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垃圾处理奇招 看国内外如何消除城市之患
慧聪水工业网城市垃圾激增的势头已延续多年。缓解城市“垃圾围城”,是“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的重大挑战。垃圾处理对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乃至每个人都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漫长的集体养成和培育的过程。纵观国内外,人们都是怎么样来处理垃圾的?又有何可供借鉴的亮点?
中国台湾地区
台湾,号称“垃圾不落地之城”,是我国大陆地区城市垃圾处理的范本,在城市垃圾治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台湾地区通过垃圾随袋收费实现了垃圾减量,人均每天垃圾产生量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1.14公斤减至如今不到0.35公斤,远低于国际人均日垃圾清运量1公斤的水平,这一切得益于台湾社会坚持“源头减量、再利用——回收堆肥——焚烧——填埋”的处理模式和步骤,把源头的减量作为基础性工作。在台北街头,记者曾刻意去找过垃圾桶,由于“垃圾不落地”的导向,数公里之内确实难以找到一个。垃圾减量的成功,使原先台湾规划的36座垃圾焚化炉,最终只建造24座,有的现在还面临缺乏垃圾可烧的状况。
实际上,垃圾处理好的范本,除了台湾地区,国外也有许多可供借鉴的案例。
加拿大
在中国,经常会遇见这种情况:一个很大的垃圾堆放点,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垃圾,而旁边的墙上写着“此处禁止倒垃圾,违者罚款”的字样,可以这样的警示语依然没有阻碍人们倾倒垃圾的“决心”,“垃圾山”依然越堆越大。
这样的情况如果在加拿大那可要面临真正的巨额罚款。2007年,加拿大多伦多市规定,一户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上限为每周6袋。市政垃圾收集车不负责运送超出上限的额外垃圾,居民须自行将这些垃圾运送至当地的中转站。未按有关规定处理垃圾的居民将被处约合90美元的罚款。
此外,多伦多市2008年施行的一项制度规定,每户家庭必须从小、中、大、超大4种不同规格的垃圾箱中选择一种放生活垃圾。依据选用垃圾箱规格的不同,居民需缴纳的垃圾处理费也各不相同,大约合为小型10美元、中型39美元、大型133美元、超大型190美元。
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如果想要丢弃大件垃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澳大利亚丢弃大件垃圾,要听从市议会的统一安排,不同的地区,市议会会安排不同的大件废弃物品的丢弃日。
在大件物品丢弃日之前,居民们可以把那些像是沙发、单人床、洗衣机、冰箱、电视机一类的物品放到自己家门口人行道边上的草地上,到了大件物品回收日的时候,市议会自然会派垃圾车来进行统一的收集。
对于那些还能继续使用,因为更新换代而淘汰掉的电器和家具,澳大利亚的民众对于丢弃这一类物品的习惯非常的好,会把说明书顺便附带在还可以使用的物品里;而像是电视机有遥控器,通常情况下遥控器里的电池也会继续放在里面,然后在电器上边盖一层遮雨的塑料布,以防止晚上的露水打湿了电器设备。甚至有人会在丢弃物品上面贴一张条子,写着工作一切正常。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市民们在大件物品丢弃日之前放在家门口的废弃物品的所有权属于市议会所有,但是很多澳大利亚人并不反对让一些过路的邻居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随意的给搬走,毕竟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对于他人来说也许能够继续发挥他的价值。
美国
美国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也曾受到五花八门的城市固体垃圾困扰。在与城市垃圾做战斗的过程中,美国逐渐形成了以控制垃圾源头为先、垃圾再循环和堆肥处理居次、填埋或焚烧垃圾随后的多层次垃圾管理模式。
针对日益突出的垃圾难题,美国各级政府和业界想方设法提高垃圾管理水平:首先,从产品设计、生产、购买和使用环节入手,减少垃圾产量或毒性。1977年以来,美国2升饮料塑料瓶重量从68克减至51克,每年有效减少了2.5亿磅塑料垃圾的产生。在降低成本,节省费用方面,2008年美国超过7000个社区开始采用“垃圾按量收费”模式,不再收取固定垃圾处理费,减少垃圾量无疑为居民节省了垃圾处理费,使得居民开始自觉减少垃圾的丢弃量。第二,垃圾再循环和堆肥化。第三,垃圾填埋场掩埋。第四,为了压缩垃圾数量,美国还采取焚烧方法处理垃圾。
日本
在日本,垃圾分类是个精细活儿。有媒体人士翻看日本仙台发放给公众的《2015年资源与垃圾的分类方法与排放方法》,首页处写着不同种类垃圾的收集日,如罐、瓶、塑料瓶只在周四收,家庭垃圾只在周二、周五收。在具体的垃圾处理上也有详细的要求,比如牛奶盒要洗净、展开、晾干并用绳子捆成十字形;饮料瓶罐要取下盖子和标签作为另外的垃圾种类处理,瓶罐除了洗净外,瓶子还要压扁,而罐不能压扁;厨房的垃圾要滤干水分,庭院的树枝要截短至长度80厘米,周长30厘米以内并捆好。如果有大件垃圾,如沙发、电器,则需要先向大件垃圾受理中心申请,然后到政府或者便利店购买“大件垃圾处理手续费缴纳票”,并将票贴在大件垃圾醒目的位置上,按照被告知的收集日,8时30分前要放到自家门前。
