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境考核如何监测 又将如何引导地方转变发展方式?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水生生物对特定生境具有高度依赖性。”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区域生态评估与修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文林告诉记者,水生生物栖息生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繁衍的空间和环境,能够提供生命所必需的空间、食物、水源以及庇护所。
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将会对水生生物资源、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等造成巨大冲击。王文林指出:“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中筛选河湖自然岸线率、水生生物栖息地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质量、水体连通性等水生境指标,开展评价考核,引导地方合理利用岸线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区域水源涵养能力,维护水体连通性,努力降低各种人类活动对水生生物种群栖息繁殖造成的不利影响。”
“天眼”监测提供高效手段
“卫星遥感技术在水生境指标的监测评估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卫星中心)水生态环境遥感部流域健康与水生态遥感监测评估室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王晨告诉记者,“生境指标具备原位性和区域性特征,如果想要真实、全面地掌握其状况以及变化情况,就需要开展全覆盖调查。”
基于传统抽样的地面监测手段很难满足需求,而具备大区域、全覆盖能力的遥感技术可以实现河流、湖泊、水库等考核水体全线、全域监测,使其成为生境指标调查的主要选择。
“当前,我国遥感技术已跨入高空间、高时间、高光谱的新阶段,多颗高光谱、全谱段卫星陆续投入使用,为水生境指标的监测提供了保障。”王晨说。
那么,如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
卫星中心水生态环境遥感部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殷守敬介绍说,以自然岸线率指标为例,主要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是依据相关规范,确定河湖岸线监测范围;第二步是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解译岸线监测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结合对自然岸线的判定条件确认是否属于自然岸线;第三步是计算自然岸线的长度,进而得到考核水体的自然岸线率。通过河湖岸线的现状评价,可针对性地引导地方优化岸线资源利用,保障岸线生态功能。
“针对考核水体内的森林、灌丛和草地,分区分类开展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质量的监测。”卫星中心自然生态遥感部生态空间监测评估室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翟俊告诉记者:“水源涵养区主要针对陆域生态破坏问题,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为系统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实地调研保证数据真实
“一般来说,水生境指标监测主要包括遥感数据准备和预处理、遥感解译、地面核查等关键步骤,同时,对监测全过程需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做到全过程可追溯。”南京所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林乃峰告诉记者:“水生生物栖息地的变化可表征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对水生生物栖息地的影响程度,其监测需要结合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
“野外核查是遥感监测的关键必要环节。”林乃峰举例说,“对于车辆可以到达的点位,需要进行现场定位和拍照;但长江上游区域,例如四川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海拔高、山路陡,车辆有时难以到达核查点位,就需要采用无人机航拍来辅助。借助无人机进行多角度拍照,可通过降低飞行高度或增大镜头焦距等方式增加对人类活动图斑细节的捕捉。”
“我们根据水生境的相关情况,分组赴各地进行调研座谈。”王文林告诉记者,“重点去调研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哪里是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生境?二是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有哪些?三是如果让地方政府保护修复水生境,政府工作的引导性如何?”
王文林举例说,“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长江下游城市的一些港口、工业园区的开发影响了岸线生态环境。在青海省调研时,我们发现草场退化问题严重,影响了水源涵养区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到长江水生态环境质量。”
合理引导地方转变发展方式
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要立足地方实际,引导地方循序渐进地推动工作。
南京所副研究员单楠指出:“我们不是搞无人区。实际上,对违法的人类活动,要坚决退出;对合法的人类活动,也要进行科学评估。即使是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也不是‘一刀切’,而是尽可能地采取自然的方式进行一些生态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路径,减少各种人为干扰,通过建设水系联通工程,加强河湖岸线及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提高水生生物与生存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信息流过程,提升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空间的质量,促进水生生物的保护和水生态系统整体恢复,推动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形成长江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单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