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 行刑衔接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以下简称三部门)联合发布4件依法严惩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
4件典型案例分别为浙江省湖州市长兴新某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夏某频等4人使用试剂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环境案,江苏省常熟市神某针织有限公司、被告人周某兴等2人稀释污水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山东省滕州市索某某等4人安装干扰装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四川省攀枝花市钛某化工有限公司、钱某广等3人篡改自动监测设备参数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这批典型案例聚焦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常见多发行为及新类型、新手段,体现了三部门加强行刑衔接协作、坚决打击污染环境犯罪的决心和态度。
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频现,造假手段五花八门
环境数据质量是生态环保工作的生命线,但有些企业却在监测数据造假上动起了歪脑筋,企图逃避监管,导致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层出不穷。今年,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到河南、宁夏、湖南等地进行突击检查时,就多次发现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问题。
今年8月,生态环境部还公布了自动监控领域的6个典型案例,包括天津市腾达基业地毯有限公司涉嫌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排放水污染物案等。
从多次公布的典型案例和环境执法发现的问题来看,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手段大致可以分为干扰、篡改、伪造几种,实际操作中手段五花八门,调换水样、旁路排放、篡改数据屡见不鲜。环境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也发现了各种造假方式,在测量废水的管路上接上矿泉水瓶;采样人员“假装采样”,仅在采样位置摆拍就出具监测报告;企业排口从未开展监测却向平台上传自行监测数据;第三方运维人员随意在企业端将超标时段标记为自动监测设备故障。有的更加简单粗暴,直接拔掉采样管,让数据迅速“恢复正常”。
在手段多样的同时,造假方式也越来越隐蔽。这次三部门联合发布的4件案例中,新某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夏某频等4人使用试剂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环境案,是全国首例对使用“COD去除剂”干扰自动监测设施进行刑事追责的案件。“COD去除剂”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污染环境作案方式,区别于直接排放或通过暗管偷排,犯罪手段升级、方式隐蔽。
行刑衔接协作,联合打击监测数据造假行为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持续组织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健全监管机制、实施智能查重、强化靶向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推动行刑衔接,查处了多起涉嫌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的案件。
今年8月,生态环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件进行挂牌督办。这11起案件均为生态环境部门主动移送公安机关联合查办,涉及9个省份的几十家企业,既有排污单位,也有第三方运维单位。其中3起涉气案件,8起涉水案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11起案件只是今年来三部门联合开展“两打”(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动中查办的部分典型案件。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和涉自动监测数据违法案件1622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596起。其中,查办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案件593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06起。
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明确了对环境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理规则,对依法惩治环境领域数据造假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生态环境部门将持续组织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继续加大重点案件督办指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开展调查取证、性质认定、后果评估等,合力推进督办案件深挖彻查,依法惩治涉案单位和违法犯罪人员,深入开展行业整治,有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坚决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