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博会 感受环境产业风的方向

慧聪水工业网 2021-04-15 09:50 来源:环保圈

慧聪水工业网 一年一度的中国环博会马上又要开始了,到今年为止,中国环博会已经陪伴大家走过了22年的春秋。

22年时光,环博会已经成为了环保圈子里每年“网友见面”的保留节目。每年4月,春暖花开,相聚沪上,喝酒谈天,留下了小伙伴们很多美好的记忆。

过去,也有不少小伙伴给我们投稿或是建议,希望写一写大家与环博会的小故事。它可以是参加环博会的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也可以是在环博会的某一个精彩的瞬间。可以是多年来参加环博会观察到的变化,还可以是对于今年2021环博会的美好期待。总之,它是我们与环博会之间的美好回忆,也是通过环博会对整个环境产业的细致观察。

今年环博会前夕,我们组织了一个“我与环博会”的征文活动,定向邀请了几位小伙伴,请他们写了写自己与环博会之间的小故事,希望能够勾起大家的美好回忆,唤起一些共鸣。

希望明年,能够有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我们,一起来分享自己与环博会之间的小故事,讲一讲您对环博会的观察和期待,让环博会成为所有环保人共同的节日。

0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这已经是我第8次参加上海环博会了。

第一次参加是在2014年,当时环博会的展期还在五月初,跟五一假期连着。感觉刚刚休完假,心思还没收回来呢,就得飞赴上海来投入工作。

第一次参会,选择的酒店是芳华路附近的一家汉庭。因为没有经验,等我预定酒店的时候,离会场比较近的酒店房间都已经被订完了,所以只好选择了远一点的这家,也算是见识到了环博会的火爆。

不过,即使距离稍远,但入住之后还是发现很多同住的客人也都是来参加环博会的,因为吃早饭的时候,在大厅的时候,听见他们聊得都是有关环博会的内容。酒店还专门有去地铁站的班车,把我们送到芳华路地铁站,然后再“打”地铁到花木路去参加展会。

其实第一次参会,真正的展会我并没有参加。因为在展前一天的环境技术大会上,我碰到了环境商会的骆建华秘书长(当时他还是秘书长),我之前委托他帮我跟曲格平曲老约一个专访,他告诉我,曲老的专访已经约好了,时间就定在明天(也就是环博会开幕的第一天)。因为曲老的时间不好再改,所以我只好匆忙退了酒店,改签了一班机票,第二天坐早班飞机飞回北京,然后完成了对曲老的专访。

最终,曲老的专访很成功,我写了一篇8000多字的专访,发在了“六五环境日”那一期的报纸上。唯一遗憾的是,第一次参加环博会却没能见识到真正的展会,感觉有点郁闷。

不过,好在这个遗憾并不严重,因为后来的几年我每年都要来参加一次。作为一个环境记者,我们每年固定几乎都要参加的活动就是3月底的E20水业论坛,5月的环博会(后来改在4月),7月的环境商会高峰论坛,12月的环境商会上市公司论坛,以及E20的固废论坛。

在环博会上,也能感受到整个环境产业的风向。比如,2016年“土十条”发布,2017年我去参加环博会,就发现土壤检测修复的展位似乎比以前多了,虽然也不算是什么大展位,但数量挺多。我还专门问了几家,他们都说现在业务比以前多了,一个来自苏州的做土壤检测的公司告诉我,他们现在订单多得都“做不完”,特别着急的单子只能推掉。因为业务繁忙,他们还扩建了实验室,新招人人员,而且成立了专门的土壤事业部。

中央环保督察多起来的那几年,我在环博会上跟维尔利的人聊天,他们说环保督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订单,而且都是“急活”。原因是督察组要来,地方提前排查隐患,发现有好多垃圾渗滤液的“雷”,于是就得找企业来治理。而维尔利又是这方面比较领先的一家企业,所以就享受了一波红利。

还有,2019年我去环博会,发现多年来一直参会的桑德集团没来,在我印象中这似乎还是头一次。问了问环博会的人,他们说本来预定了的,后来临时给退了。其实正是从那一年开始,环境产业发生了“混改潮”。之前的一年,因为金融“去杠杆”和PPP“踩刹车”,好多民营环保企业出现了资金链危机,紧接着2019年就是大面积的“混改”。而这从环博会的展位上也体现了出来,民企很多都在收缩战线,国企则多了起来。

