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小船说翻就翻? 绿色海绵破题城市内涝
慧聪水工业网 随着4月初试点城市名单的正式公布,一股建设海绵城市的热潮在全国兴起。业内人士预测,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拉动6万亿元投资。对此专家提醒,热潮之下更需冷思考。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的巨大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许多问题有待深思。
一边是水资源干涸,一边是城市内涝。热岛效应、水资源干涸、城市内涝、水体污染,都是现代特大城市的通病。破解城市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加强规划引导,统筹有序治理,系统建设海绵城市。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新老市政建设要协同发展,目前我们还在“还旧账”。海绵城市不是盲目的工程堆砌,而是能够最大程度协同发挥作用的生态系统。
8年间360城遭遇内涝
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已连续出现十多次移动性强降水过程,几乎每一次强降水,都会引发部分城市严重内涝,网络“看海”段子不断。
6月1日凌晨,湖北省武汉市遭遇今年最强暴雨,导致武汉城区数十处地段出现内涝,重要交通道路被阻造成拥堵。在遭受最大降雨的洪山区华中农业大学和光谷三环线附近,汽车变“潜艇”。网络上,“儿童节竟然在武汉实现了看‘海’的愿望”成为网民调侃话题。
仅仅一夜,2日清晨起床的南昌市民发现,他们竟也可以站在窗前看“海”。1日下午至2日上午,南昌市区出现特大暴雨,城区严重内涝,多地不同程度受灾。
6月3日,南昌等地降雨模式持续,当日4时30分,江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南昌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雨量可达50毫米至70毫米,并伴有雷电。
近几年,极端天气常态化背景下,“大水淹城”事件并不鲜见。据住建部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5年,全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过12小时,淹水深度超过半米。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都曾多次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造成严重灾害。
城市水务呼唤海绵体
正如网民戏言,一些城市由此开启了“看海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之后,不少地方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武汉等地的情况来看,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还需要极大的努力与智慧。
海绵城市首先要自然存积。江、河、湖、池塘、湿地、滩涂等,具有自然调节水量的作用。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通过管网积存,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但是,长期以来,破坏自然、竭泽而渔的行为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城市大肆开发围垦沿海滩涂,使抗潮汛能力大为降低。有的城市治理黑臭河道不是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而是一埋了之。有的城市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从根本上提高城市来水自然存积能力,需要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的保护与生态修复,辅以一定的排水水利设施。
海绵城市其次要自然渗透。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既是城市的绿肺,也是城市的绿肾。但是,有些城市,热衷于修广场、修大路,使地面硬化。不接地气的后果是小雨小涝,大雨大涝。建设海绵城市要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的保护与生态修复。一些城市在棚户区和旧区改造中,应该不要再造楼,而是地面造绿地公园,地下造绿色水库,接蓄来水,循环利用。
防止新一轮“破坏性建设”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国目前进行的相关实践则主要围绕代表西方国家先进的生态雨洪管理技术展开,聚焦于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对雨水的利用、管理,依旧未能摆脱对现有治水途径中“工程性措施”的依赖。
诚如为了将洪水、雨水快速排掉,所以裁弯取直被认为是最科学的,所以河床上的树木和灌草必须清除以减少水流阻力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殊不知,这种以“快”为标准的水利工程将洪水的破坏力加强、加速,将上游的灾害转嫁给下游。
再比如,千百年来滋养中国农业文明的民间水利遗产如陂塘和水堰等,在当代却遭到强势的国家水利工程的摧毁,而代之以集中式大工程,如大坝蓄水、跨流域调水、大江大河的防洪大堤、城市的集中排涝管道等,失败的案例多而又多。
正是缺乏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深刻理解,大规模、一哄而起的“海绵城市”建设很可能沦为职能部门的权力寻租机会、地方政府新的GDP增长点、各类工程公司谋取暴利的借口,甚或将会开启新一轮诸如河道整治、挖湖堆山之类的“破坏性建设”。这是当前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警惕的地方。
老子言:“道恒无为,而无不为”,这正是“海绵”哲学的精髓:将有化为无,将大化为小,将排他化为包容,将集中化为分散,将快化为慢,将刚硬化为柔和。让我们秉持这样的理念,避免粗暴的河道渠化、硬化和水坝工程,建立以蓄水、滞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生态治水理念,在国土、区域和城乡各个尺度上建立“海绵”系统,真正让我们的城市实现宜居、和谐、与水为友。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