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陈吉宁所作人大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怎么看?

慧聪水工业网 2016-05-05 10:03 来源:千篇一绿

慧聪水工业网 4月25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报告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26日,常委会对该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大部分委员对报告内容点赞,并提出自己关注领域的治理建议。

“2015年,全国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但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仍然突出”“郑州、乌鲁木齐、济南细颗粒物浓度在2014年同比下降后2015年又有反弹;同时,还有70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不降反升”“12%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足1公里”……

4月25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报告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在言及去年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目标超额完成之余,陈吉宁亦不避讳各项环保短板。

这是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年度环境报告。26日,常委会对该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有五十多名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人发表了看法。

大部分委员对报告内容点赞,并提出自己关注领域的治理建议。部分委员认为该报告还可以更完善,如韩晓武委员认为,报告内容虽然比较全面,但是还是有些单薄,有些情况不太清楚。希望污染防治的资金用途、实现效果要明确表达,具体数字要全面。

从委员们的发言情况看,大部分委员都很关注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或担忧目前环境困局,也对治理措施提出了建言。

吕祖善委员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现在北京的大气要靠天吃饭,连续几天不刮风就不行,为什么以前没有风的天雾霾没有那么严重?说明现在大气的环境容量已经接近极限,大气环境质量已经非常脆弱,稍微风吹草动就完了。

针对这个问题,各委员提出不同建议。

郭凤莲委员认为,解决北方空气污染,应该注意京津冀周边农村家庭燃煤取暖的问题。北京周边的农村农民取暖还是用煤炭,要用科学的办法,研制农村取暖燃料和设备问题,以代替老百姓家庭用煤炭取暖的办法。

全国人大代表蔡毅说,污染要从源头控制,如扩大环保电动车的使用,在上海如果买电动车就可以送牌照,这当然是好的做法,但中国大部分城市现在还是用燃油车。燃油车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新增了污染源头。

多个委员都对环保部提出的大气、水、土壤环境综合治理表示支持,把它作为“三大战役”来打,反映了治理的重点和决心。

谈及土壤污染问题时,近日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受到了现场发言者的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在内的三名委员和一名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都提到了这一热点事件。

杜黎明、严以新两位委员都认为,应该增加土壤检测位点。否则无法确认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能否反映全国范围内土壤污染的真实状况。而杜黎明还建议增加防治土壤污染的经费。根据报告,2015年中央财政支出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7亿元,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6亿,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21.5亿元。在他看来,修复起来更困难的土壤不应只占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的三分之一。

严以新提出,鉴于现在土壤修复的资金缺口太大,除了国家投入,也可以在政策层面上采取一些合作的模式,如PPP的模式,让民营的资本和技术参与其中。

韩晓武委员认为,报告只提到2015年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增长到2782.16亿元,但重要的是要看这些资金是怎么花的,都做了什么项目,花钱后效果怎么样。

因为这不是预算决算报告,上述问题才是应该向人大报告清楚,以便于人大监督的。如果考虑到篇幅的限制在主报告里不便具体汇报,也应该简单地讲一下大概情况,同时搞一个附件,向人大汇报清楚。他还建议,常委会应将听取国务院的年度环境报告形成制度性的惯例。

除了上述问题外,在场发言者还对城市污水处理、农村秸秆焚烧、湖泊富营养化、白色污染等问题陈述看法,针对治理方案提出可行性建议,如建立基层环保监督体系、完善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环保志愿者、引进环保技术等,为环境治理献计献策。

张宝文介绍,本届常委会高度重视环境问题,2016年的立法计划中即有三部涉及环境保护,分别是《环境保护税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和《水污染防治法(修改)》。2016年,常委会还将就《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摘录

《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环境约束性指标均如期完成,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目标超额完成。

空气质量。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73个城市达标,占21.6%;区域不平衡,部分城市有所反弹。珠三角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最大,区域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首次达标。郑州、乌鲁木齐、济南细颗粒物浓度在2014年同比下降后2015年又有反弹;同时,还有70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不降反升。

水环境质量。全国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的国控断面比例为64.5%。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调水水质稳定达标。近八成劣Ⅴ类水体集中在海河、淮河、辽河和黄河流域,海河、辽河流域主要支流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44%、33.3%。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14个富营养化湖库无明显改善。近岸海域局部污染严重。

土壤环境状况。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

环境风险。突发环境事件呈下降趋势,核与辐射安全可控。201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330起,同比下降三成。涉重金属突发环境事件从2010年的14起下降至2015年的2起,放射源事故发生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的历史最好水平。但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日益凸显,12%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足1公里。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