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足以检验城市良心的民生工程——地下排水系统
慧聪水工业网2015年似乎只是在我们转身之间悄然而逝,新年将至,我们即将奔波在回家的归途之中。家,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代言词,为了“家”的幸福,那些漂泊的苦累仿佛变得不会那么难以下咽。我们将所有的美好都附在“家”之上,“家”往小了说就是几个人,往大了说却是几个亿人。2015中国这个“家”也经历了许多风霜雨雪,是否还记得那几场大的让人心惊胆战的暴雨?从那里我们知道了城市内涝、海绵城市以及地下管廊等等新鲜词语,这些词语听着就很有气质,但是跟我们的生活实在是很遥远,但其实这三个词却根本离不开我们都知晓却有些鄙夷的一个词——下水道。人们对于下水道的认知总是夹杂着许多的阴鹜与可怖,殊不知,下水道却是一个城市立足的根本。
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或城市,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台湾作家龙应台认为,一场大雨足矣。他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了却不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有时候,GDP不算数,文明的差距,只差了一条下水道而已。
下水道不像其他的建筑物,有着华丽的外表与出众的高度,下水道最忌讳的大概就是华丽吧。与其中看不中用还不如中用不中看,这个城市花了多大的力气来建设下水道,一场大雨过后谁都知道了,藏也藏不住。但是关于下水道的曾经与现在想必大多人都是模棱两可的吧,下面跟大家重新介绍一下我们必不可少的下水道。
“下水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下水道”这个词其实是日语的舶来词,在汉语中本没有这种说法。“下水”二字表明在功能上它是用来收集和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大气降水和其他弃水的;“道”字,则准确描述了以巴黎、东京为代表的“地下廊道式”城市排水设施。
古代最初的”下水道”是什么样的?
下水道是一种城市公共设施,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该设备出现。近代下水道的雏形源于法国巴黎,至今巴黎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一般说来,下水道系统是用于收集和排放城市产生的生活废水以及工业生产上所产生的工业废水。
各国的下水道都是什么样的?
马克西姆下水道——古代世界最为宏伟的下水道
伊达拉里亚人留给罗马人的古代世界最为宏伟的下水道:马克西姆下水道,公元前6世纪左右,伊达拉里亚人挖掘了排入台伯河的下水道,其主干道宽度超过16英尺,尔后又为罗马人扩建。下水道的7个分支流经城市街道,最终汇入主道马克西姆下水道。暴风雨来临时,下水道被流水的巨大冲力清洗干净。罗马学者普林尼将其誉为罗马“最引人瞩目的成就”。直至建成2500年后,该下水道在现代罗马仍在投入使用。
巴黎下水道——一个绝世的伟大工程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名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就想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一个绝世的伟大工程,这里没有黑水横流的垃圾,也没有臭气熏天的各种腐烂物体。事实上自从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介绍冉阿让背负自己的未来女婿穿过了一段危险又深邃的下水道流沙泥之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又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进,现在,巴黎人甚至将其开发成了一个下水道博物馆,向世人介绍他们的成就。
巴黎经常下雨,从未发现下雨积水导致的交通堵塞。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总长2347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难怪雨水到了地面便迅速了无踪影。巴黎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近2300公里,每年从污水中收回的固体垃圾有1.5万立方米,巴黎地区现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排入塞纳河,而每天冲洗巴黎街道和浇花浇草40万立方米的非饮用水均来自塞纳河。目前,这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巴黎下水道仍然在市政排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
在19世纪就能够设计出这样复杂的地下下水道系统,那是一个超前于时代的创举,而这项巨大工程的设计师巴龙。奥斯曼当然功不可没。奥斯曼是在19世纪中期巴黎爆发大规模霍乱之后设计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
伦敦下水道——为防霍乱而改造排水系统
1848年的伦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但是,150多年前的伦敦污染严重,垃圾遍地,城市里到处是粪便的气息,臭气熏天。整条泰晤士河都在发酵,流淌着褐色的液体。这一年伦敦爆发霍乱,人员大量死亡。
1856年,一位叫做巴瑟杰的人承担设计伦敦新的排水系统的任务。他计划将所有的污水直接引到泰晤士河口,全部排入大海。巴瑟杰最初的设计方案是:地下排水系统全长160公里,位于地下3米的深处,需挖掘350万吨土,但这个计划连续5次被否决。1858年夏天,伦敦市内的臭味达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程度,伦敦市政当局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同意了巴瑟杰的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方案。
1859年,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正式动工。1865年工程完工,实际长度超过设计方案,全长达到2000公里。下水道在伦敦地下纵横交错,当年伦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往大海。
江西赣州福寿沟——宋朝修建的城市下水道
福寿沟是一处地下水利工程。它位于江西赣州,修建于北宋时期,工程由数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专家刘彝主持,是罕见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它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虽经历了9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完好畅通,并继续作为赣州居民日常排放污水的主要通道。
为了保证窗内沟道畅通且有足够的水压力(冲力),刘彝采取变断面,加大坡度的方法来加大水的水流速度,进入水窗的水增加流速2-3倍,水窗的坡度是4.25%,比正常下水道大4.1倍,这样就保证了水窗内的水保持强大的水压,既可以冲刷走水中的泥沙和杂物,又可以冲开外闸门,排入江中。
值得一提的是,福寿沟工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利用城市地形的自然高差,全部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污水自然排入江中和濠塘内。
慕尼黑城市排水系统——从城市废水到Isar河水
慕尼黑的市政排水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1年,当时的执政官KarlProbst修了一条20公里的阴沟渠,将污水引向了Isar河。后来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到了二战前,慕尼黑市政排水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第一个污水处理厂GutGroßlappen在慕尼黑建成。而到了1989年,慕尼黑市的第二个污水处理厂GutMarienhof落成。如果开车去安联体育场看球的朋友,在路过Studentenstadt后注意往右手边望一下,就不难发现GutMarienhof这个慕尼黑现在最大最重要的污水处理设施。
在慕尼黑2434公里的排水管网中,布置着13个黄点表示的地下储存水库。这些地下储存水库,就好像是13个缓冲用的阀门,充当暴雨进入地下管道的中转站。当暴雨不期而至,地下的储水库用他们706000立方米的容量,暂时存贮暴雨的雨水,然后将雨水慢慢的释放入地下排水管道,以确保进入地下设施的水量不会超过最大负荷量。
东京下水道——专门成立“下水道协会”
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工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通道,却因为下水道系统的落后饱受城市内涝之苦,一到暴雨季节,道路上水漫金山,地铁站变成水帘洞;再加上大量生活污水、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人在食用受污染鱼类后引发了水俣病、骨痛病等,公共水体污染成为社会关注重点。1964年4月,日本成立了“下水道协会”,主旨是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统一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标准,将老化的管道更新换代。1970年,日本召开“公害国会”,会上和谐大幅修改了《下水道法》,明确规定了下水道建设目的,并决定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算用作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建设及运营。
日本首都东京的地下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最大的下水道直径在12米左右。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东京下水道的每一个检查井都有一个8位数编号,知道编号就能便于维修人员迅速定位。
下水道与污水管并非同日而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太多高明的技术与令人敬仰的文明,但对于很多东西并不必然取决于技术因素,而在于一种建设和发展理念,一种发展过程中价值和原则性的追求。看的见的东西往往被人称道,但是看不见的东西才最能让人心生感激。雨果的《悲惨世界》中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希望大雨可以洗刷掉多余的功力,只留下曾经被我们忽视的真实的内在。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