕贮粪池内收集的人粪尿混合物。

4.6.2粪便接收系统 night soil receiving and storage system

将粪便从真空吸粪车或其他专用运输工具卸入接收沉砂池、并在储存调节池(罐)暂存的系统。

4.6.3粪便固液分离设施 night soil solid-liquid separating facility

对粪便中固体杂物和液体部分进行分离的设施,主要去除纤维、竹木、塑料等固体杂物。

4.6.4粪便絮凝脱水 night soil coagulation and dehydration

通过向粪便投加絮凝剂以利于固液分离,并对被分离的固体进行机械脱水的过程。

4.6.5粪便残渣 night soil residue

粪便固液分离和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4.6.6粪便上清液 night soil liquid

粪便经絮凝脱水或厌氧消化等工艺过程产生的液体。

4.7渗沥液处理厂(站)

4.7.1渗沥液 leachate

垃圾在堆放、转运和处理过程中,由于物理、生物、化学等作用,以及外部渗水等过程而产生的含高浓度污染物的液体。也称“渗滤液”。

4.7.2渗沥液处理系统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

渗沥液从取水到处理出水排放的各个工艺处理单元的总称,包括预处理、主处理、深度处理和辅助处理等。

4.7.3渗沥液预处理系统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消减渗沥液中的杂质、有机物、氨氮等污染负荷,改善后续工艺单元进水水质的工艺单元。

4.7.4渗沥液调节池 leachate equalization tank

在渗沥液主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质、调蓄功能或兼有渗沥液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4.7.5渗沥液主处理 leachate main treatment

采用厌氧和好氧等生物处理方法处理渗沥液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工艺单元。也称“渗沥液生物处理”。

4.7.6渗沥液深度处理 leachate advanced treatment

采用膜分离、高级氧化等方法处理渗沥液中的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溶解物等的工艺单元。

4.7.7渗沥液物化处理 leachate physical and chemical treatment

采用混凝沉淀、化学氧化等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渗沥液中颗粒物和部分有机物的工艺。

4.7.8浓缩液 concentrated liquor

渗沥液经纳滤、反渗透等膜处理或经蒸发处理分离出的含较高浓度难降解有机质和无机盐类的废水。

4.7.9产水率 water production rate

采用膜系统或蒸发系统处理渗沥液或浓缩液时,产水量与进水总量之百分比

4.8恶臭处理设施

4.8.1恶臭 odor

垃圾和渗沥液中含有的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有机物、烃类、卤素及其衍生物等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感觉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

4.8.2臭气浓度 odor concentration

用无臭空气对臭气样品连续稀释至嗅辨员阈值时的稀释倍数。也称“恶臭强度”。

4.8.3嗅觉阈值 odor threshold

引起人嗅觉最小刺激的物质浓度(或稀释倍数)。

4.8.4臭气无组织排放 unorganized odor emissions

恶臭气体不经过排气筒收集而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排放方式。

4.8.5臭气有组织排放 organized odor emissions

恶臭气体经过管道系统收集后从排气筒集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排放方式。

4.8.6除臭 deodorization

通过物理、化学、吸附或等离子处理等方式去除恶臭污染物、控制恶臭的过程。

4.8.7除臭剂 deodorant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使恶臭污染物被吸收、吸附、掩蔽、分解、转化、代谢或发生其它反应,用于消除或减少恶臭物质的药剂。

4.8.8除臭塔 deodorizing tower

臭气通过其中与除臭剂发生吸附、分解、转化、代谢、生化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而使臭气浓度降低的塔式气体净化装置。

5城市园林绿化

5.1绿地系统

5.1.1绿地系统 green space system

由各种类型和规模绿地组成,具有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资源,发挥绿地生态、游憩、景观、防护等多重功能的有机体系。

5.1.2城市绿地 urban green space

城市中以植被覆盖为主体,并对生态、游憩、景观、防护具有积极作用的各类型绿地的总称。

5.1.3公园绿地 park green space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科普宣教及防灾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类型。

5.1.4防护绿地 buffer green space

城市中在环境、卫生、安全等方面发挥防护或隔离功能,游人不宜进入的绿地类型。主要包括卫生隔离防护绿地、道路及铁路防护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公用设施防护绿地等。

5.1.5附属绿地 affiliated green space

除“绿地与广场用地”外,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化用地。

5.1.6区域绿地 regional green space

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生态系统及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休闲游憩、安全防护隔离、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类型。

5.1.7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urb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基本安全和良性循环,包括自然物质要素以及具有生态功能的人工物质要素的各种生态要素组合。

5.1.8城市生态空间 urban ecological space

城市中具有自然或近自然属性的各类用地空间。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系统服务为主导功能,对于保护重要生态要素、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确保城市生态安全、发挥风景游憩和安全防护功能有重要意义的各类空间。

5.1.9公园体系 park system

由城市公园合理配置的,满足公众多层级、多类型休闲游憩需求的游憩系统。

5.1.10组团隔离绿带 green insulated belt for urban groups

为控制城市蔓延,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改善环境而在城市各组团之间设置的开敞绿化空间。

5.1.11生态廊道 ecological corridor

由植被、水体等生态要素构成,通过一定的结构组合,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物种扩散和迁徙、过滤或消减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线型空间。

5.1.12通风廊道 wind corridor

以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人体舒适度为目的,为城区引入新鲜空气而构建的通道。

5.1.13设施防护绿地 buffer green space for facilities

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等周边具有安全、防护、卫生、隔离作用的绿地。

5.1.14生产繁育基地 production and breeding base

为城乡绿化美化进行园林植物生产、培育、引种、科研工作的绿地。

5.1.15绿道网络 greenway network

由多条绿道、绿道连接线形成的绿色线型空间网络。

5.1.16城市绿线 urban green line

城市规划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界线。

5.1.17绿地率 green space ratio

一定用地地块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与该地块总面积的比值。

5.1.18绿化覆盖率 green coverage ratio

一定用地地块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块总面积的比值。

5.1.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park green space area per capita

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单位人口拥有的公园绿地面积。

5.1.20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service coverage ratio of park green space

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公园绿地按一定服务半径所覆盖的居住用地比例。

5.1.21人均综合公园面积 comprehensive park area per capita

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单位人口拥有的综合公园面积。

5.1.22人均社区公园面积 residential park area per capita

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单位人口拥有的社区公园面积。

5.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5.2.1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urba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对城市范围内的生物及其与城市环境所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保护行为。

5.2.2节约型园林 resource-saving landscape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

5.2.3迁地保护 off-site conservation

通过引种、扩繁等手段,将生存、繁殖受到威胁的动植物从原生地转移到适宜生境或条件良好的人工可控环境,实施保护的方式,也称易地保护、异地保护。

5.2.4适地适树 matching species with local conditions

树种特性与立地条件相互适应的植物选择与种植方法。

5.2.5引种驯化 introduction and taming of plant

从外地或外国引进种质资源,通过试验、选择和培育,使野生植物、外来植物能适应本地环境和栽种条件的措施和过程。

5.2.6生境 habitat

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存所需要的环境。

5.2.7病虫害防治 pest control

对各种园林植物病害和虫害发生的危害进行综合预防和控制的活动。

5.2.8公园运行管理 park operation management

实施绿化养护、设施维护、园容卫生及安全管理,以及为游人提供服务,实现公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协调的过程。

5.2.9植物养护 plant maintenance

对植物实施保障植株健康、形成良好植物景观风貌的技术措施及相应管理的过程。

6园林绿化工程

6.1总体布局

6.1.1公园布局 park overall layout

公园山形水系、建筑、道路、植物以及功能区等的整体空间协调与布置。

6.1.2公园功能分区 park function zoning

公园内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划分。

6.1.3儿童游憩区 children’s playing area

绿地内供儿童活动、游戏、休憩的区域。

6.1.4活动场地 activity field

绿地内供游人开展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活动的区域。

6.1.5健身活动场地 body building field

绿地内供游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区域。

6.1.6公园集散活动场地 park activity area for gathering and distributing

公园门区内外供游人汇集并快速、安全疏散的区域。

6.1.7动物检疫场 animal quarantine field

对引进、输出的动物进行隔离检疫的场所。

6.1.8动物隔离场 animal isolation field

安排生病动物或可疑感染的动物与健康动物隔开的场所。

6.1.9隔离检疫圃 post-entry quarantine station (PEQS)

