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提升交替循环流滤床应用案例
慧聪水工业网 为加快环保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5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水污染治理领域)》,今天为大家介绍《空气提升交替循环流滤床技术典型应用案例》,内容如下:
案例名称:马鞍山南部沿江承接转移集中区居民小区600t/d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业主单位:马鞍山南部沿江承接产业转移新区经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马鞍山市年陡镇
工程规模及项目投运时间:规模600t/d,2012年7月投运。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出水BOD、COD和氨氮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工艺流程:
采用交替供气的方式获得循环流,通过空气提升在并列的四个填充复合滤料的滤床中形成交替循环流,通过曝气生物滤池实现同步除碳和脱氮。污水经泵提升至空气提升交替循环流滤床后,先进入A级水解酸化区在缺氧或厌氧状态下水解酸化,同时,A区接收O级氧化区的循环回流污水,利用兼性微生物,在其内进行反硝化反应,将在O级氧化区硝化反应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N2或N2O、NO。A级出水循环进入O级好氧氧化区,利用高效生物填料上附着的大量微生物和悬浮的活性污泥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同时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其内进行硝化反应,将污水中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为A级区的反硝化提供条件。脱氮利用A/O生化区中不断循环的“反硝化-硝化”反应进行。O级氧化区出水进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同时生物污泥吸收的磷随污泥一起排出。沉淀区出水经消毒后达标排放。
主要工艺运行和控制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为4~8h,容积负荷3~5kgCOD/(m3⋅d)。滤池内气水比为5:1,吨水电耗0.5kWh。
关键设备及设备参数:
空气提升交替循环流滤床:
①水解酸化区:设计流量600m3/d,有效容积100m3;②交替循环流滤区:设计流量600m3/d,BOD容积负荷1.4kgBOD/(m3⋅d),有效容积125m3。
投资费用:工程总投资27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198万元,占地面积252m2。
运行费用:6万元/年。电耗0.2035元/t水,药耗0.104元/t水,人员工资0.0556元/t水,合计运行成本为0.363元/t水。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出水经消毒后达标排放,按实际需要,部分水通过压力过压力过滤及气压给水设施进行中水回用,可供厂区生产及绿化、冲洗道路。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