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塑料污染难题 怎么破?清华专家们这么说
粒径小于5毫米,能存在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等自然环境中,残留在瓶装水、蔬果、外卖中,甚至进入人的心肺、大脑进而威胁人类健康……无孔不入的微塑料作为一种“来势汹汹”的新污染物备受关注,不久前曾登上微博热搜。当下,微塑料已成为紧迫的世界性生态环境议题和研究热点。
土壤中的微塑料有何来源和危害?我国应当如何防控和缓解土壤中的微塑料污染?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针对以上问题,中环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土壤与地下水教研所所长侯德义,清华大学/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区域化学品管理室主任陈源。
潜在来源较多元,农膜、肥料是“大头”
“如果农场动物的饲料中含有塑料,这些塑料会被动物消化,最终形成粪便,由此制成的有机肥中也有了微塑料。”不久前,据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塞缪尔·卡斯沃斯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过去50年中,土壤中的微塑料污染急剧增加,肥料是农业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
这一结论在我国是否成立?侯德义对记者表示,土壤中微塑料的潜在来源较为多元,对其进行精准解析是一项非常困难并正在推进的科学问题。目前,我国尚未展开全国性的农业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状况调查,因此并无足够的数据作为支撑。“事实上,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农膜施用、农田灌溉、交通排放等均是土壤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他补充。
陈源则进一步介绍,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地膜,在自然环境里经过风吹日晒很容易老化、降解,这也是微塑料的一大来源。废弃的农用地膜大多以“大塑料”的形态存在,但随着其逐步降解,最终会成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这类微塑料是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最直接的、肉眼可见的来源。
针对上述研究提到的有机肥,陈源表示,“有机肥本身也有很多来源,畜禽粪便、污泥(《有机肥料NY/T 525—2021》已禁止使用污泥作为有机肥原料)等都可以生产有机肥。而污泥里的微塑料来源也很复杂,比如化纤衣物的洗衣污水中就含有大量的纤维型微塑料,这些微塑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绝大部分也沉淀于污泥中。”
此外是农田灌溉。“比如农田灌溉用水中使用的中水。目前我国对污水处理工艺主要考虑BOD、COD、氨氮、总磷、重金属等指标,尚未对微塑料含量提出要求。在一些污水处理的絮凝工艺中,也会有一部分微塑料进入水中,并随着中水的回用灌溉到农田中。”陈源说。
轮胎的磨损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国外研究发现,轮胎磨损产生包括微塑料在内的颗粒物质,并在下雨时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农田、土壤、地下水等。此外,固体废弃物堆存、大气沉降等也会产生微塑料。
相比来源,微塑料带来的危害更加值得警惕。侯德义介绍,微塑料粒径小于5毫米,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在土壤中能够穿过作物根系并在作物器官中积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骆永明团队常年专注于微塑料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检测到,小麦和生菜能吸收和积累聚苯乙烯微塑料颗粒。“这些微塑料可以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同时,微塑料可以跨介质迁移进入地表水体与地下水,进而对饮水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侯德义说。
两位专家还提到,由于比表面积很大,微塑料很容易从环境介质里吸附其他污染物,增强土壤中重金属及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可迁移性,进而造成多种污染物的共迁移。除此之外,微塑料可能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肥力,阻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等,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以减少塑料使用为抓手,最有效的方法是源头防控
降低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最有效的做法无疑是源头防控。
正如专家介绍,大片的塑料风化破碎后产生微塑料,再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环境是常见路径,微塑料污染的源头防控也可从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入手。
有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近3亿亩,每年要消耗130多万吨地膜,约占全球用量的75%。“提高塑料制品回收率能够避免其泄漏、释放到环境中,进而有效降低微塑料的输入量。”侯德义称,针对农膜等塑料制品,我们可以推广使用例如PLA、PBAT、PHA等可降解塑料,这些塑料可以在环境中快速分解,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避免微塑料在土壤中持续积累。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治理地膜污染。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要求2025年农膜回收率达到85%,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同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出要推广使用标准地膜,发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探索推广环境友好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推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
一系列法律、政策有望从源头缓解土壤微塑料污染增加趋势。而除了源头防控,如果土地中已经发现了微塑料污染,又有何修复途径呢?
陈源告诉记者,后端治理目前最关键的就是找到能够将微塑料降解的方法和技术,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目前技术层面已经有相关研究,比如利用光催化降解、微生物降解等将微塑料转化为无机物,这将大幅降低对土壤的危害。“但这项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真正落到应用层面还要进一步探索,因为要考虑实际的治理效果和成本。因此,目前微塑料污染治理主要秉持预防原则。”她坦言。
针对源头防控的技术也正在探索推进。“比如污水处理工艺协同考虑微塑料的排放控制,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已通过开展技术改进示范,尽量减少洗衣废水中微塑料的排放,并开展了道路雨水防治微塑料进入地下水的示范研究。”陈源介绍。
缓解污染仍需多方努力,检测方法标准化是首要任务
放眼国内污染防治现状,各地的土壤微塑料治理实践并不多见。“大家目前还处于摸底阶段。”陈源说,随着微塑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研究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今后国家可能也会在政策、措施层面不断提出要求。
比如,从污水处理过程中减少微塑料进入土壤在操作上是较容易实现的。“污水处理厂很多工艺采用的都是膜技术,这与微塑料拦截技术很多时候如出一辙,所以在此基础上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技术更新或优化,是很有可能成功的。但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工艺尚未考虑微塑料的排放,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行先试开展去除技术和装备研究。”陈源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还没有统一的微塑料检测标准。
“微塑料检测涉及的环节很多,包括取样、预处理过程等,预处理过程中运用各种不同的试剂,也可能导致不一样的结果,数量和材质的检测环节也分为人工目测、机器扫描等方法,机器扫描由于机器类型及数据库中包含的塑料材质等不同,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包括大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一样,有的用数量计量单位,如每千克土壤里含多少个微塑料颗粒,有的是用质量计量单位,如每千克土壤里面含多少克微塑料。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没法对话和比较。”陈源说,“所以提及要为缓解土壤中的微塑料污染做努力,我觉得首先就要把微塑料的检测方法标准化做起来。我国相关部门也在针对此制定行业标准,目前还没有正式推行。”
侯德义也表示,缓解土壤中的微塑料污染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公众等多方形成合力。微塑料污染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微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之间应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从决策的角度,对土壤微塑料的主要来源进行精准防控、推行有效的塑料污染源头防控措施是一个重点;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开发土壤微塑料定量源解析的方法、摸清土壤微塑料的存量与积累规律,研发低环境影响、可持续的可降解塑料制品是关键;从公众参与的角度,需要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微塑料污染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微塑料污染治理中来。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下,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缓解在不远的将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侯德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