到了2020年,虽然因为疫情,环博会推迟到了8月举行,但现场的火爆程度还是超乎我意外。正好那几天赶上上海非常热的天气,感觉场内场外都是火爆异常,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同时还是能够感受到产业格局的变化,E1馆原来很多大的民企的展台都没有了(比如博天环境),环境商会的企业则“组团”拼成了一个展台,一起来参展。国企也有好多没来的,不过不是因为业绩不好,而是受疫情限制,参展不方便。

我熟悉的中持股份也来了,他们这一年刚刚把名字由“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改成了“中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且定了一个很大的展台,印象中还是头一次这么“阔气”。以前跟E20的全新丽聊天,都感觉中持过去几年发展比较缓慢,似乎没有桑德、博天那么高调。但这几年行业形势不好了,好多民企都“暴雷”了,中持则凸显了出来,也算是稳健的好处吧。

不过,没想到的是,到了这一年年底,中持也混改了,傍上了三峡这棵大树。

02

转眼间,2021年的上海环博会又要来了。

说说今年环博会的几个期待吧。首先肯定是环境技术大会。每年的环境技术大会,都算是环博会的一个亮点,话题主流,嘉宾高端,让人受益不少。记得2016年,当时刚刚从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调任环保部副部长的黄润秋就“间接”参加过一次,那一年他自己因为有事不能亲自前来,但委托了时任环保部科技司巡视员兼副司长的刘志全代为宣读了致辞,并表示,环保产业肩负着为改善环境质量服务,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转型的重大使命,环保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2020年的环境技术大会,主办方也邀请到了老部长解振华致辞。虽然因为疫情,致辞是通过视频方式进行的,但丝毫没有影响讲话的质量。解部长谈了疫情之后欧美“绿色复兴”的计划,谈了全球碳减排的大趋势,现在回想起来,其实相当于为后来的“30·60目标”做了一个预告,只不过当时大家还都没意识到。

去年的环境技术大会,主题是“展望‘十四五’——科技助力生态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谈了好多关于“十四五”的话题。当时国家的“十四五”规划还没正式发布,但很多参与过“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学者专家都提前给大家“剧透”了一下“十四五”的重点内容,感觉收获良多。其中的很多亮点,如管网、污水资源化等,在后来的正式规划中也得到了印证。

第二个期待是新展馆、新展商。随着环境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环博会也是水涨船高,展会规模越来越大,展商级别也越来越高。就说展馆吧,我最早来的时候,好像只有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半左右的规模。但去年的时候,差不多就已经把整个场馆包了。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推进,新开的展馆也越来越多,什么膜馆、管道馆、垃圾分类馆……从这些新开的展馆上,也能看出这些年环保政策的发展,以及环境产业风口的演变。

除了新展馆,还有新展商。众所周知,这些年环境产业格局的变化,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天翻地覆”。传统占优势地位的民企,这些年混改的混改,消沉的消沉,感觉已经沉寂好长一段时间了。但与此同时,央企、地方国资、互联网企业、物业公司,甚至房地产公司,则成为了环境产业的“后浪”,大有取代前者之势。

要想观察这些产业的新进入者,环博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窗口。今年展会,听说就来了不少新的展商。比如三峡集团,作为国家“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平台公司,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同行的高度关注。今年展会,三峡集团带来了什么展品?有什么重要的领导出席?会不会有什么同期活动?如果有的话,我想关注的人应该不少。

第三个期待,就是上面提到的同期活动。每年环博会,其实也是环境企业发布新产品、发布业绩年报、展示企业形象、“秀肌肉”的大好时机。以前好几届环博会,都受邀参加过首创的活动,2018年是发布“生态+”战略,2019年是召开业绩沟通会,每次都是搞得声势浩大,在业界引起不小的反响。

还有那些在展会上推出来的新产品,基本上也都代表着行业的最新水平。去年采访过一家企业,他们说之所以来环博会,除了展示自身企业形象、寻求合作机会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习”。因为环博会汇聚了各家企业的最精华的东西,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学习平台。看看别人家的产品,有什么好的、值得借鉴的东西,回去“偷师”一下,就能少走不少弯路。

03

总之,每年的环博会,其实都是观察环境行业的一个大好窗口,国家有什么最新政策?政策在市场层面有什么反响?企业是叫好还是叫苦?都可以从环博会这个平台上了解一二。

回顾历年来参加环博会的历史,也好像经历了一部环境产业的发展史,“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带来的影响,中央环保督察释放的商机,上海垃圾分类引发的轰动,还有近两年来“混改潮”带来的行业格局的变化,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体现。

从这一点上来讲,环博会绝对是感受环境产业风向的一个好地方,环境企业如果想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环保媒体如果想报道行业的最新变化,都不妨来环博会上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相信能够有不小的收获。

期待2021年的中国环博会,期待环境产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