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态势分析
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如何?城市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留的雨水。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与生活垃圾的处理城市居民环境卫生息息相关。健全的排水管道和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都成为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来源。《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城市排水管道、污水处理能力、垃圾处理能力都较2020年有所提高。
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目前全国年排污量约为350亿立方米,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5%,全国超过80%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有效的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观作用的河渠变成了天然污水渠。特别是在全国2200座县城与19200个建制镇中,污水排放量约占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但这些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能力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污水处理事业在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全国已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27座,其中二级处理厂282座。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但处理量的增加仍远远滞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污水处理行业政策导向明显,受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投资规模影响大;目前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市场逐渐饱和,扩能提标改造仍有市场机遇,新兴城镇及农村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紧缺、水污染加剧的背景下,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在市政污水排放总量增长和国家政策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支持下,政府将推出更多污水治理项目。
2021年1月,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将放开再生水政府定价,并以多种渠道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污水资源化指导意见有望推动我国再生水利用率,进一步推动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扩大,同时,将污水处理费用纳入再生水成本,有望助力企业提升利润。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2021年年末,全国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87.2万公里,同比增长8.7%;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2.1亿立方米/日,同比增长7.8%。2021年,污水处理率97.89%,比2020年增加0.36个百分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68.6%,比2020年增加3.8个百分点。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辽宁和河南6个省份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较高,超过1000万立方米/日。
随着水污染控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推进,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将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污水处理业迅速成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目前中国规模以上的污水处理企业有336家,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性质企业数量占整个污水处理行业企业数量的比例达到96%。从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不过国有企业在中国污水处理市场近几年的份额略有所下降。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仍相对滞后。由于我国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但与城市供水能力尚不匹配,城市污水处理率仍较低,因此我国仍需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行业。乡镇污水处理成蓝海,高速增长阶段即将开启。与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情况不同,我国乡镇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再加上环保意识不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使得乡镇污水处理率偏低。
城市污水处理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在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紧缺、水污染加剧背景下,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政府除推出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外,将推出更多治理项目。近年来中国污水处理业迅速成长,目前规模以上企业有336家,其中国营、民营、外企的环保企业数量达到96%。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污水处理行业形成产值614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1400亿元。农村在2020年产值达到844亿元,处理率为30%;2035年产值将达到1305亿元,处理率为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