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治水迎新规 生态补偿却显蹒跚
慧聪水工业网 京津冀三省市同处海河中下游流域,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人,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众多业内人士为此建议,应尽快解决京津冀三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调控和水环境监管等标准不统一,水资源开发保护与水环境治理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
回眸2015年,“京津冀一体化”恐怕是中国最热话题之一。
京津冀三地历史上原本就是“共同体”,天津、北京曾隶属河北(直隶),这两座城市都曾作为河北省省会。随着时间推移,天津发展脚步逐渐落后于北京,而河北强调服务京津,发展减缓,产生“周边塌陷”、“环首都贫困带”等现象。事实上,京津冀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且三地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北京集聚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大城市病”问题突出。同时,区域发展差距悬殊,京津两极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特别是河北与京津两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公共服务水平落差明显。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已成为中国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为迫切的区域。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京津冀三地开始扮演“合伙人”角色,三地分工逐渐明晰。北京“瘦身”,天津“健骨”,河北既要当好“陪练”,又要“高颜值”,京津冀“合伙人”之路任重道远。
京津冀水利专项规划印发
资料显示,京津冀土地面积21.8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为1.1亿人。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加之长期对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京津冀已成为我国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载地区之一。
虽然经过多年水利建设,京津冀区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供水等工程体系,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载,致使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恶化、水污染严重、防洪体系不完善等水问题仍然突出。
日前,水利部消息称,经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水利部已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利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充分发挥水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约束引导与支撑保障作用,着力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切实提高区域水安全保障程度。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规划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以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前提,以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流域区域水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科学确定了2020年和2030年京津冀水利建设目标与控制性指标。
打破区域界限配置资源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指出,燕山太行山区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保护为重点,严格产业准入制度,调整种植结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山前平原区重点构建“山区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骨干输水渠道”为一体,覆盖中东部地区的水源配置体系,发挥对京津冀水源统筹调配作用;中东部平原区通过南水北调东中线及引黄增加供水,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东部沿海带加强河口综合治理,加快海堤工程建设,保障沿海经济区和城市防洪防潮安全。
“京津冀三地不仅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而且山水相连,供水网络和排水体系越来越走向一体化。这个时候,协同治水就非常必要。”河北省邯郸市水利局局长申志海说。
近年来,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安排部署,河北的水源源不断地向北京、天津输送。引滦入津、南水北调保障着天津和北京水资源的正常供应。上游的水库污染了,下游就喝不上清洁的水。天津和北京的大水缸都盛满了来自河北的水。京津要得到一库清水,就需要同河北合作,共同治污。
同时,国家也为河北修建水库、开发水资源等提供了相应支持,北京和天津也为河北治水提供了帮助。“北京的供水管网覆盖河北某些地区,按照区划,河北要为这些地区单独提供供水设施,投资就比较大。区域一体化,水源调配要通盘考虑。”河北省邯郸市水利局水资源处副处长张彦宏说,“因此,就近调配,优化配置,才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生态补偿有共识但进展缓慢
除此之外,京津冀三地涉水县市已形成共识,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能有效缓解区域内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河北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周边有不少居民,考虑到其实际生活问题,天津作为水域下游和受益方,应该对上游进行生态补偿。”天津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广洲说。
尽管有共识,但目前京津冀在省市、具体流域等层面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进展仍显缓慢,存在多重阻力。以引滦入津工程为例,尽管近年来天津市与河北省多番商议生态补偿事宜,但目前仍未建立。
而对于这笔生态补偿资金,河北省近两年已缺乏争取的积极性。有关人士坦言,这笔生态补偿经费要么扩大额度,要么捆绑使用、一年干一个大项目,“撒胡椒面起不到补偿作用”。
除了补偿资金规模,津冀在水环境保护的标准方面也难谈妥。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天津市想参照浙江、安徽的新安江跨流域补偿模式,由中央、河北、天津各出1亿元补偿滦河生态保护,但这一机制仍然搁浅,主要原因是河北省能保证入津水量、但不能保证水质。
“京津冀建立跨省市的生态补偿机制,涉及利益再平衡,必须要找家长、由中央出面,否则哥仨肯定打架。”有关人士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等部委牵头,以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为硬约束,组织京津冀三地职能部门及有关专家展开联合调研,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方式和标准,加快形成生态补偿机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