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中供水服务的实际表现
前言 | foreword
2024年10月3日,世界银行发布《Business Ready 2024》报告(下文简称“BR24报告”),并同步公开了Business Ready评估的第一批经济体的原始数据。
通过提取分析各经济体的供水服务的得分数据,我们对BR24报告涵盖的50个经济体的水务部门的供水服务实际表现进行了初步的研读。得出初步结论如下:
一是在BR24报告中供水服务指标得分整体上领先于各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成熟度,对所在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成熟度有正面贡献;
二是在公用事业服务指标下表现逊色于电力和互联网服务;
三是现阶段BR24报告在“N/A”情况下的分值赋分规则极有可能放大个别指标的实际权重,对相关经济体的评估分值产生巨大不确定性,相应结论的代表性值得商榷。
一| 供水服务的整体表现良好
在BR24报告的50个经济体中共有32个经济体的供水得分高于其Business Ready总分,起到了正向助力作用。
根据BR24报告中所附数据,我们计算得出首批次50个经济体的供水服务平均得分为61.53分,而上述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成熟度平均得分为59.74分。
二 /供水服务表现弱于供电和互联网
尽管在BR24报告中供水服务平均得分高于首批次50个经济体的Business Ready平均得分,但是在公用事业服务指标中供水服务表现却是差强人意、得分垫底。公用事业服务指标整体得分为65.13分,其中电力得分(70.44)大幅度领先于供水(61.53)与互联网服务(63.42)得分。
相比较电力与互联网的表现,供水服务主要失分项在支柱1“监管框架”部分,分别低了3.19分和4.71分。在“价格和服务质量监管”、“ 基础设施共享和服务质量保证机制”及“公用设施接入安全”三个子类别(Sub-Category)中供水服务均为最低分。供水服务在监管框架部分表现弱于供电与互联网,相信这与供水服务在国际上普遍属于地方事权、在监管机制体制的整体设计上有所欠缺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相对乐观的情况是,供水服务在支柱 3“服务效率”部分的表现优于互联网、略差于供电服务。这部分数据由“企业调查(ES)”项目提供,三年为一周期进行更新,而支柱1、2则由专家问卷获得并每年更新。因此后续在提升空间方面,若相关经济体在支柱1、2上发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互联网服务的逆转还是很有可能的。
将各经济体的供水服务得分与其公用设施服务得分相比,BR24报告中50个经济体中仅18个经济体的供水得分高于公用设施服务均分,整体表现差强人意。在BR24报告中供水服务得分前十的经济体,其得分均高于公用事业指标得分。
同时,各经济体在供水服务方面的得分情况与公用事业服务指标的同步性较差,供水服务得分前十经济体中仅有斯洛伐克、中国香港以及越南同时出现在“公用事业服务”指标的前十经济体序列中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三| 供水服务各指标得分情况分析
BR24报告中供水服务共设立了29个指标,具体得分如下图所示:
(一)、指标得分率与实际得分
为了具体分析各指标的得分情况,我们设定了两个评价点:得分率与实际得分。
得分率衡量的是相应指标下获得分数的经济体的占比,相当于得分的难易程度;而实际得分则是该指标百分化后实际的平均得分。
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差异,一般来讲的分率高的指标实际得分也会相对较高,但是也有部分指标得分率高但得高分的经济体比较少导致实际得分并不靠前。
1. 得分率前三指标
•服务质量监管指标:得分率98%,实际得分 90 分;
• 污水处理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标:得分率96%,实际得分90分;
•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指标:得分率94%,实际得分63分;
2. 得分率后三位的指标
• 为女企业家提供供水接入指标:得分率为零,实际得分为零;
• 对采取节水措施的激励机制指标:得分率22%,实际得分11分;
•(环境)可持续性指标:得分率40%,实际得分36分;
3. 实际得分前三位指标
•计划停水指标:实际得分 92 分,得分率 92%,即所有得分的经济体该指标均获得了满分;
•污水处理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标:实际得分90分,得分率96%;
•服务质量监管指标:实际得分 90 分,得分率98%;
4. 实际得分后三位指标
•为女企业家提供供水接入指标:实际得分为零,得分率为零;
•对采取节水措施的激励机制指标:实际得分11分,得分率22%;
•办理挖掘许可的协调机制指标:实际得分32分,得分率58%。
(二)、对最终分值产生巨大不确定性的“N/A”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指标得分尤其是支柱3 服务效率中出现了评价为“N/A”的情况,相应的分值赋分方式已经在实质上对BR24报告中各经济体的最终得分产生了影响。
一般情况下:
各经济体供水服务的服务效率分值 = 接入耗时分值 + 供水可靠性分值;接入耗时和供水可靠性分值各为16.67分。
根据BR24报告的方法论,当该指标的统计样本小于等于五家公司时,该指标分值标注为“N/A”,同一支柱下非N/A指标的总分扩大为33.33分,服务效率分值=非N/A指标分值。
上图网址:https://www.worldbank.org/en/businessready/economy/cambodia?topic=US
以柬埔寨为例,其供水接入耗时分值为N/A,供水可靠性分值扩大为满分33.33分。目前在世界银行Business Ready官网上可挖掘(drilling down )到的相关问题仅有一个,即“没有遇到供水不足的公司百分比(Percent of firms not experiencing water insufficiencies)”。由于调查中该问题获得的反馈是99.99,因此给出供水可靠性指标的得分为满分,进而因为接入耗时的“N/A”而直接赋分支柱3 服务效率满分,由此柬埔寨在供水服务的服务效率支柱获得的最终分值为33.33分。
从柬埔寨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现阶段的“N/A”情况下的分值赋分规则极有可能放大个别指标的实际权重,在样本缺失的情况下对相关经济体的评估分值产生巨大不确定性。BR24报告现阶段的方法论确保了评价过程的真实性,但是相应结论的代表性值得商榷。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四|做个小结吧
现阶段看到的BR24报告整体上还是比较“简洁”的,各经济体报告直接晒了各道题目的评分情况,缺少对每个经济体各项指标的描述和评价。在各经济体领先实践的“可借鉴性”上还是差了点意思,抄作业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
而细分指标下的数据挖掘(drilling down )也会发现很有意思的点。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现阶段企业调查提供的数据与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价之间的匹配仍旧是比较生硬的,大基数样本库与数量不足有效问卷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企业调查可能仅仅是提供了一组真实的市场主体的感受数据而非体验数据。
而这些种种,多多少少会影响到 Business Ready 报告的说服力和权威度。
附:世行BR24报告适用评分规则
1 一般情况
1.1 是非题:使用所有专家回答的中位数(当有效回答为偶数,则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1.2 数值填空题:使用所有专家回答的中位数
2 特殊情况
2.1 题目间存在逻辑运算(和/或):各题目使用所有专家回答的中位数,再根据逻辑运算确定最终结果
2.2 子母题间存在逻辑运算(和/或):子母题均使用所有专家回答的中位数,如果母题得分,则子母题根据逻辑运算确定最终结果;如果母题不得分,则子题不得分。
2.3 含“至少”字样的多选题:每个选项的分数使用所有专家回答的中位数,如果得分的选项数达到要求且均为满分,则题目获得满分;如果得分数达到要求但有选项未获得满分,则得一半分数,其他情况都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