为预防病虫害传播,对引进植物进行隔离试种、繁育及各种检疫实验的园圃。

6.1.10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land use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范围内各类用地占项目总面积的比值。

6.1.11建筑占地面积 building area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游憩、服务和管理建筑基底的面积。

6.1.12绿化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planting area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用以栽植植物的用地面积与项目陆地面积的比值。

6.1.13公园建筑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park’s building area

公园内建筑占地面积与公园陆地面积的比值。

6.1.14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road and paved area

公园内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面积与公园陆地面积的比值。

6.1.15公园游人容量 park’s visitor capacity

单位时间内公园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最大游人数量。

6.1.16园路 park road

公园内用于游览、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等的所有道路。

6.1.17主园路 main park road

公园内连接各主要出入口、主景点,起主要交通组织作用的道路。

6.1.18铺装场地 paved field

绿地中采用砖、石、木、砂石等硬质材料作为面层的用地。

6.1.19设施 facility

为实现绿地生态、游憩、景观、文化、科普教育和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在绿地内建设和提供的所有设备、装置、建(构)筑物的总称。

6.1.20游憩设施 recreation facility

绿地内设置的供游人游览、观赏或开展游憩活动的各类设备、装置、建(构)筑物等。

6.1.21服务设施 service facility

绿地内设置的为游人的游憩活动提供辅助服务的各类设备、装置、建(构)筑物等。

6.1.22管理设施 management facility

绿地内设置的为管理者对游人和绿地实施管理和保障运营所需的各类设备、装置、建(构)筑物等。

6.1.23绿道游径 greenway path

绿道中供人们步行、骑行的慢行道路。

6.1.24绿道连接线 greenway connection roadway

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

6.1.25驿站 courier station

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

6.1.26道路绿带 road planting strip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包括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6.1.27分车绿带 median planting strip

划分不同行车道空间的带状绿化区域。

6.1.28屋顶绿化 roof greening

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顶面建设的一种立体绿化。

6.2地形、土壤与水

6.2.1基址 site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场地。

6.2.2竖向 vertical direction

场地内所有设计要素的高程。

6.2.3土壤质量 soil quality

与土壤利用和土壤功能有关的土壤内在属性。

6.2.4表土 top soil

由于耕作、人为改造或天然形成的,具有良好结构、肥力尚可的,位于土体最上层的土壤。

6.2.5不透水层 impervious layer

土壤中渗透系数较低,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的土层、岩层或人工构造层。

6.2.6自然安息角 natural angle of repose

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形成的土体坡面与水平面间所形成的最大夹角,也称自然倾斜角。

6.2.7排水坡度 draining slope

为了让水在重力作用下顺畅流动,而在屋面、地面、沟底、管道等处做出的倾斜坡度。

6.2.8覆土深度 depth of soil cover

地下空间顶面、建筑屋顶和构筑物顶面绿化中,可供植物根系生长的土层或种植基质层的有效深度。

6.2.9客土 improved soil from other places

用于置换原生土并适合园林植物栽植的外来土壤。

6.2.10种植土 planting soil for greening

理化性状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6.2.11挡土墙 retaining wall

防止土体边坡变形失稳而修筑的墙式构筑物。

6.2.12护坡 slope protection

为防止边坡变形,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绿化与工程措施的统称。

6.2.13驳岸 landscape revetment

建在水体和陆地之间,用于保护水体岸边结构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6.2.14假山 man-made rockery

用土、石等材料,以造景或登高揽胜为目的,人工建造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

6.2.15透水铺装 permeable pavement

在满足人行或车行所需强度前提下,采用具有贯通性透水孔隙的材料或工程结构铺设道路和场地,有利于雨水下渗的工程做法。

6.2.16水景 water landscape

以水为主要元素形成的景观。

6.2.17喷泉 fountain

以造景或游憩互动为目的,经加压后形成的喷涌水流。

6.2.18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 water for recreation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use

以娱乐为主要使用功能,经常与人体局部接触,水质满足人体非全身性接触时的安全和愉悦要求的景观环境用水。

6.2.19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water for aesthetic landscape environment use

以观赏为主要使用功能,通常不直接接触人体,水质满足游人观赏时的安全和愉悦要求的景观环境用水。

6.2.20初期雨水径流 initial rainfall runoff

降雨初期产生的有一定污染程度的地表径流。

6.3植物

6.3.1乡土植物 indigenous plant

原产于本地或经引种驯化已适应本地生长的植物。

6.3.2入侵植物 invasive plant

会取代原有物种、形成难以控制的单优势种群,损害本地的生物多样性的外来植物中一部分归化的物种。

6.3.3冠幅 crown width

苗木树冠垂直投影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平均值。

6.3.4分枝点高度 height of branch point

乔木主干距地面最近的分枝部位的垂直高度。

6.3.5根颈 root collar

植物根与茎干的交接处。

6.3.6植物群落 plant community

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和外貌及结构,与环境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6.3.7行道树 avenue tree;street tree

连续种植在道路两侧人行道及分车带上的具有遮阴功能的乔木。

6.3.8种植密度 planting density

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植株数量。

6.4建(构)筑物与配套设施

6.4.1游憩建筑 recreational building

可供游览、观赏,或可供游人在其中进行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活动的建筑。

6.4.2动物展馆 animal exhibition hall

可供游人参观动物生活和活动的建筑。

6.4.3服务建筑 service building

为游人提供游览信息咨询、商品购买、餐饮、如厕及医疗救助等服务功能的建筑。

6.4.4信息服务站 information service station

发布公园游览信息,展示公园文化主题,并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建(构)筑物。

6.4.5公园管理建筑 park management building

用于公园管理者进行办公、生产及管理活动的建筑。

6.4.6动物保障建筑 animal protection building

用于动物饲养、保护、治疗及繁育的建筑。

6.4.7园林小品 landscape furniture and ornament

绿地内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人工建造物。

6.4.8花架 pergola;trellis

可攀爬植物,并提供游人遮阴、休憩和观景之用的棚架或格子架。

6.4.9公园应急避险设施 park emergency safety facility

公园内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设施。

6.4.10公园安保设施 park security facility

公园内具有保障游人安全和服务公园安全管理功能的设施。

6.4.11科普展示设施 popular science exhibition facility

公园内设置向公众开放的,进行普及动物、植物等科学知识宣传的各类设施。

6.4.12动物保障设施 animal support facility

保障动物日粮供给、医疗保健、隔离检疫、繁殖育幼的设施。

6.4.13动物安全卫生隔障设施 animal safety and health barrier facility

将动物和游人、饲养员、相邻动物、有害生物等相互隔开的屏障。

6.4.14动物安全防护设施 animal safety protective facility

保障动物与游人、饲养管理员以及其它动物之间安全的防护结构及附属构件的总称。

6.4.15脉冲电子围栏系统 pulsed electronic fence system

通过电子缆线产生的非致命脉冲高压的安全防护系统。能有效击退入侵者的同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部门监视器。

6.4.16植物生产管理设施 pla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facility

为满足植物生产或科研实验功能而设置的设施。

6.4.17园林标志标识 landscape sign and signage

用于识别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并可用于规划图、平面设计图和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位置标志、平面示意图、导向标识标牌设施,也可用于出版物及其他信息载体。

6.5工程项目实施与维护

6.5.1地形塑造 terrain modeling

通过填、挖土方等工程措施对现状地形进行改造,以达到控制地表径流、营造植物生长所需条件、形成景观效果等目标的活动。

6.5.2土壤改良 soil improvement

根据土壤障碍因素及其性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性状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活动。

