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慧聪水工业网 2016-01-12 09:50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慧聪水工业网 1、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推动生态修复领域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根据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草原超载过牧情况严重,可利用天然草原90%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急需进一步加强。

近些年,尽管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趋势提供了良好机遇,具体目标如下:

2015年中国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注:“三化”草原治理率是指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治理面积占“三化”草原面积的百分比。

2、城镇化带动园林绿化领域市场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深化,我国园林绿化领域市场发展迅速。2009~2013年,我国建成区面积从381.07万公顷增至478.55万公顷,城镇化率指标从48.34%上升至53.73%,逐年提高。同期,我国城市绿地面积从199.32万公顷增至242.72万公顷,年均增长率达5.44%;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从40.16万公顷增至54.74万公顷,年均增长率达9.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0.66平方米/人增至12.64平方米/人。最近几年,我国城镇化与园林绿化领域发展的具体情况如下:

2015年中国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城镇化与园林绿化领域发展的具体情况

截至2013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了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未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园林绿化领域的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

3、园林绿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趋势

园林绿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是指企业整合上中下游资源,拥有苗木种植、景观设计、工程施工和绿化养护四项业务,从而形成完整的业务链条,并具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园林绿化服务的能力。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领域的集中度较低,并以中小企业为主,受限于专业人才、施工技术、资金、业务规模等多种因素,大多数企业仅具备开展某一项业务的能力。因园林绿化领域的各个业务之间具有较强的联动性、互补性和协同性,业务链条的不完整不利于企业控制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不利于提高业务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健康、良性的持续发展。因此,园林绿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必将成为行业的大趋势,目前行业内包括本公司在内的一些优势企业已经具备了一体化经营的能力。

4、园林绿化领域集中度逐步提升

受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全国从事园林绿化相关业务的企业已超过16,000家,园林规划设计院或设计公司超过1,200家。

近年来,随着行业整体规模的扩大,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园林绿化项目的标准、规模也逐步提升。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将凭借其完整的业务链、跨区域经营能力、大型项目施工能力等优势,逐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一些拥有资金优势的园林绿化企业还将通过资产整合等方式,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5、节约型生态园林是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方向

节约型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节水、节能、节耗”理念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该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同时,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购买性资源,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目前,传统的园林绿化所追求的是视觉上的美观和一定的休养、娱乐功能,而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恢复与项目施工环节的降耗增效关注甚少。节约型生态园林是园林绿化行业更高层次的体现,不但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可持续性,更具备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可为人们提供具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节约型生态园林将会是未来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方向。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