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经济过热背后的乱象:低价恶性竞争成烂尾

慧聪水工业网 2016-03-07 10:35 来源:棱镜

慧聪水工业网 “狼来了!”这是环保企业在近期很多环保项目中标价格公布后的第一感觉。他们把这些低于成本的中标行为形容为“野蛮人”“超越底线”“行业自毁”……

“一旦低价中标项目后续运营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当地环境质量,也将激化政企矛盾。”在3月1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简称环境商会)召开的“环保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各界环保界人士直言,“野蛮人”的进入加剧了低价竞争,甚至一些企业在低价中标之后,运行一段时间就难以为继,又“绑架”地方政府提价。

低价恶性竞争的环保经济乱象与目前环保产业投资过热有很大关系。在政策的驱动下,环保产业炙手可热,越来越多的非环保企业破门而入。

据环境商会统计,2015年环保行业的并购风起云涌,共发生案例约120起,涉及交易金额超400亿元。特别是大型国企进军成为新业态。葛洲坝集团、中国石化、中冶集团、徐工集团、中国铁建等都开始跨界布局环保市场。

“可是任何事情热了以后就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时间消化,难免就会有一些失败的案例和做法。”环境商会会长赵钧向腾讯财经《棱镜》如此分析为何低价中标会引起环保界的争议。

多位环保业内专家向《棱镜》表示,恶性竞争的问题在于服务边界不清晰、监管不严格、调价机制不完善,以及背后的官商勾结等问题,这导致低价中标者低质运行无监管、调价暗箱操作等;最根本的还是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通过技术进步和合理竞争降低价格。

不断被击穿的中标价

2015年9月,江苏省政府采购网发布《高邮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预中标结果公示》,宣布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预中标江苏省高邮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垃圾处理费中标金额为26.5元/吨。

“狼来了!”这创下了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标价新低。此前的2015年6月,光大国际以48元/吨的价格中标江苏新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8月,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6.8元/吨拿下安徽蚌埠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然而3个月后,最低价格记录再一次被打破。

2015年12月,浙江绍兴某处理规模为2250吨/日的垃圾焚烧项目开标,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峰环境)给出了18元/吨的垃圾处理服务费报价。

仅仅数月时间,中标最低价从48元/吨骤降至18元/吨,降幅达62%。同时,污水处理领域最低中标价也呈现断崖式跌落。

2015年12月,安徽安庆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以0.39元/吨污水处理费震惊业界。而据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显示,选取全国227座污水处理厂为样本,平均污水处理成本是2.73元/吨。

E20环境平台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的《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成本测算及分析报告》显示,在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为8%,垃圾焚烧热值为6500KJ/kg,建设投资为45000万元的前提下,垃圾处理服务费单价应在65元/吨左右。若考虑到应收账款周转期的问题,垃圾处理服务费初始单价将上浮至68元/吨。

垃圾处理服务费初始单价将上浮至68元/吨

“野蛮人”“超越底线”“行业自毁”……面对低价中标竞争,环保业界纷纷吐槽。

“个别企业不计后果、竞相降价的跑马圈地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环保行业的整体利益。”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指出,环保行业具有公益属性,应对偏离项目成本价格的恶性竞标现象高度重视和警惕,不能完全以“最低价中标”的方法确定中标企业。

环境商会提交的《关于遏止环保行业恶性竞争的提案》认为,环境技术及运维管理技术未有跨越式突破,环保行业融资的财务成本及税费普遍增加,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并不具有全面降价的广泛基础。

提案指出:“一旦低价中标环保项目后续运营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将激化政企矛盾的集中爆发。”

推波助澜的资本过热

在赵笠钧看来,低价竞争越演越烈,与环保产业过热密切相关。

环保商会的统计显示,环保产业在“新兴经济支柱产业”的预期下,近年开始“热”起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并购重组加剧;第二,大型国有企业纷纷进军环保,包括中建、中铁建等“中字号”企业,以及重庆钢铁、杭州钢铁等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第三,资本市场看好环保产业。

“曾经有资本界的朋友对我说,现在放眼看去,除了环保等少数几个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其他领域可能没有太多的投资机会。”赵笠钧调侃道。

“十一五”以来,环保产业年均增速超过了15%。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截至2015年底,环保产业产值预计达到4.5万亿元。