6.5.3基肥 basic fertilizer

植物栽植前,为保障基本肥力所施用的肥料。

6.5.4追肥 after fertilizer;after manuring

在植物生长期间为补充调整营养而施用的肥料。

6.5.5种植 planting

按植物生态习性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生态功能和观赏特性的活动。

6.5.6定植 field planting

按照一定的点位进行苗木栽植的活动。

6.5.7反季节种植 anti-season planting

在植物的生长季节进行的移植活动。

6.5.8修剪 prune

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剪短或疏删,以达到平衡树势、更新复壮、美观的作用。

6.5.9养护管理期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eriod

从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算,施工单位负责植物养护,保证新种植的植物成活状态,到移交业主管理的时间周期。

6.5.10动物福利 animal welfare

为保障动物生理和心理健康所提供的适宜环境和管理行为。

6.5.11丰容 enrichment

为满足圈养野生动物生理、心理需求,丰富其生活内容,展示其自然行为而采取的系列措施。

6.5.12引种生产 int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of plant species

将植物新品种引入当地、试种、繁殖的过程。2月7日,住建部网站公布《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程术语标准(征求意见稿)》全文,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基础术语;3、垃圾收运、市容与清扫保洁;4、垃圾处理处置工程;5、城市园林绿化;6、园林绿化工程;附录A中文索引;附录B英文索引。

图片

图片

作为一个术语标准,该标准定义并规范命名了环卫、园林领域的330多个专用名词,同时提供了中英文互译,以减少多义和同义现象,避免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产生歧义和误解。

看了标准才知道,原来“环境卫生”的标准英文是environmental sanitation,意为“为保持城乡空间的环境卫生而实施的街巷、道路、公共场所、水域等区域的环境清洁,垃圾、粪便等固体废物收集、运输、中转、处理、处置、综合利用,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运行维护等,也称‘环卫’”。

而且,“垃圾”也不能与“生活垃圾”划等号。

因为“垃圾”(solid waste)被定义为“在人类生产、生活和为生产、生活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对使用者失去价值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

显然,“垃圾”是一个统称,而“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既然“生活垃圾”只是“垃圾”的一部分,那我们常说的“垃圾分类”应该叫做“生活垃圾分类”才对,没错!标准里只有“生活垃圾分类”(MSW classify)这一个概念,并将之归纳为“按照生活垃圾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处理方式及对环境的影响,将生活垃圾划分成若干种类,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利用的过程”。

另外,我们常常混用的一些说法,例如“渗沥液”和“渗滤液”,虽然我们都知道是指同一样东西,但哪一个更规范一点呢?标准定义了“渗沥液”(leachate)的概念,即“垃圾在堆放、转运和处理过程中,由于物理、生物、化学等作用,以及外部渗水等过程而产生的含高浓度污染物的液体”,同时也指出渗沥液也称“渗滤液”。

因此,“渗沥液”和“渗滤液”两个叫法都没错,但似乎“渗沥液”更符合标准那么一丢丢!

仔细研究这部术语标准,感觉还是很有意思的!

为方便读者,环卫科技网将标准除附录外的全部正文截取如下,需要全本的请在住建部网站下载,包含了目录、中英文索引附录等。

目前标准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jiac@huanke.com.cn。

2.通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345弄11号;邮政编码:200232。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8日。

《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程术语标准(征求意见稿)》

1总则

1.0.1 为统一我国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行业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实现专业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程领域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等。

1.0.3 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工程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基础术语

2.1市容环境卫生

2.1.1市容 urban appearance

城市外观环境的综合反映,包括与城市环境和秩序密切相关的建(构)筑物、道路、绿化、公共设施、户外广告、招牌与标志、照明、公共场所、水域、居住区、施工工地等构成的城市局部或整体景观,也称“城市容貌”、“市容景观”。

2.1.2环境卫生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为保持城乡空间的环境卫生而实施的街巷、道路、公共场所、水域等区域的环境清洁,垃圾、粪便等固体废物收集、运输、中转、处理、处置、综合利用,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运行维护等,也称“环卫”。

2.1.3垃圾 solid waste

在人类生产、生活和为生产、生活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对使用者失去价值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

2.1.4生活垃圾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1.5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建设、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固体废物。

2.1.6园林绿化垃圾 garden waste

城乡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花败、乔灌木及地被修剪物(间伐物)拔除的杂草、废弃的盆栽等以及自然产生的枯枝落叶、因刮风下雪降雨等产生的植物残体、枝条等植物性废弃材料。

2.1.7生活垃圾分类 MSW classify

按照生活垃圾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处理方式及对环境的影响,将生活垃圾划分成若干种类,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利用的过程。

2.1.8生活垃圾组分 MSW composition

生活垃圾各物理组成成分的质量比例关系,用质量百分比表示,也称“垃圾成分”。

2.1.9生活垃圾低位热值 MSW low heat value (LHV)

单位质量生活垃圾完全燃烧时,燃烧产物恢复到反应前生活垃圾所处温度、压力状态,并扣除其中水分汽化潜热后放出的热量,常用单位为kJ/kg或kcal/kg。

2.1.10清运量 waste transfer quantity

收运至转运设施和直接收运至末端处理处置设施的垃圾量,常用单位为吨/日或万吨/年。

2.1.11处理量 waste treatment quantity

收运至末端处理处置设施的垃圾量,常用单位为吨/日或万吨/年。

2.1.12减量化 reduction

通过相应措施,在垃圾产生源头、收运和处理过程中减少垃圾量。

2.1.13资源化 reuse and recycling

对垃圾中可回收物作为原料进行利用的过程,或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垃圾转换、加工、回收进行再生利用或综合利用。

2.1.14无害化 harmless treatment

采用适当技术与工程措施,杀灭垃圾中病源微生物,并使污染物(或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达到污染控制标准。

2.1.15处理 treatment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过程。

2.1.16预处理 pre-treatment

为满足主体处理单元的处理和处置要求,对垃圾、渗沥液等处理对象进行前期处理的过程。

2.1.17处置 disposal

将垃圾置于最终归宿场所、达到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过程。

2.2园林绿化

2.2.1园林绿化工程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通过地形水系营造、植物栽植养护、园路与场地铺设、建(构)筑物和设施建造安装等,实现城市绿地功能,形成工程实体的建设活动。

2.2.2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projec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以园林绿化工程作为被管理对象的一次性工程建设任务。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游园、植物园、动物园、其他专类公园、郊野型公园、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公共建筑绿化、广场、绿化隔离带、绿道、立体绿化,以及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等类型。

2.2.3公园 park

具有良好的园林环境,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具备相应游憩和服务设施的场所。

2.2.4综合公园 comprehensive park

内容丰富,适合各类人群开展多种户外活动,具有完善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公园。

2.2.5社区公园 neighborhood park

服务周边居民开展日常游憩活动,具有基本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公园。

2.2.6游园 amenity park

规模较小、设施简单,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

2.2.7专类公园 specialized park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相应的游憩和配套管理服务设施的公园。

2.2.8植物园 botanical garden

引种驯化、栽培展示、迁地保护野生植物,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和休闲游览服务的专类公园。

2.2.9动物园 zoological garden;zoo

饲养、展示、繁育、迁地保护野生动物,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和休闲游览服务的专类公园。

2.2.10历史名园 historical garden;historical park

体现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地域范围内代表性的造园艺术,需要特别保护的专类公园。

2.2.11遗址公园 ruins park

以重要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形成的,兼有遗址保护与展示,以及文化传承、科普教育、游憩、景观、生态等功能,体现遗址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专类公园。

2.2.12体育健身公园 sports and fitness park

以服务公众日常的体育健身活动为主要目的,具备相应的运动场地及体育健身配套设施的专类公园。

2.2.13郊野型公园 country-style park

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一定的自然生态基础,用于保护自然或文化遗存,可开展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等活动,具备必要的服务设施的公园。

2.2.14道路绿化 road greening

在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内建设,具有改善道路环境质量功能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2.2.15居住区绿化 residential greening

