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环境企业50强发展报告》——资本情况分析
01、引言
02、50强概况
《2023中国环境企业50强发展报告》——业务分布、区域分布、上市情况
03、创收与盈利能力分析
《2023中国环境企业50强发展报告》——创收与盈利能力分析
04、资产与负债情况分析
《2023中国环境企业50强发展报告》——资产与负债情况分析
05、管理情况分析
06、资本情况分析
市值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下同),2023年度上榜的44家上市公司(以下简称“50强上市公司”)总市值4515.62亿元,占环境上市公司比重为40.44%;平均市值102.63亿元,是环境上市公司平均市值的2 倍,同比降低21.83%,表现好于环境上市公司(同比降低26.16%);50强上市公司2020~2022年平均市值复合增长率-3.45%,亦大幅优于环境上市公司表现(复合增长率-9.46%)(图4-1)。
从结构上来看,50强上市公司中市值超过200亿元的4家,分别是格林美(381.57亿元)、伟明环保(313.94亿元)、重庆水务(246.24亿元)和首创环保(207.74亿元),占比9.09%;100至200亿元的14家,占比31.82%;50至100亿元的12家,占比27.27%;50亿元以下的14家,占比31.82%。(图4-2)
而环境上市公司中市值超过200亿元的8家,占比3.64%;100至200亿元的18家,占比8.18%;50至100亿元的32家,占比14.55%;50亿元以下的162 家,占比73.64%。(图4-3)
从各分层总市值来看,50强上市公司中市值超过200亿元的4家公司市值合计1149.49亿元,占比25.46%;100至200亿元的14家市值合计2053.20亿元,占比45.47%;50至100亿元的12家市值合计858.69亿元,占比19.02%;50亿元以下的14家市值合计454.24亿元,占比10.06%。(图4-4)
而环境上市公司中市值超过200亿元的市值合计2315.51亿元,占比20.74%;100至200亿元的市值合计2474.05亿元,占比22.16%;50至100亿元的市值合计2178.56亿元,占比19.51%;50亿元以下的市值合计4198.16亿元,占比37.60%。(图4-5)
50强上市公司中,市值同比增长的5家,同比降低的39家,分别占比11.36%和88.64%,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19.81%和80.19%,50强上市公司表现整体不及环境上市公司。(图4-6)
50强上市公司中市值同比增幅最大的是龙净环保,同比增长69.96%,主要来自于市盈率增长贡献;复合增长率增幅最大的是聚光科技,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70.44%,主要贡献仍来自于市盈率。
市盈率(TTM)
2023年度50强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17.42倍,不及环境上市公司表现(19.05倍),同比降低7.70%,表现好于环境上市公司(同比降低15.62%);50强上市公司2020~2022年平均市盈率复合增长率8.55%,亦不及环境上市公司表现(复合增长率12.04%)。(图4-7)
从结构上来看,50强上市公司中市盈率超过40 倍的4家,分别是远达环保(323.48倍)、维尔利(56.65倍)、中国天楹(40.58倍)和菲达环保(40.35倍),占比9.09%;20至40倍的5家,占比11.36%;10至20倍的16家,占比36.36%;10倍以下的19家,占比43.18%。(图4-8)
而环境上市公司中市盈率超过40倍的40家,占比18.18%;20至40倍的54家,占比24.55%;10至20 倍的44家,占比20.00%;10倍以下的82家,占比37.27%。(图4-9)
50强上市公司中,市盈率同比增长的12家,同比降低的32家,分别占比27.27%和72.73%,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34.78%和65.22%,50强上市公司表现整体不及环境上市公司。(图4-10)
50强上市公司中市盈率同比增幅最大的是启迪环境,同比增长389.26%;复合增长率增幅最大的是远达环保,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94.11%。
市净率(MRQ)
2023年度50强上市公司平均市净率0.87倍,三年来首次跌破1倍的平衡线,不及环境上市公司表现(1.11倍),同比降低23.03%,与环境上市公司表现(同比降低23.54%)基本一致;50强上市公司2020~2022年平均市净率复合增长率-8.31%,远不及环境上市公司表现(复合增长率-3.60%)。(图4 -11)
50强上市公司中,市净率超过1倍的27家,不足1倍的17家,分别占比61.36%和38.64%,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77.73%和22.27%,50强上市公司表现整体不及环境上市公司。(图4-12)
50强上市公司中,市净率同比增长的3家,同比降低的41家,分别占比6.82%和93.18%,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17.39%和82.61%,50强上市公司表现整体不及环境上市公司。 (图4-13)
50强上市公司中市净率同比增幅最大的是龙净环保,同比增长58.07%;复合增长率增幅最大的是聚光科技,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67.68%。
融资情况
2022年,5家50强企业开展了共计7次股权融资,融资金额合计88.13亿元。(表4-1)
最大的股权融资事件来自于高能环境。2022年8月18日,高能环境发布公告称将按照11.20元/股的价格向李卫国等15名对象增发约2.46亿股(限售期6~18个月),共募集资金27.58亿元用于金昌危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江西多金属资源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伊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贺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及补充流动资金。
