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发展潜力 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慧聪水工业网 2023-10-07 10:17 来源:中研网

水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行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水务行业的发展,并对水务行业实行多方面的行业监管。目前我国水务行业的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发改委、建设部门、环保部门、物价管理部门、水利部门、卫生部门以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

为规范并促进我国水务行业发展,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全国性的水务方面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水务方面地方法规,且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当地水务公司的经营活动实施具体监管。我国政府部门对水务行业的监管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审批、产品或服务质量、水价、运行安全、环境保护、项目资金安排等诸多方面。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发展潜力 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智慧水务是把信息化、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于水务行业形成的新型精细化动态运行模式与管理系统。智慧水务的研究与应用对象是人类活动涉及的水系统,包括水源、供水、管网、处理厂和受纳水体。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智慧水务通过结合传感器、通信网络、水务信息系统提升水务信息化水平,实现水务管理协同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水务服务便捷化。智慧水务系统由智慧给水系统、智慧排水系统、智慧防洪系统、智慧污水回用系统、智慧节水系统等子系统构成。

中国智慧水务产业链比较完整,上游包括水表、阀门、水泵的供应商,中游为自动化服务和智能技术服务供应商。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商通过集成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信息管理(BIM)、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以及水表、水泵、阀门等设备为最终用户提供智慧水务应用服务。

对于城市而言,智慧水务系统能够实现城市给排水、防洪、保护水资源等业务运营的协同化管理,并构建统一的门户平台,社会公众可以随时查询需要的水务信息。对于企业而言,智慧水务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统计分析水质、供水管网等情况,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深层次挖掘水利大数据,为水务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目前,中国共有660多个城市,2500多个县城和30000多个行政建制镇,每个城镇基本上都拥有给水排水系统,但大部分水务公司处在信息化2.0阶段,处于向智慧水务方向拓展的阶段。再加之现有的智慧水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标杆性企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新兴技术和智能工业的不断融合,这一产业发展空间具有明显的前景。

2021-2022年,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还同步印发了《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系列文件明确了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单,以建设数字孪生流域和构建“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为主要发展方向。

智慧水务发展情况与城镇发展情况紧密相连,在中国城镇人口日益增长的发展背景下,城镇水务建设需求不断提高,智慧水务可显著提升水务管理效率,其应用规模逐步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中国,全国自来水厂平均产销差率高达30%,在中西部缺水城市甚至超过45%,东北部分城市超过50%,城市水网中漏损水量的经济价值高达200亿元以上。智慧水务的建设能够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目前,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尚未释放,再加上多数水务企业是由原来的传统水务企业演变而来,在传统主营业务基础上向智慧水务拓展。中国智慧水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标杆性企业,因此可以说行业的市场饱和度偏低。

智慧水务将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达到“智慧”的状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新兴技术和智能工业的不断融合,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前景,预测到2023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规模将达到251亿元左右。

未来,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慧水务行业亦会表现出强强联合的融合发展趋势;同时,商业和工业部门将主导市场,智能解决方案的采用率将激增。竞争格局方面,亚太地区将是全球智慧水务市场增长最快的区域,快速增长主要归因于以下因素:智能解决方案的采用率上升、城市化水平的增长导致用水需求激增、农业生产、公用事业部门的技术整合以及指数级人口增长。

2021-2022年,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还同步印发了《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系列文件明确了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单。

《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通过建设数字孪生流域、“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水利网络安全体系、智慧水利保障体系,推进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建成七大江河数字孪生流域,在重点防洪地区实现“四预”(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在跨流域重大引调水工程、跨省重点河湖基本实现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四预”,N项业务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建成智慧水利体系1.0版。

本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中国智慧水务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

报告在总结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智慧水务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智慧水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