建设在附属绿地内,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景观和游憩活动场地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2.2.16单位绿化 institutional greening

在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办公、生产等场所营建的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游憩活动场地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2.2.17公共建筑绿化 public building greening

在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改善公共建筑周边环境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2.2.18绿化隔离带 green insulated belt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区域,以及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邻城市之间设置的绿化空间。

2.2.19广场 square

以开敞空间为主体,承担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

2.2.20绿道 greenway

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绿色出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2.2.21立体绿化 structure greening

在建(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设施的顶面或立面进行的绿化方式,主要包括地下空间顶面、建筑屋顶、构筑物顶面、建(构)筑墙面等绿化,以及立体花坛。

2.2.22生态保育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为促进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稳定存续、自然资源保护培育而采取的工程建设管理行为。

2.2.23生态修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对生态系统受损、退化、服务功能下降的区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过程和活动。

2.2.24古树名木 ancient tree and heritage tree

古树与名木的统称。古树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文化、科研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3垃圾收运、市容与清扫保洁

3.1垃圾收集设施

3.1.1垃圾收集 waste collection

通过收集点或收集站将垃圾进行集中的过程。

3.1.2分类收集 classified collection

根据垃圾的类别分别进行收集的过程。

3.1.3垃圾收集点 waste collection site

在住宅小区、单位、公共区域等场所按照垃圾种类与产量、居民投放距离、占地面积、收集频次等条件设置的垃圾收集的点位。

3.1.4垃圾收集房(间) waste storage chamber

用于垃圾收集、暂存的建(构)筑物,一般放置有垃圾收集桶/箱。

3.1.5垃圾收集站 waste collection station

用于垃圾集中收集、暂存、装箱、等待装车运走的环境卫生设施,一般放置垃圾集装箱,规模小于30t/d。

3.2垃圾转运站

3.2.1垃圾运输waste transport

将垃圾由收集点和收集站直接运输或通过较大型的垃圾转运车(船)运输到转运设施或处理设施的过程。

3.2.2垃圾直运 waste direct transport

将垃圾由收集点和收集站直接运输到末端处理处置场所的运输方式。

3.2.3垃圾转运 waste transfer transport

将垃圾收集车(船)或小型垃圾运输车(船)中的垃圾转载到较大型的垃圾转运车(船)的运输方式。

3.2.4垃圾转运站 waste transfer station

用于将垃圾收集车(船)或小型垃圾运输车(船)中的垃圾转载到较大型的垃圾转运车(船)的环境卫生设施,仅允许专业收集或运输人员出入,规模大于30t/d。

3.2.5垃圾转运单元 waste transfer unit

转运站内接收垃圾并将其转载至转运容器的生产线或生产工位。

3.2.6垃圾压缩 waste compression

通过专用设备将垃圾体积缩小、容重增大的方式。

3.3公共厕所

3.3.1公共厕所 public toilet

在道路两旁或公共场所、公共建筑等处设置的供公众使用的厕所,也称“公共卫生间”、“公厕”。

3.3.2固定式公共厕所 fixed public toilet

不能够整体移动的公共厕所及其辅助设施。

3.3.3独立式公共厕所 independent public toilet

不依附于其它建筑物的固定式公共厕所。

3.3.4附属式公共厕所 attached public toilet

依附于其它建筑物的固定式公共厕所。

3.3.5活动式公共厕所 mobile public toilet

可移动、用于临时设置和使用的公共厕所,也称“活动厕所”。

3.3.6厕所间 compartment

用于大小便、洗漱并安装了相应卫生洁具的房间。

3.3.7无障碍厕所间 toilets for disable people

供残疾人、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厕所。

3.3.8厕间 toilet cubical compartment

供如厕者使用的隔间。

3.3.9第三卫生间 family toilet

用于协助老、幼及行动不便者使用,可单人或多人使用的厕所间,也称“家庭卫生间”。

3.3.10通用厕间 gender-neutual toilet

无性别限定,通过入厕锁门实现安全及隐私保护的封闭隔间。

3.4户外广告及招牌设施

3.4.1户外广告设施 outdoor advertising facility

利用建(构)筑物、场地、设施、交通工具设置的灯箱、霓虹灯、电子显示装置、展示牌、实物造型广告或其他形式的向户外空间发布广告的设施。

3.4.2独立式户外广告设施 free-standing outdoor advertising facility

直接设置在地面上,具有独立支承结构的户外广告设施。

3.4.3附属式户外广告设施 affiliated outdoor advertising facility

依附于建(构)筑物或灯杆、公交车站牌、候车亭、报刊亭、电话亭、信息栏、自动售货机、自行车棚等设施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

3.4.4移动式户外广告设施 mobile outdoor advertising facility

利用车辆、船舶、飞艇、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等可移动特殊载体表面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

3.4.5户外招牌设施 outdoor signboard facility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在其办公、生产经营场所建(构)筑物外立面或用地范围内设置的,表明其名称、字号、标识等内容的牌匾等设施。

3.4.6独立式户外招牌设施 free-standing outdoor signboard facility

直接设置在地面上,具有独立支承结构的户外招牌设施。

3.4.7附属式户外招牌设施 affiliated outdoor signboard facility

依附于建(构)筑物外立面设置的户外招牌设施。

3.5景观照明设施

3.5.1景观照明设施 landscape lighting facility

在户外通过人工光以装饰和造景为目的的照明设施。

3.5.2泛光照明 floodlighting

由投光灯照射某一情景或目标,使被照面上的照度明显高于其周围的表面照度的照明方式。

3.5.3轮廓照明 outline lighting;contour lighting

利用灯光直接勾画建筑物和构筑物等被照对象轮廓的照明方式。

3.5.4内透光照明 lighting from interior light

利用室内光线向室外透射的照明方式。

3.6清扫保洁

3.6.1清扫保洁 sweeping and cleaning

为实现道路及室外公共场所持续清洁而进行的作业过程。

3.6.2机械化清扫保洁 mechanical sweeping and cleaning

使用机动车辆、设备进行的道路及室外公共场所清扫作业和保洁作业。

3.6.3人工清扫保洁 manual sweeping and cleaning

使用人力、非机动车及辅助工具进行的道路及室外公共场所清扫作业和保洁作业。

3.6.4水域保洁 water body cleaning

对水面、堤岸临水侧及水上公共设施等水域整体环境进行全面清理、维护水域整洁的作业过程。

3.6.5水域保洁管理站 water cleaning management station

具有水域打捞垃圾上岸转运、船舶停靠等功能的场所。

3.6.6漂浮废弃物 floating waste

水面上漂浮的固体废弃杂物、暴雨和洪水的冲击物以及影响水域环境卫生质量的水生植物等。

3.6.7除雪作业 snow removal

使用除雪机具及融雪剂,清除道路、天桥、广场等处的积雪的过程。

3.6.8除雪机具 snow removal equipment

用于清除地面积雪的手工除雪工具和专用除雪设备。

3.6.9融雪剂 snow melting agent

通过降低冰、雪融化温度促使冰、雪融化的化工产品。

4垃圾处理处置工程

4.1生活垃圾焚烧厂

4.1.1生活垃圾焚烧 MSW incineration

利用燃烧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4.1.2焚烧线 incineration line

为完成垃圾的焚烧处理而配置的进料、焚烧、热交换、烟气净化、灰渣收集、监测监控等全部设备和设施的总称。

4.1.3垃圾池 waste pit

焚烧厂中用于储存入厂垃圾,同时对垃圾沥水和匀化的设施,也称“垃圾储坑”。

4.1.4焚烧炉 waste incinerator

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设备。

4.1.5余热锅炉 waste incineration boiler

以垃圾焚烧为放热源,以水、汽工质为载热体,进行热能转换的设备。

4.1.6炉膛 combustion chamber;furnace

焚烧炉内垃圾燃烧的空间。

4.1.7点火燃烧器 start-up burner

用于焚烧炉启炉、停炉时对炉膛焚烧炉进行加热的装置。

4.1.8助燃燃烧器 auxiliary burner

在焚烧炉启、停和运行时维持炉膛主控温度的装置。

4.1.9自动燃烧控制系统 automatic combustion control system (ACC)

