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将水资源保障作为支撑考核的一级指标?

慧聪水工业网 2023-10-31 08:43 来源:中国环境作者:中环报记者文雯

为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前段时间联合印发《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分细则》),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沛,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索取利用,造成长江流域部分河流枯水期年均流量大幅减少。针对河湖生态用水保障不足、水资源保护短板突出的问题。《评分细则》明确将水资源保障作为支撑考核的一级指标,包含了生态流量达标率二级指标。

强化前期基础研究,为指标选取系提供有力支撑

“《评分细则》制定水资源指标时主要考虑了3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欣告诉记者。

首先是对国家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管理政策进行调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自1950年开始,相继颁布法律条文将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国内方面,2021年颁布的长江保护法明确规定,应当根据流域综合规划,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并统筹农业、工业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其次是借鉴国内外相关技术文件,充分吸收国内外关于水资源指标的处理经验。国外对于生态用水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两种类型,包括明确生态用水底限将其纳入红线约束管理,不设定底限而进行原则性管理。我国现行的水资源评价相关技术导则主要涉及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达标率)、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枯水期径流量占同期年均径流量比例等指标。水利部自 2020 年相继发布了五批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水体范围涵盖了长江干流和支流的部分河段以及重点湖泊,为《评分细则》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最后是全面调研相关流域规划、流域重要河流控制工程环评批复、重要生物物种生长繁殖需求及其栖息地分布,系统分析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水资源指标的内涵进行界定。

高欣表示,前期工作主要确定了水资源考核评价的指标内涵、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和考核依据,对于将水资源保障指标有效纳入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水资源是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要载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江中心运管部副研究员赵艳民指出,水资源指标总结起来具有3个特点:

首先是基础性。近期,生态环境部牵头发布的《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均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作为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重点工作内容,“在三水中,水资源作为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要载体起到了基础作用。”赵艳民说。

其次是循环再生性。赵艳民告诉记者,河湖水资源是包括降雨、径流、蒸发、下渗等过程的自然水文循环的一部分,同时也参与生产、生活取用水等过程的人为水循环。“对于具体的区域来说,可利用的水资源又是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有限的,即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可竭的。”

三是多功能属性。水资源是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广泛利用的资源,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还用于发电、水运、水产、旅游和环境改造等,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对用水和水质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赵艳民指出,《评分细则》制定过程中,尽管各方对于保护水资源这一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河湖水资源处于自然水循环和社会循环的节点,具有多功能属性,不同部门对于水资源的理解还是各有侧重。“因此《评分细则》在制定水资源指标过程中,充分衔接水利部现有水资源管理工作,基于水利部印发的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目前水利部印发了4批),提出了生态流量达标率指标。”

不断强化地方水资源保障

“由于目前水利部印发的生态流量保障目标以生态基流为主,该指标是维持河湖基本形态,避免河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遭受不可逆转破坏所需的最小流量(水量、水位)。”赵艳民指出,《评分细则》的考核水体主要以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等大型水体为主,生态基流的底线还是能够得到保障,但生态基流作为短历时的“底限”流量,如果河湖流量长期维持在生态基流水平,仍然可能存在造成河湖水生态系统退化的风险。

此外,长江流域部分区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仍然突出,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依然严峻,水资源约束问题仍然突出。“下一步,我们将以《评分细则》的落实为契机,加大建设生态流量和生态效果跟踪评估系统,开展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实施生态流量适应性管理,水资源保障指标落地见效。”赵艳民说。

赵艳民对于各地提高水资源保障工作提出了3条建议:

一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把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限制缺水地区高耗水行业、高耗水农业灌溉等生产活动,降低单位GDP的用水量,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二是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拓宽再生水综合利用渠道,完善区域再生水管理体系,加大再生水循环利用处理设施包括管道、净化工程等的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的水质净化和区域循环利用,切实保障水资源。

三是加强监管。推动涉水管理部门数据共享,着力提升水资源监管能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