环境商会统计,2015年国内环保行业并购案例约120起,涉及交易金额超400亿元。2016年开年两个月的时间内,环保并购案就有10起,涉及金额高达150多亿元。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向《棱镜》分析,很多传统行业的国企面临转型,借助资本优势,抢占尚处于成长期的环保市场,引发了更多的并购。

例如,杭钢股份2015年投资28亿元,以置换股权的方式纳入三家环保公司,将原有亏损的钢铁资产置出。

“大型国有企业急于转型,但对这个行业理解不够就进来了,不知道这个市场的成本在哪里,价格误区在哪里。”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兼CEO黄晓军向《棱镜》指出,不排除一些企业在资本运作中做文章和概念,因此不惜亏本拿下项目。

回到创纪录的18元/吨绍兴垃圾焚烧项目上。工商资料显示,报价企业三峰环境的母公司为重庆德润环境产业集团(简称“德润环境”),而后者由重庆重庆水务资产公司与苏伊士环境集团合资成立。

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给出了18元/吨的垃圾处理服务费报价

据官方介绍,德润环境将成为一个百亿级的投资平台,致力于中国环境相关产业的投资开发。苏伊士环境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孙明华在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说:“在未来的中国环保行业,新成立的德润环境将进入前几名。”

2014年10月,三峰环境副总经理唐国华在接受财新采访时也表示,三峰环境正在积极准备上市,目标是2016年实现在上交所上市。

“单纯的资本财务型投资不利于环境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大量资本进入易形成产业过热的局面。”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认为,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业绩,低价拿项目后再从资本市场上逐利。

“从行业角度来说,恶性低价中标,跑马圈地风气不可助长,应该遏制。”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呼吁。

低价中标后“倒逼”政府提价

低价中标的项目如何运营?其带来的环境服务真的让人放心?这是各界环保人士质疑的关键。

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是,很多企业先低价把项目拿到手,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再和政府谈判,要求涨价。

“环保项目很多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公共服务,很多城市只有一座垃圾处理厂,如果运行不了会造成很大麻烦。这时候政府方就会比较被动,只能按照企业的要求涨价。”赵笠钧说。

据《能源》杂志报道,某市低价中标的环保项目盈利状况较差,烟气排放也不达标,后来通过媒体曝光,使政府面临压力,最后政府出资改造烟气处理设备,并把生活垃圾处理补贴费一次性提高到120元/吨。

对此,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曾公开撰文指出,很多地方热衷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生活垃圾处理BOT投资运营方,在投资洽谈时,协议的生活垃圾处理补贴较低,项目运行后再把生活垃圾补贴调整增加也不是个别案例。

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环保项目都属于市政工程。对于环保企业而言,与政府关系的好坏几乎等同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直接决定了拿单数量和营业收入。

碧水源常务副总裁何愿平曾对媒体称,低价中标是一个流氓游戏,是一种赌博,筹码是政府在未来可能会提价。“相较私企,国有企业与政府更具有谈判的资本和能力,在这场博弈中更有可能使得政府在后期提高补贴价。”

而环境商会《关于遏止环保行业恶性竞争的提案》指出,某些地方政府存在低价中标导向:“特别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在本地财政收入紧缩、负债高及偿债能力低的条件下,拟定PPP项目筛选企业时更倾向于将低价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忽视项目公司的环境技术、运营维护及合理收益等长期稳定因素。”

例如,安徽蚌埠垃圾焚烧项目招标方没有采用行业内使用较多的综合评标法,最终选择了“最低价中标”的方法确定了中标企业。

薛涛认为,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愿意接受低价中标,同时,由于一些环保监管缺位,企业超标排放现象较为普遍,也让企业在低价竞标上更有底气。当然,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等项目,有其行业特殊性,地方政府不可能像对待一般企业那样容易对其关停。

但是,就在业界对于低价中标行为进行“讨伐”的时候,同样也有一些业内人士站出来力挺低价中标,认为竞标是市场行为,企业要想中标,降低价格是必然选择;另外只要政府加强后期监管,仍然可以保证项目运营质量。

环境商会建议,地方政府应本着对当地环境质量和人居生活环境负责的原则理性招标,追踪监督重点环保项目的达标排放情况,重点全过程跟踪中标价格在40元/吨以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运营。

“长期以来,关于环境领域要不要市场机制、环境服务费是市场定价还是政府定价、环境产业发展应由市场引导还是政策引导,争议始终不断。”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认为,环境治理必须依靠产业的力量,而产业的发展,必须崇尚市场。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