根据焚烧垃圾的性质和燃烧状况,通过控制给料量、炉排的速度和燃烧风量等,对设备启动、停运与运行状态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控制焚烧工况的系统。

4.1.10炉排热负荷 grate thermal load

单位炉排面积、单位时间内的生活垃圾焚烧释放的热量,常用单位为kJ/(m2•h)。

4.1.11炉排机械负荷 grate mass load of grate

单位炉排面积、单位时间内焚烧的生活垃圾质量,常用单位为kg/(m2•h)。

4.1.12额定垃圾焚烧量 rated waste treatment capacity

单台焚烧炉设定的单位时间生活垃圾处理量,常用单位为t/d。

4.1.13额定蒸发量 rated evaporation

在设计低位热值和额定垃圾焚烧能力等条件下,余热锅炉单位时间产生的蒸汽量,常用单位为t/h。

4.1.14炉膛主控温度区 the main temperature keeping space

自焚烧炉最后的二次风供入点所在断面往后,可使任何工况下烟气停留时间大于或等于2s的炉膛空间,需将烟气温度控制在850℃以上的炉膛空间。

4.1.15烟气净化系统 flue gas cleaning system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式去除垃圾焚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酸性污染物、重金属、二噁英、颗粒物等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设施和设备的总称。

4.1.16干法脱酸 dry flue gas treatment

利用固态消石灰或小苏打等碱性吸收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焚烧烟气中的SO2、HCl等酸性污染物发生反应,从而去除酸性气体的方法。

4.1.17半干法脱酸 semi-dry flue gas treatment

利用消石灰浆液作为吸收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焚烧烟气中的SO2、HCl等酸性污染物发生反应,其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同时生成干态物质的方法。

4.1.18湿法脱酸 wet flue gas treatment

利用碱性溶液对焚烧烟气进行洗涤而去除烟气中SO2、HCl酸性污染物的方法。

4.1.19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SNCR)

将尿素(CO(NH2)2)溶液或氨(NH3)溶液喷入炉膛内适宜温度区域,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焚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的过程。

4.1.20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在催化剂条件下,利用氨(NH3)还原剂将焚烧烟气中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的过程。

4.1.21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 (CEMS)

连续测定颗粒物和/或气态污染物浓度和排放率所需要的全部设备。

4.1.22二噁英类 dioxins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统称。

4.1.23二噁英类毒性当量 toxic equivalency quantity (TEQ)

各二噁英类同类物浓度折算为相当于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毒性的等价浓度,毒性当量浓度为实测浓度与该异构体的毒性当量因子的乘积。

4.1.24灰渣 residue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残余物,即炉渣和飞灰的总称。

4.1.25炉渣 slag;bottom ash

生活垃圾焚烧后从层燃型炉排或流化型布风板以及余热锅炉受热面排出的固态残余物。

4.1.26炉渣热灼减率 loss on ignition

炉渣在600±25℃下灼烧3h、经冷却至室温后减少的质量占在室温条件下干燥后的原始炉渣质量的百分比。

4.1.27飞灰 fly ash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烟气净化系统捕集物和烟道及烟囱底部沉降的底灰。

4.1.28飞灰稳定化 fly ash stabilization

对飞灰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抑制飞灰中污染物质的浸出、扩散,且固化成型,使处理后的飞灰满足一定浸出毒性要求的过程。

4.1.29两票三制 two tickets and three rules

工作票、操作票,以及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切换制的统称。

4.1.30操作票 operation order

焚烧厂进行相关设备(系统)操作时明确操作任务及步骤、指示运行人员应严格按书面步骤内容及顺序进行操作且执行时运行人员应随时携带的书面命令。

4.1.31工作票 work order

准许在焚烧厂设备(系统)上进行相关检修并保障安全的书面命令,通过明确工作内容、范围、地点、时限、安全措施及相关责任人等,保证设备(系统)、人员及相关检修工作安全完成。

4.1.32检修等级 maintenance levels

根据焚烧厂主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检修规模和停用时间,将焚烧厂的计划检修按照A、B、C三级进行分级管理。

4.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4.2.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 MSW sanitary landfill

填埋场采取防渗、雨污分流、压实、覆盖等工程措施,并对渗沥液、填埋气体及恶臭等进行控制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4.2.2填埋库区 waste landfill area

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4.2.3防渗系统 lining system

在填埋库区和调节池底部及四周边坡上为构筑防渗屏障的各种材料组成的体系。

4.2.4防渗结构 liner structure

防渗系统各种材料组成的空间层次。

4.2.5人工合成衬里 artificial liners

利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等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

4.2.6天然粘土衬里 natural clay liner

天然粘土或经过改性的天然粘土机械压实形成的防渗层衬里。

4.2.7单层衬里防渗结构 single liner structure

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

4.2.8复合衬里 composite liners

采用两种不同防渗材料铺设的防渗系统。

4.2.9双层衬里防渗结构 double-layer liner structure

采用两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且有次渗沥液收集系统的防渗系统。

4.2.10填埋库容 landfill capacity

填埋库区可用于填入生活垃圾和功能性辅助材料等的容积。

4.2.11有效库容 effective capacity

填埋库区填入的生活垃圾所占用的体积。

4.2.12使用年限 working life

填埋场在正常施工、正常填埋作业和维护下所达到的设计终场标高或填埋场停止使用后的使用年限。

4.2.13垃圾坝 retaining dam

建在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土石等建筑材料筑成的堤坝。

4.2.14垂直防渗帷幕 vertical barriers

利用防渗材料在填埋库区或调节池周边设置的竖向阻挡地下水和渗沥液相互渗透地下防渗结构。

4.2.15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 groundwater removal system

在填埋库区和调节池防渗系统基础层下部,用于将地下水汇集和导出的设施体系。

4.2.16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leachate removal system

填埋库区用于将渗沥液收集和导出的系统。

4.2.17渗沥液盲沟 leachate trench

填埋库区采用高过滤性能材料导排渗沥液的暗渠(沟)。

4.2.18雨污分流系统 rainwater segregating system

根据填埋场地形特点和作业过程等,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对填埋场雨水和渗沥液进行有效收集与分离的系统。

4.2.19水力渗透系数 hydraulic conductivity

单位水力梯度下的渗流速度,常用单位为cm/s。

4.2.20填埋气 landfill gas

填埋体中有机垃圾厌氧分解产生的气体。

4.2.21填埋气产气速率 landfill gas generation rate

填埋库区垃圾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填埋气的量,常用单位为m3/年。

4.2.22填埋气导排 landfill gas ventilation

通过垃圾堆体内设置的导气井、沟、管等将填埋气从堆体排出的方式。

4.2.23填埋气主动导排 landfill gas initiative guide and extraction

采用抽气设备对填埋气进行导排的方式。

4.2.24填埋气被动导排 landfill gas passive ventilation

利用填埋气自身压力导排气体的方式。

4.2.25填埋气导气盲沟 landfill gas extraction trench

中间为多孔管、周围用过滤材料构筑的水平导气设施。

4.2.26填埋气导气井 landfill gas extraction well

中间为多孔管、周围用过滤材料构筑的竖向导气设施。

4.2.27填埋单元 landfill cell

按单位时间或单位作业区域划分的填埋区块。

4.2.28作业面 operation area

用于进行垃圾填埋作业的区域。

4.2.29卸料平台 waste unloading platform

供垃圾运输车回转并倾卸垃圾的作业平台。

4.2.30覆盖 cover

采用不同的材料铺设于垃圾层上的实施过程。

4.2.31堆体沉降 landfill compartment settle

堆体受自身重力、有机垃圾降解、渗沥液排出等影响,内部空间压缩、体积变小、堆体下降的过程。

4.2.32封场 landfill closure

填埋作业至设计终场标高或填埋场停止使用后,堆体整形、不同功能材料覆盖的工程措施。

4.2.33填埋场稳定化 landfill stabilization

填埋场封场后,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成分基本降解,气体、地表水、有机质、堆体沉降等各项特征指标趋于稳定、且符合场地利用判定要求的阶段。