韩国
厨余垃圾圾含有极高的水分与有机物,是生活垃圾处理极为困难的一个环节。为更好处理厨余垃圾,韩国从2005年起实行厨余垃圾和一般垃圾分类处理。2010年,一些地方开始对食物垃圾按量收费。
据了解,韩国不少家庭主妇为节省垃圾处理费,会先把垃圾中的水漏干再放入袋中。另外,在韩国,盛放厨余垃圾的垃圾袋需居民自行购买。这些成本因素刺激了韩国人为垃圾“减肥”的积极性。
此外,韩国市政管理当局对扔垃圾的时间也有严格规定,小区每周一、三、五晚7时至9时为收垃圾时间。若没有使用规定的袋子或不按规定时间扔垃圾,居民将被处以100万韩元(约合986美元)以下的罚款。
德国
德国垃圾回收坚持生产者责任制的原则和行业自律的原则,“绿点”商标许可证对限制和减少废旧包装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包装的生产商、运输商、代理商和销售批发商等都得向“绿点”公司支付相应的许可证费,方可获得在其产品上标注“绿点”标志的权利。利用企业交纳的“绿点”费用,DSD公司负责包装垃圾的收集、清理、分拣和循环利用。“绿点”商标许可证收费标准按包装的材料、重量和数量计算。居民将印有“绿点”标志的废品丢进专用垃圾箱可享受免费清运,目前,德国约90%以上的商品包装上都印有“绿点”标志。
芬兰
高昂的垃圾处理收费不仅抬高了垃圾制造者的心理门槛,也为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财力支持。欧洲北部的芬兰,是北欧五国之一。从1996年开征垃圾税,芬兰对于送往垃圾掩埋场的垃圾每吨征收30欧元的垃圾税。2007年此项税收收入突破5700万欧元,这笔收入全部补贴到了垃圾处理现场操作、废物清理、维护处理设施以及废物运送等方面。
将制造垃圾的罚款应用到处理垃圾的工作当中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一方面可以对制造垃圾者予以警告,另一方面可以用罚款弥补过错,这样看来,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瑞典
瑞典也是北欧五国之一,其空气质量之高在欧盟名列前茅,PM2.5的年平均浓度都在20以下。虽然其垃圾处理厂每年焚烧约550万吨的垃圾,但它们排放的废气经处理后对空气的污染接近于零。2012年,瑞典环保署推出了《从垃圾到资源——瑞典2012—2017垃圾处理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减少垃圾总量,提高对垃圾的利用率。对他们来说,“垃圾也是能源,4吨垃圾等于1吨石油”。
而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瑞典政府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培养垃圾主动分类的观念。政府一开始用两个垃圾桶操作的时候,人们很少会严格地按照分类来投放垃圾,前五六年效果不好。后来瑞典政府想到一个方法,把这个概念引入学校,教育孩子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孩子回去以后就会反过来告诉大人这个垃圾要怎么分类,不能放在一起。
科教兴国。不仅加大对既大量焚烧又保持空气清洁的垃圾焚烧和处理技术的研发,同时也十分重视环保教育,瑞典的做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经验。
英国
垃圾焚烧是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备受争议的方法之一,主要缘于不但得焚烧会产生二噁英问题。对此,英国对垃圾焚烧厂的态度是标准严格、监控严密、谨慎新建,其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欧盟的相关规定也使得有关垃圾焚烧的所有行为都在严格框架内进行。而垃圾焚烧企业在来自政府和民间的持续压力下,也只能通过提高技术来达到相应标准,并且通过公开透明的处理方式赢得周边地区民众信任。
随着焚烧技术的不断改进,英国垃圾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已经变得更加可控,比如人们最为担心的致癌物二恶英,英国鲍尔弗·贝蒂有限公司网站上介绍说,目前普遍采用的焚烧炉会将烟气温度控制在850摄氏度以上,能够尽量抑制二恶英的产生并保证已合成的二恶英充分分解。
总结
“垃圾围城”频繁上演,城市垃圾处理是全球共同探讨的命题,国内外对于垃圾也都各出奇招,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城市垃圾处理,除了需要强而有力的政策推动和切实有效的垃圾处理技术之外,每个公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也十分重要。
环保各细分领域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环节的断裂,亦会对雾霾治理产生影响。碧水蓝天,不无向往,减少垃圾排放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减少垃圾的主动权,还是在我们的手上。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