唯一一笔海外股权融资事件是由格林美贡献的。2022年7月25日,格林美发布公告称经中国证监会、瑞士交易所监管局批准,公司发行对应2.82 亿股公司A股股票(占总股本的5.56%)的全球存托凭证(GDR),并于2022年7月28日(中欧夏令时间)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后又于8月进行了超额配售。本次发行的GDR共计融资3.81亿美元,折合约25.68亿人民币(按初始上市交易日汇率),格林美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约50%将用于支持公司印尼镍资源基地生产运营、约20%将用于欧洲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和动力电池回收中心开发、约30%将用于补充公司及其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在海外运营的流动资金。
2022年,19家50强企业(含1家非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通过银行借款进行了债权融资,合计融资规模469.31亿元,其中发债合计286.47亿元,银行借款合计182.84亿元(表4-2)。
从上述数据来看,债权融资,尤其是发行企业债券,仍然是50强企业更加偏好的融资形式。
并购情况
50强上市公司2022年发生对外股权交易事件共计15起(按披露日期),合计交易金额92.75亿元。其中,收购交易10起,合计收购金额22.45亿元;出让交易5起,合计出让金额70.30亿元。截至目前,已实施完成的9起,尚未完成的6起。(表4-3)
2022年标的金额最大的收购事件是由中山公用贡献的。2022年8月26日,中山公用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公用环投与株洲市创志环保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近6亿元的价格受让株洲市金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金利亚环保原为创志环保旗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公司,处理规模1700 吨/日,2021年营业收入1.39亿元,净利润0.38亿元。在交易前,金利亚环保由雅居乐固废持股51%、创志环保持股49%,而后在2022年7月8日,雅居乐固废已经与创志环保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创志环保回购雅居乐固废持有标的公司51%的股权,但尚未交割。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雅居乐固废在经历危废、固废大规模扩张之后已经开始选择逐步退出,另一方面中山公用正在市政水务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固废业务。
2022年标的金额最大的出让事件来自首创环保。2022年3月31日,首创环保发布公告称公司鉴于“长期来看,全球各地经济及政治因素的不稳定发展,潜在投资者及金融机构对股权及债务融资持更审慎态度,继续持有该笔投资难以使公司充分 受益”的原因,向Tui Bidco Limited 转让其所持有的Beijing Capital Group NZ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100%股权,亦即出售Waste Management NZ Limited,而买方控股股东First Sentier Investors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22年9 月30日,该交易已经完成交割,初始价格10.99亿新西兰元(47.71亿元人民币,按交割日汇率),最终售价将根据第二次调整安排确定。公告同时称本次交易产生投资收益约折合人民币24.98亿元。
2022年收购交易最多的为旺能环境,其积极布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分别收购了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和浙江立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再生橡胶和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
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是废轮胎综合利用行业首批准入企业,具有年产各类再生橡胶8.1万吨能力,主要客户有普利司通、固特异、韩泰、中策、正新等,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再生胶生产企业,2021 年营业收入3.89亿元,净利润0.52亿元。本次收购旺能环境自倪雪文等188位股东以3.31亿元的价格收购合计77%的股权。
立鑫新材料公司正在建设一条以钴酸锂电池废料、三元锂离子电池废料为原料生产钴、镍、锂盐类氧化物类新材料产品的生产线,预计2022年一季度可建成进入试运营。本次交易旺能环境自两位股东手中以9450万元合计购入标的公司60%股权。
从上述数据来看,2022年伴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和环保产业景气程度的下滑,以50强企业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在并购方面采取了进一步保守的策略,收购金额远低于出让金额。
市场关注
我们以各上市公司研报数量代表市场关注度。
2022年,各券商针对50强上市公司(不含在新加坡上市的浙能锦江环境)共发布395篇研究报告,占环境上市公司总研报数量(728篇)的54.26%。50强上市公司平均拥有研报数量9.19篇,是环境上市公司平均研报数量(3.28篇)的近3倍。
从数量分布来看,50强上市公司研报数量在50 篇及以上的2家,分别是瀚蓝环境(54篇)和高能环境(50篇),占比4.56%;20至50篇的5家,占比11.63%;10至20篇的3家,占比6.98%;1至10篇的17家,占比39.53%;另有16家公司未获得券商研报,占比37.21%。(图4-14)
而环境上市公司研报数量在50篇及以上的2 家,占比0.90%;20至50篇的8家,占比3.60%;10 至20篇的11家,占比4.95%;1至10篇的75家,占比33.78%;另有126家公司未获得券商研报,占比56.76%。(图4-15)
市场参与
我们以各上市公司持股机构数量代表市场参与程度。2022年,36家A股50强上市公司平均持股机构数量74.92家,高于184家A股环境上市公司数值(64.84家)。
从数量分布来看,50强上市公司持股机构数量超过200家的2家,分别是聚光科技(275家)和格林美(216家),占比4.65%;100至200家的8家,占比18.60%;50至100家的7家,占比16.28%;50家及以下的19家,占比44.19%。(图4-16)
而环境上市公司持股机构数量超过200家的6 家,占比2.70%;100至200家的21家,占比9.46%;50至100家的28家,占比12.61%;50家及以下的129 家,占比58.11%。(图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