4.2.34填埋场生态修复 landfil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对停止使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恢复其生态环境系统的过程。

4.2.35场地利用 landfill site utilization

填埋场达到稳定化后,对填埋土地重新开发利用的过程。

4.2.36存量垃圾 aged waste

简易填埋或堆放一定时间仍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的垃圾。

4.2.37填埋气火炬 landfill gas torch

对填埋气进行燃烧处理的装置。

4.3厨余垃圾处理厂

4.3.1厨余垃圾 food waste

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总称,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厨余垃圾,也称“湿垃圾”。

4.3.2家庭厨余垃圾 household food waste

居民家庭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4.3.3餐厨垃圾 restaurant food waste

餐饮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

4.3.4其他厨余垃圾 other food waste

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

4.3.5废弃食用油脂 waste oil

餐厨垃圾中的油脂、油水混合物、煎炸废油和经油水分离器、隔油池等分离处理后产生的油脂总称。

4.3.6生物处理 biological treatment

利用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好氧降解或厌氧降解的处理方式。

4.3.7好氧堆肥 composting

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质降解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反应过程。

4.3.8初级发酵 primary fermentation

堆肥发酵的第一阶段,易降解的有机组分被微生物好氧分解同时使垃圾堆体内温度及持续时间达到规定要求,也称“主发酵”。

4.3.9次级发酵 secondary fermentation

经初级发酵后,微生物以较低的速度分解堆肥物料中较难降解有机物和发酵中间产物的发酵,也称“次发酵”。

4.3.10堆肥后处理 post-composting

为使堆肥产品的质量满足相关标准所进行的后续处理过程。

4.3.11连续堆肥 continuous composting

连续进料、连续出料的堆肥方式。

4.3.12间歇堆肥 intermittent composting

分批次进料和出料的堆肥方式。

4.3.13接种 inoculate

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菌剂或含堆肥微生物的物料移接到厨余垃圾中,使微生物在垃圾物料中迅速繁殖的过程。

4.3.14翻堆 compost pile turning

对堆肥物料翻动,使堆体与空气接触并使物料均匀化的过程。

4.3.15耗氧速率 compost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堆肥过程中单位质量物料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量,常用单位为O2/min。

4.3.16腐熟 maturity

经过堆肥后垃圾中的有机质趋于稳定的状态。

4.3.17腐熟度 putrescibility

堆肥物料中的有机质的腐熟程度。

4.3.18油水分离 oil water separation

利用相关设备对厨余垃圾中的油脂和水分进行分离的过程。

4.3.19调质 aggregate blending

对厨余垃圾进行分选、破碎以及调整含水率和碳氮比等预处理,使物料特性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4.3.20厌氧消化 anaerobic digestion

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产生沼气的处理方式。

4.3.21含固率 ratio of dry solid to total material (TS)

物料中含有的固态物质的质量百分比。

4.3.22干式厌氧消化 dry anaerobic digestion

在进料含固率大于20%的反应条件下厌氧消化反应的工艺过程。

4.3.23湿式厌氧消化 wet anaerobic digestion

在进料含固率介于6%~15%反应条件下厌氧消化反应的工艺过程。

4.3.24高温厌氧消化 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工艺。

4.3.25中温厌氧消化 mes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在中温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工艺。

4.3.26单相厌氧消化 one-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在同一反应器装置中完成整个厌氧消化过程的工艺。

4.3.27两相厌氧消化 two-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根据所需的不同厌氧条件,将水解产酸和产甲烷两个阶段分别在两个反应器装置中反应的厌氧消化工艺。

4.3.28消化液回流 anearobic digestion fluid recirculation

部分消化液排出厌氧反应器后再回流到厌氧消化系统,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的工艺方法。

4.3.29厌氧消化产气率 gas production rate

厌氧反应器的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物料产生的沼气量,常用单位为m3/t。

4.3.30沼渣 digested sludge

有机物质被厌氧消化后剩余的固态残余物。

4.3.31沼液 digested effluent

有机物质被厌氧消化后剩余和产生的液体。

4.4建筑垃圾处理工程

4.4.1工程渣土 excavated soil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基础和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弃土。

4.4.2工程泥浆 engineering mud

钻孔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泥水盾构施工、水平定向钻及泥水顶管等基础和地下工程施工产生的泥浆。

4.4.3工程垃圾 engineering waste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料。

4.4.4拆除垃圾 demolition waste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弃料。

4.4.5装修垃圾 decoration waste

房屋装饰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4.4.6转运调配 transfer and distribution

将建筑垃圾集中在特定场所临时分类堆放,根据需要定向外运利用的过程。

4.4.7建筑垃圾堆填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backfill

利用现有低洼地块或即将开发利用但地坪标高低于使用要求的地块,且地块经有关部门认可,用符合条件的建筑垃圾替代部分土石方进行回填或堆高的行为。

4.4.8建筑垃圾填埋处置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landfill

采用铺平、压实、覆盖等对建筑垃圾进行堆填处置、并对堆体进行安全和环境管控的处理方法。

4.4.9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recycled aggregate

建筑垃圾经破碎、筛分、除杂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粒料。

4.4.10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实心砖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ed aggregate solid brick

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原料,按配比添加水泥、黄砂等材料后所制得的非烧结类砖产品。

4.5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设施

4.5.1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设施 treatment facility of garden waste

通过堆肥、厌氧消化、热解等处理方式,实现绿化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设备、建(构)筑物、场地、系统等。

4.5.2园林绿化垃圾热解 garden waste pyrolysis

将园林绿化垃圾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通过热作用使其分解,生成生物质炭、热解油和热解气等的过程。

4.5.3园林绿化垃圾土壤改良剂 garden waste soil amendment

以园林绿化垃圾为主要原材料,经过一定工艺技术加工处理后形成的用于改善土壤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和动物、微生物生活的无副作用物料。

4.5.4园林绿化垃圾栽培基质 garden waste growth media

以园林绿化垃圾为主要原材料,经过一定工艺技术加工处理后形成的适合植物生长的栽培介质。

4.5.5园林绿化垃圾生物质炭 garden waste biochar

以园林绿化垃圾为原材料,在缺氧的情况下经高温热解产生的一类难熔的、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的、富含碳素、比表面积大的多孔固态物质,可用于土壤改良、水质改善、污染环境修复等。

4.5.6园林有机覆盖物 garden-waste organic mulch

以包括园林绿化垃圾在内的各种有机生物体材料为原料,经过一定工艺技术加工处理后形成的用于铺设于园林绿地土表,具有保温、保水、防止土壤板结或起美化等功能的均匀碎块或颗粒物质。

4.6粪便处理厂

4.6.1粪便 night soil

厕所化粪池清掏物或旱厕贮粪池内收集的人粪尿混合物。

4.6.2粪便接收系统 night soil receiving and storage system

将粪便从真空吸粪车或其他专用运输工具卸入接收沉砂池、并在储存调节池(罐)暂存的系统。

4.6.3粪便固液分离设施 night soil solid-liquid separating facility

对粪便中固体杂物和液体部分进行分离的设施,主要去除纤维、竹木、塑料等固体杂物。

4.6.4粪便絮凝脱水 night soil coagulation and dehydration

通过向粪便投加絮凝剂以利于固液分离,并对被分离的固体进行机械脱水的过程。

4.6.5粪便残渣 night soil residue

粪便固液分离和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4.6.6粪便上清液 night soil liquid

粪便经絮凝脱水或厌氧消化等工艺过程产生的液体。

4.7渗沥液处理厂(站)

