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通过基于自然的途径提升城市韧性应对气候挑战

慧聪水工业网 2024-09-10 10:2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俞孔坚,哈佛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一直致力于国土生态安全和城乡规划设计的研究,系统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方法,在250多个城市实践,并向全世界推广,成果获美国国家设计奖、奥伯兰德奖和世界风景园林界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被意大利罗马大学和挪威生物科学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俞孔坚:通过基于自然的途径提升城市韧性应对气候挑战

◆本报记者 吕望舒

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到,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如何重建城市与自然相适应的空间格局?基于自然的城市生态韧性应如何体现?城市韧性提升会对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哪些影响?对此,本报记者专访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

相较于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同时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兼有减缓与适应双重功能,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还能长期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中国环境报:《决定》中提到要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部署的四大任务之一就是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您认为当前着重强调“城市韧性”具有什么意义?

俞孔坚: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多变,提升城市的韧性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所在。强调“城市韧性”意味着我们必须让城市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面前,通过优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基于自然的生态基础设施,我们能够显著减轻极端事件对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的冲击。

而且我认为,城市韧性的提升与城市更新是密不可分的。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引入绿色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来提升城市的生态韧性和社会韧性。比如,通过海绵城市等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的微气候,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强调“城市韧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城市韧性的提升本质上是为了保障每一个居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确保城市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是实现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城镇化的核心所在。

中国环境报:您提到的“城市韧性”中基于自然的生态韧性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自然生态的利用相比于传统的工程设施具有怎样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俞孔坚:相较于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同时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兼有减缓与适应双重功能,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还能长期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例如,城市中的湿地、森林和绿地不仅可以缓解洪水、干旱影响和“热岛”效应,还能通过碳汇功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丰富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而现在大家熟知的海绵城市理念,也是通过增加城市的绿地和水体,既能吸收和存储雨水、减缓内涝问题,又能在干旱时释放水分、净化水质、滋育生境,帮助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减少城市维护开支。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整合生态系统的多重功能,不仅提供了单一的工程手段难以实现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还能长期为可持续地应对环境变化和社会需求提供保障。利用生态的力量,我们可以实现更生态宜居、高效、富有魅力和更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因此,在提升城市韧性的过程中,基于自然的生态韧性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建设中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减缓”“适应”和“社会变革”这三方面齐头并进。

中国环境报:城市建设应当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俞孔坚:城市建设中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减缓”“适应”和“社会变革”这三方面齐头并进。

其中,“减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步骤。当前,许多城市已经从能源结构调整、建筑节能改造、交通系统优化等方面采取了措施。然而,仅仅依靠减缓措施并不足以完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而“适应”,就是增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确保城市在面对气候灾害时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作。

例如,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手段之一。同时,我也认为,海绵城市的理念不应仅局限于城市绿地和小范围,而应扩展到“海绵国土”和“海绵流域”的层面,甚至海绵地球。

除此之外,我认为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还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即以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的“社会变革”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包涵了教育、文化、政策等各方面的变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策略。我想,社会改变的核心在于,它能够引导人们从根本上转变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中国环境报:您刚刚也提到了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为城市提升生态韧性带来了哪些经验?在当下全球范围内各种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海绵城市建设给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俞孔坚:海绵城市的建设为提升城市生态韧性提供了重要经验,其核心在于通过“源头分散渗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弹性适应,给水以空间”的策略,系统性地解决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面源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策略通过恢复和强化自然的水文循环,使城市在面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挑战时,能够更有效地适应和减缓水灾害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海绵城市通过基于自然的雨水管理方式,大大增强了城市的防洪能力,在弥补了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的局限性的同时,海绵城市的建设还通过综合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显著改善了城市微气候,有效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减轻水土保持压力,降低污染水平,提供更多的休憩空间,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全面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城市韧性提升和适应气候变化等工作中的机遇,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也体现在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上。

中国环境报:在您看来,城市韧性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等工作的推进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您对今后相关建设工作有什么建议?

俞孔坚:在我看来,城市韧性提升和适应气候变化等工作中的机遇,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也体现在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上。

首先,我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机遇。随着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绿色技术和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例如,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技术的推广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创新。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还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创造大量的绿色就业机会。

其次,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也推动了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韧性城市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和市民的密切合作。这种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有助于增强城市的整体适应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同时,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意识提升,也将推动更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的普及,形成一个更具韧性和适应力的社会。

对于未来的城市建设工作,我认为,首先要继续深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提供长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还能够增强城市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韧性。

其次,要强化规划和设计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我们需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预留足够的空间和弹性,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气候变化情境。

再次,要注重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在提升城市韧性的过程中,公众意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至关重要,包括价值观和审美观,出行方式、日常的衣食住行习惯等。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并积极参与到相关建设工作中来,这将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和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