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助力近岸海域水质改善
我国四大海域中,黄海、东海、南海为开放性海域,只有渤海为内陆海,属于半封闭式。由于环境闭塞、海水流通不畅,导致污染物长期滞留,造成大面积污染。2018年以来,为深入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环渤海的辽宁、河北、山东及天津市坚持陆海统筹、以海定陆,攻坚克难,入海河流水质逐年好转,渤海近岸海域水质稳步改善。
三省一市围绕渤海攻坚做了哪些工作?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以来,三省一市都印发了工作方案,将重点对象锁定入海河流,按照“一河一策”要求,编制实施国控入海河流水质改善方案。全面开展渤海入海排污口大排查、海水养殖污染清算摸底调查,建设沿海湿地修复工程、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拆除违规工程和设施,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
天津市构建了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统筹考虑海域和陆域各个环节。河北省全面推行湾长制、河长制,建立了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辽宁省强化沿海城市固定污染源排污监管,着重提升沿海地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山东省重点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全部规范化配套建设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三省一市以入海断面为关键卡点,向上追踪溯源,将沿海城市作为面源终端监管对象,建立了“点—线—面”三级治理与管控模式。
环渤海58条国控入海河流水质变化如何?
入海河流断面是流域与海域水环境质量的重要衔接点,是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管的重点对象。攻坚战打响以来,三省一市紧紧围绕入海河流开展工作。从水质类别看,2023年环渤海入海河流优良水体达到75.9%,较2022年上升了5.2个百分点,首次由轻度污染好转为良好状况。“十四五”期间,环渤海入海河流优良水体比例呈现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在2021—2022年度同比上升了20.7个百分点。主要污染因子为耗氧型污染物,超标(Ⅲ类标准)频次大幅度下降,环渤海入海河流水质显著改善。
无机氮是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中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陆域氮素。2023年,环渤海58条入海河流断面总氮平均浓度为4.99mg/L,尽管个别断面总氮浓度略有上升,但年均浓度仍低于2021年和2022年。
入海河流总氮治理是攻坚的难点和关键,一方面因为陆域氮素的组成多样、来源广泛,包括生活、生产、大气沉降等;另一方面陆域氮素向水域迁移转化机理复杂多变,点源以排污口形式进入受纳水体,面源则以地表径流为重要载体。溯源明责“四步法”以行业、部门、区域、个体为分析调查监控的主体,将分散式点源与分布型面源全部考虑在内。环渤海三省一市积极运用“四步法”开展工作,不仅遏制了重点入海河流总氮反弹,还加大了环渤海入海河流总氮削减力度。2023年,环渤海总氮平均浓度较2022年削减率为22.4%。
环渤海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如何?
2023年是巩固深化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第二年,渤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为83.4%;环渤海入海河流国控断面总氮平均浓度为4.99mg/L,同比下降22.4%。相对应的,渤海近岸海域无机氮平均浓度为0.215mg/L,同比下降36.5%,且陆域总氮与近岸海域无机氮浓度在空间分布规律上整体保持一致。由此可见,以总氮治理为抓手是解决渤海近岸海水水质改善的有效方法。
如今,环渤海入海河流水质明显好转,总氮浓度稳步下降,渤海近岸海域劣四类水质面积比例逐年下降,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巩固和深化渤海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要认识到,近岸海域水质改善成效还不稳固,部分入海河流断面总氮浓度仍有反弹,总氮治理依旧是渤海攻坚的难题。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