4.7.1渗沥液 leachate

垃圾在堆放、转运和处理过程中,由于物理、生物、化学等作用,以及外部渗水等过程而产生的含高浓度污染物的液体。也称“渗滤液”。

4.7.2渗沥液处理系统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

渗沥液从取水到处理出水排放的各个工艺处理单元的总称,包括预处理、主处理、深度处理和辅助处理等。

4.7.3渗沥液预处理系统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消减渗沥液中的杂质、有机物、氨氮等污染负荷,改善后续工艺单元进水水质的工艺单元。

4.7.4渗沥液调节池 leachate equalization tank

在渗沥液主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质、调蓄功能或兼有渗沥液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4.7.5渗沥液主处理 leachate main treatment

采用厌氧和好氧等生物处理方法处理渗沥液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工艺单元。也称“渗沥液生物处理”。

4.7.6渗沥液深度处理 leachate advanced treatment

采用膜分离、高级氧化等方法处理渗沥液中的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溶解物等的工艺单元。

4.7.7渗沥液物化处理 leachate physical and chemical treatment

采用混凝沉淀、化学氧化等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渗沥液中颗粒物和部分有机物的工艺。

4.7.8浓缩液 concentrated liquor

渗沥液经纳滤、反渗透等膜处理或经蒸发处理分离出的含较高浓度难降解有机质和无机盐类的废水。

4.7.9产水率 water production rate

采用膜系统或蒸发系统处理渗沥液或浓缩液时,产水量与进水总量之百分比

4.8恶臭处理设施

4.8.1恶臭 odor

垃圾和渗沥液中含有的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有机物、烃类、卤素及其衍生物等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感觉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体。

4.8.2臭气浓度 odor concentration

用无臭空气对臭气样品连续稀释至嗅辨员阈值时的稀释倍数。也称“恶臭强度”。

4.8.3嗅觉阈值 odor threshold

引起人嗅觉最小刺激的物质浓度(或稀释倍数)。

4.8.4臭气无组织排放 unorganized odor emissions

恶臭气体不经过排气筒收集而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排放方式。

4.8.5臭气有组织排放 organized odor emissions

恶臭气体经过管道系统收集后从排气筒集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排放方式。

4.8.6除臭 deodorization

通过物理、化学、吸附或等离子处理等方式去除恶臭污染物、控制恶臭的过程。

4.8.7除臭剂 deodorant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使恶臭污染物被吸收、吸附、掩蔽、分解、转化、代谢或发生其它反应,用于消除或减少恶臭物质的药剂。

4.8.8除臭塔 deodorizing tower

臭气通过其中与除臭剂发生吸附、分解、转化、代谢、生化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而使臭气浓度降低的塔式气体净化装置。

5城市园林绿化

5.1绿地系统

5.1.1绿地系统 green space system

由各种类型和规模绿地组成,具有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资源,发挥绿地生态、游憩、景观、防护等多重功能的有机体系。

5.1.2城市绿地 urban green space

城市中以植被覆盖为主体,并对生态、游憩、景观、防护具有积极作用的各类型绿地的总称。

5.1.3公园绿地 park green space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科普宣教及防灾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类型。

5.1.4防护绿地 buffer green space

城市中在环境、卫生、安全等方面发挥防护或隔离功能,游人不宜进入的绿地类型。主要包括卫生隔离防护绿地、道路及铁路防护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公用设施防护绿地等。

5.1.5附属绿地 affiliated green space

除“绿地与广场用地”外,各类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化用地。

5.1.6区域绿地 regional green space

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生态系统及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休闲游憩、安全防护隔离、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类型。

5.1.7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urb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基本安全和良性循环,包括自然物质要素以及具有生态功能的人工物质要素的各种生态要素组合。

5.1.8城市生态空间 urban ecological space

城市中具有自然或近自然属性的各类用地空间。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系统服务为主导功能,对于保护重要生态要素、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确保城市生态安全、发挥风景游憩和安全防护功能有重要意义的各类空间。

5.1.9公园体系 park system

由城市公园合理配置的,满足公众多层级、多类型休闲游憩需求的游憩系统。

5.1.10组团隔离绿带 green insulated belt for urban groups

为控制城市蔓延,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改善环境而在城市各组团之间设置的开敞绿化空间。

5.1.11生态廊道 ecological corridor

由植被、水体等生态要素构成,通过一定的结构组合,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物种扩散和迁徙、过滤或消减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线型空间。

5.1.12通风廊道 wind corridor

以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人体舒适度为目的,为城区引入新鲜空气而构建的通道。

5.1.13设施防护绿地 buffer green space for facilities

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等周边具有安全、防护、卫生、隔离作用的绿地。

5.1.14生产繁育基地 production and breeding base

为城乡绿化美化进行园林植物生产、培育、引种、科研工作的绿地。

5.1.15绿道网络 greenway network

由多条绿道、绿道连接线形成的绿色线型空间网络。

5.1.16城市绿线 urban green line

城市规划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界线。

5.1.17绿地率 green space ratio

一定用地地块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与该地块总面积的比值。

5.1.18绿化覆盖率 green coverage ratio

一定用地地块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块总面积的比值。

5.1.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park green space area per capita

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单位人口拥有的公园绿地面积。

5.1.20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service coverage ratio of park green space

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公园绿地按一定服务半径所覆盖的居住用地比例。

5.1.21人均综合公园面积 comprehensive park area per capita

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单位人口拥有的综合公园面积。

5.1.22人均社区公园面积 residential park area per capita

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单位人口拥有的社区公园面积。

5.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5.2.1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urba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对城市范围内的生物及其与城市环境所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保护行为。

5.2.2节约型园林 resource-saving landscape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

5.2.3迁地保护 off-site conservation

通过引种、扩繁等手段,将生存、繁殖受到威胁的动植物从原生地转移到适宜生境或条件良好的人工可控环境,实施保护的方式,也称易地保护、异地保护。

5.2.4适地适树 matching species with local conditions

树种特性与立地条件相互适应的植物选择与种植方法。

5.2.5引种驯化 introduction and taming of plant

从外地或外国引进种质资源,通过试验、选择和培育,使野生植物、外来植物能适应本地环境和栽种条件的措施和过程。

5.2.6生境 habitat

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存所需要的环境。

5.2.7病虫害防治 pest control

对各种园林植物病害和虫害发生的危害进行综合预防和控制的活动。

5.2.8公园运行管理 park operation management

实施绿化养护、设施维护、园容卫生及安全管理,以及为游人提供服务,实现公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协调的过程。

5.2.9植物养护 plant maintenance

对植物实施保障植株健康、形成良好植物景观风貌的技术措施及相应管理的过程。

6园林绿化工程

6.1总体布局

6.1.1公园布局 park overall layout

公园山形水系、建筑、道路、植物以及功能区等的整体空间协调与布置。

6.1.2公园功能分区 park function zoning

公园内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划分。

6.1.3儿童游憩区 children’s playing area

绿地内供儿童活动、游戏、休憩的区域。

6.1.4活动场地 activity field

绿地内供游人开展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活动的区域。

6.1.5健身活动场地 body building field

绿地内供游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区域。

6.1.6公园集散活动场地 park activity area for gathering and distributing

公园门区内外供游人汇集并快速、安全疏散的区域。

6.1.7动物检疫场 animal quarantine field

对引进、输出的动物进行隔离检疫的场所。

6.1.8动物隔离场 animal isolation field

安排生病动物或可疑感染的动物与健康动物隔开的场所。

6.1.9隔离检疫圃 post-entry quarantine station (PEQS)

为预防病虫害传播,对引进植物进行隔离试种、繁育及各种检疫实验的园圃。

6.1.10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land use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范围内各类用地占项目总面积的比值。

6.1.11建筑占地面积 building area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游憩、服务和管理建筑基底的面积。

6.1.12绿化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planting area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用以栽植植物的用地面积与项目陆地面积的比值。

6.1.13公园建筑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park’s building area

公园内建筑占地面积与公园陆地面积的比值。

6.1.14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比例 proportion of road and paved area

