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的大背景下 环保企业“融资难”问题求解
慧聪水工业网 “环保行业发展受限,一说起来就是‘缺资金’。我们去一些地区、园区调研后却发现,环保企业普遍采用传统的金融模式融资,对市场兴起的绿色金融工具并不了解,金融和实体行业之间长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日前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举办的“2018中国绿色创新大会”(下称“绿创大会”)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史英哲指出。
事实上,从去年底至今,记者已在多个场合、多场会议,听到多位行业专家、企业人士等各界谈论环保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当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环保行业接连遭遇融资渠道萎缩、资金成本急升、信用风险剧增等冲击,“输血”成当务之急。
来源:中国能源报
部分企业陷入“无资可融”境地
根据国际经验,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达2%-3%时,才足以支撑环境质量改善。而按照最近一次公布,2016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仅为9220亿元,尽管比2001年增长6.9倍,却不到当年GDP占比的1.3%。
“通常,治污资金由政府财政投入、工业企业投入及环保企业等社会投入构成。从投入来看,力度虽逐年加大,但与当前环保需求仍有不小差距,二者长期无法匹配。相比之下,前两者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客观受限,加大投入的重任就落到环保企业身上。”早在半年前,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就向记者指出,环保资金受限,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日积月累甚至波及整体治污效果。
无独有偶,环境商会不久前也联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成立课题组,研究形成《建议采取紧急措施帮助绿色环保企业渡过难关》的报告,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等渠道递交至国务院。
课题组调研发现,早在去年底,因受国家严控地方PPP项目融资、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宏观去杠杆等影响,环保行业就已出现“融资难”苗头。再到今年初,环保股平均跌幅接近35%,跌幅大于所有其它行业,企业上市融资或再融资渠道基本关闭。
“大型民营环保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上升3个百分点以上,中小型绿色环保企业完全融不到钱。”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政策专家骆建华坦言。有企业甚至表示,如今已不是融资难和贵的问题,因融资渠道关闭,企业正面临“能否继续生存”的挑战。
规避自身风险,探索新型融资路径
究竟是什么让一度备受追捧的环保行业步步陷入危机?严峻形势下,“融资难”问题又如何求解?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提出自己的看法。
根据上述课题组的剖析,“融资难”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客观因素,例如因政府大规模调整PPP政策,大批环保类PPP项目被叫停,直接导致参与项目的企业无法继续融资;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清理非标业务以防范风险,导致包括环保在内、以民营为主的行业融资成本飙升等。同时,也要正视行业自身隐患,如一些环保企业过度抢占PPP项目,通过非标金融工具开展了大量债务融资,无形中提高负债率;环保行业中小企业居多,财务实力普遍较弱,金融环境一旦收紧,容易陷入危机等。
“不得不承认,过去环保企业的融资视野普遍‘短视’。如讲到绿色金融,很多环保企业首先问,贴息能给多少个点?能给多少补偿或优惠?长此以往,有可能极大干扰市场价值要素,并非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史英哲建议,企业需打破眼前局限,吸收更新、更丰富的融资方式,如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碳金融等“后发力量”。
回归企业本身,行业应尽快告别无序、冒进式扩张,把握自身内功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尤其作为民企,我们要清楚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比如环保民企更精通技术、运营、服务等方面,但的确容易陷入投资、回款等风险。有时,不是我们不想做项目,而是在复杂背景下必须谨慎考虑。”清新环境总裁张根华以切身经历提醒。
最新消息
东方园林再获24亿融资
10月16日,东方园林与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签署《银企合作协议》,这也是继今年8月以来东方园林继与民生、兴业、广发签约之后,签署的第四个银企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精神,双方将共建投融资平台,后者为前者提供优质、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服务,华夏银行在5年内,意向性为东方园林提供合作额度不超过人民币24亿元的融资服务。在此之前,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已经给予东方园林8亿元综合授信,其中2亿元已放款。
签约仪式上,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表示:非常感谢华夏银行等各大银行近期以来对企业的鼎力支持。稳健的银企合作,建立在对东方园林企业自身及对生态环境治理使命的高度认同之上。作为生态环保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心里更有底了,我们也将以更好的发展回馈合作伙伴及社会”。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大营表示: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致力于生态治理的东方园林,更是绿色的天使,是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今天的签约让双方的合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华夏银行对东方园林的支持,基于多年合作建立起来的诚实互信,也是华夏践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战略定位的具体体现。
从近两个月的公告来看,可以说东方园林是民企融资的非典型样本。
自8月以来,东方园林先后获得了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和华夏银行超过64亿元的授信,以及多家银行15亿元信贷支持。9月初,更得到农银投资拟30亿元入股其旗下危废业务的支持,成为民企市场化债转股第一单,让市场见证了“国家队”对东方园林为代表的优质民营企业的认可与信心。
业内人士认为,东方园林能够迅速“解围”,一方面受益于国家多项政策与流动性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与东方园林本身质地优良不无关系。
从6月起,国务院、央行等出台多项政策旨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流动性方面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如8、9两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全面提速,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到约万亿元。
今年7月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加量操作,以确保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9月易纲行长相继召开两次民企座谈会,旨在进一步改进民企融资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10月15日,央行年内第四次降准落地,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指向实体经济。市场普遍声音认为,此次降准的时机、力度与范围均“超过预期”,且更多不只是稳定人心的信号意义,而是更关注时效。
在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千年大计,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时期,东方园林凭借其在技术、人才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种种优势,及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东方园林这家手握447项专利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理应是国家重点扶持、保护的重点企业。
显然,东方园林近几个月来连连获得的重磅资金支持,是国家对民营企业利好政策叠加,以及多方流动性支持的结果。
专家表示,以东方园林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步入良性运营轨道,将与其近期接连释放的利好信息形成叠加效应,催动市场的崭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