公园内园路及铺装场地用地面积与公园陆地面积的比值。

6.1.15公园游人容量 park’s visitor capacity

单位时间内公园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最大游人数量。

6.1.16园路 park road

公园内用于游览、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等的所有道路。

6.1.17主园路 main park road

公园内连接各主要出入口、主景点,起主要交通组织作用的道路。

6.1.18铺装场地 paved field

绿地中采用砖、石、木、砂石等硬质材料作为面层的用地。

6.1.19设施 facility

为实现绿地生态、游憩、景观、文化、科普教育和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在绿地内建设和提供的所有设备、装置、建(构)筑物的总称。

6.1.20游憩设施 recreation facility

绿地内设置的供游人游览、观赏或开展游憩活动的各类设备、装置、建(构)筑物等。

6.1.21服务设施 service facility

绿地内设置的为游人的游憩活动提供辅助服务的各类设备、装置、建(构)筑物等。

6.1.22管理设施 management facility

绿地内设置的为管理者对游人和绿地实施管理和保障运营所需的各类设备、装置、建(构)筑物等。

6.1.23绿道游径 greenway path

绿道中供人们步行、骑行的慢行道路。

6.1.24绿道连接线 greenway connection roadway

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

6.1.25驿站 courier station

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

6.1.26道路绿带 road planting strip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包括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6.1.27分车绿带 median planting strip

划分不同行车道空间的带状绿化区域。

6.1.28屋顶绿化 roof greening

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顶面建设的一种立体绿化。

6.2地形、土壤与水

6.2.1基址 site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场地。

6.2.2竖向 vertical direction

场地内所有设计要素的高程。

6.2.3土壤质量 soil quality

与土壤利用和土壤功能有关的土壤内在属性。

6.2.4表土 top soil

由于耕作、人为改造或天然形成的,具有良好结构、肥力尚可的,位于土体最上层的土壤。

6.2.5不透水层 impervious layer

土壤中渗透系数较低,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的土层、岩层或人工构造层。

6.2.6自然安息角 natural angle of repose

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形成的土体坡面与水平面间所形成的最大夹角,也称自然倾斜角。

6.2.7排水坡度 draining slope

为了让水在重力作用下顺畅流动,而在屋面、地面、沟底、管道等处做出的倾斜坡度。

6.2.8覆土深度 depth of soil cover

地下空间顶面、建筑屋顶和构筑物顶面绿化中,可供植物根系生长的土层或种植基质层的有效深度。

6.2.9客土 improved soil from other places

用于置换原生土并适合园林植物栽植的外来土壤。

6.2.10种植土 planting soil for greening

理化性状良好,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6.2.11挡土墙 retaining wall

防止土体边坡变形失稳而修筑的墙式构筑物。

6.2.12护坡 slope protection

为防止边坡变形,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绿化与工程措施的统称。

6.2.13驳岸 landscape revetment

建在水体和陆地之间,用于保护水体岸边结构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6.2.14假山 man-made rockery

用土、石等材料,以造景或登高揽胜为目的,人工建造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

6.2.15透水铺装 permeable pavement

在满足人行或车行所需强度前提下,采用具有贯通性透水孔隙的材料或工程结构铺设道路和场地,有利于雨水下渗的工程做法。

6.2.16水景 water landscape

以水为主要元素形成的景观。

6.2.17喷泉 fountain

以造景或游憩互动为目的,经加压后形成的喷涌水流。

6.2.18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 water for recreation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use

以娱乐为主要使用功能,经常与人体局部接触,水质满足人体非全身性接触时的安全和愉悦要求的景观环境用水。

6.2.19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 water for aesthetic landscape environment use

以观赏为主要使用功能,通常不直接接触人体,水质满足游人观赏时的安全和愉悦要求的景观环境用水。

6.2.20初期雨水径流 initial rainfall runoff

降雨初期产生的有一定污染程度的地表径流。

6.3植物

6.3.1乡土植物 indigenous plant

原产于本地或经引种驯化已适应本地生长的植物。

6.3.2入侵植物 invasive plant

会取代原有物种、形成难以控制的单优势种群,损害本地的生物多样性的外来植物中一部分归化的物种。

6.3.3冠幅 crown width

苗木树冠垂直投影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平均值。

6.3.4分枝点高度 height of branch point

乔木主干距地面最近的分枝部位的垂直高度。

6.3.5根颈 root collar

植物根与茎干的交接处。

6.3.6植物群落 plant community

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和外貌及结构,与环境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6.3.7行道树 avenue tree;street tree

连续种植在道路两侧人行道及分车带上的具有遮阴功能的乔木。

6.3.8种植密度 planting density

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植株数量。

6.4建(构)筑物与配套设施

6.4.1游憩建筑 recreational building

可供游览、观赏,或可供游人在其中进行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活动的建筑。

6.4.2动物展馆 animal exhibition hall

可供游人参观动物生活和活动的建筑。

6.4.3服务建筑 service building

为游人提供游览信息咨询、商品购买、餐饮、如厕及医疗救助等服务功能的建筑。

6.4.4信息服务站 information service station

发布公园游览信息,展示公园文化主题,并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建(构)筑物。

6.4.5公园管理建筑 park management building

用于公园管理者进行办公、生产及管理活动的建筑。

6.4.6动物保障建筑 animal protection building

用于动物饲养、保护、治疗及繁育的建筑。

6.4.7园林小品 landscape furniture and ornament

绿地内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人工建造物。

6.4.8花架 pergola;trellis

可攀爬植物,并提供游人遮阴、休憩和观景之用的棚架或格子架。

6.4.9公园应急避险设施 park emergency safety facility

公园内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设施。

6.4.10公园安保设施 park security facility

公园内具有保障游人安全和服务公园安全管理功能的设施。

6.4.11科普展示设施 popular science exhibition facility

公园内设置向公众开放的,进行普及动物、植物等科学知识宣传的各类设施。

6.4.12动物保障设施 animal support facility

保障动物日粮供给、医疗保健、隔离检疫、繁殖育幼的设施。

6.4.13动物安全卫生隔障设施 animal safety and health barrier facility

将动物和游人、饲养员、相邻动物、有害生物等相互隔开的屏障。

6.4.14动物安全防护设施 animal safety protective facility

保障动物与游人、饲养管理员以及其它动物之间安全的防护结构及附属构件的总称。

6.4.15脉冲电子围栏系统 pulsed electronic fence system

通过电子缆线产生的非致命脉冲高压的安全防护系统。能有效击退入侵者的同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部门监视器。

6.4.16植物生产管理设施 pla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facility

为满足植物生产或科研实验功能而设置的设施。

6.4.17园林标志标识 landscape sign and signage

用于识别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并可用于规划图、平面设计图和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位置标志、平面示意图、导向标识标牌设施,也可用于出版物及其他信息载体。

6.5工程项目实施与维护

6.5.1地形塑造 terrain modeling

通过填、挖土方等工程措施对现状地形进行改造,以达到控制地表径流、营造植物生长所需条件、形成景观效果等目标的活动。

6.5.2土壤改良 soil improvement

根据土壤障碍因素及其性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性状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活动。

6.5.3基肥 basic fertilizer

植物栽植前,为保障基本肥力所施用的肥料。

6.5.4追肥 after fertilizer;after manuring

在植物生长期间为补充调整营养而施用的肥料。

6.5.5种植 planting

按植物生态习性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生态功能和观赏特性的活动。

6.5.6定植 field planting

按照一定的点位进行苗木栽植的活动。

6.5.7反季节种植 anti-season planting

在植物的生长季节进行的移植活动。

6.5.8修剪 prune

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剪短或疏删,以达到平衡树势、更新复壮、美观的作用。

6.5.9养护管理期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eriod

从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算,施工单位负责植物养护,保证新种植的植物成活状态,到移交业主管理的时间周期。

6.5.10动物福利 animal welfare

为保障动物生理和心理健康所提供的适宜环境和管理行为。

6.5.11丰容 enrichment

为满足圈养野生动物生理、心理需求,丰富其生活内容,展示其自然行为而采取的系列措施。

6.5.12引种生产 int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of plant species

将植物新品种引入当地、试种、繁殖的过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