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水行业市场调研 供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慧聪水工业网 2023-07-04 10:18 来源:中研网

供水行业市场到底怎么样?我国供水总量在2013年达到峰值,之后随着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省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供水总量增速开始缓慢下降。近几年,全国供水总量保持基本稳定,平均年变化幅度保持在±1%左右。据统计,2021年全国供水总量和用水总量均为5920.2亿m3,比2020年有所增加。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水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约占全球水资源的6%,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这些表述,充分说明了用水安全的重要性。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供水能力要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提高供水质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同时合成有害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对健康造成重要威胁。因此,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标准是供水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供水是指通过公共设施、商业组织、社区努力或个人提供水资源,水的输送通常是通过水泵和管道。灌溉也包括在其中。水资源缺乏的社区通常也是经济上贫困的地区,该社区的住民陷于贫困的循环而不能自拔。在哥伦比亚太平洋沿岸的塔马赫(Tamaje)村,人们长期直接从河中打水饮用。受长期武装冲突和采矿活动的污染,十分之七的人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生病,出现皮疹、胃疼、腹泻等现象。

供水系统从各种地点获取水源,这些水源都经过了适当的处理,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湖泊和河流),以及经过淡化的海水。水源处理步骤一般包括:净化、氯化消毒,有时还包括添加氟化剂。处理后的水资源通过重力或通过水泵抽水聚集到水库中,并通过水塔或通过地面设施供应。水被使用后,废水一般排入下水道系统,并在排入河流、湖泊、海洋前在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或再利用于景观、灌溉或工业用水。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供水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供水行业市场调研分析

在中国城镇人口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城镇水务树立不时加快,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当前我国供水管网疾速扩张招致管理压力加大,同时叠加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等要素,供水信息化需求快速提升,信息化成为供水行业的必然展开趋向。

据数据, 2021 年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达 105.99 万公里,较上年同比增长 5.3% ,我国城市公共供水官网漏损率达 12.68% ,我国污水年排放量达 589.64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比增长 3.2% 。

从我国各省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来看,排前三的分别是新疆、黑龙江与宁夏,人均综合用水量分别为2219立方米/人、1028立方米/人与942立方米/人。

据统计,2021年全国累计划定1.96万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2023年2月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水利乡村振兴工作要点的通知,力争到2023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8%,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的比例达到57%。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是如日中天,房地产的暴力吸引了社会很多的资源都投身这个行业里面,所以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内,中国建了很多的高楼大厦以顺应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建这么多高楼大厦,这些高楼大厦必用的高楼供水设施就是供水设备,这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所以供水设备才能有这么长足的发展。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以及对城市老旧城区的全面改造,新的供水设施投入和老旧供水设施的改造都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伴随着三、四线城市的快速发展,建筑供水设备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水生产和供应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逐年稳步增长,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52%和25.44%。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供水企业的数量达1934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00亿元,主营业务成本超过1900亿元,利润总额在280亿元左右。

目前,信息化树立是促进和带动水务现代化、提升水务行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才干、保证水务可持续展开的必然选择。经过水务信息化在过去多年的不时展开,聪明化运转的目的曾经成为水务行业展开的共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开,我国供水信息化迈入聪明化阶段。

供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水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底产业,在供水管网漏损压力持续增大背景下,政策对聪明水务、信息水务提出央求。《 " 十四五 " 水平安保证规划》、《国度节水行动计划》《节水型社会树立“十三五”规划》《国度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等行业政策的发布推进水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晋级,也为我国供水信息化展开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23年4月1日起,城市供水全面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体系和基本健全的城市供水应急体系。

通知要求,推进供水设施改造,提高供水检测与应急能力,优化提升城市供水服务,合理制定并动态调整供水价格。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价格调整不到位导致供水企业难以达到准许收入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予以相应补偿。

首先,中国自来水行业的需求量正在增加。根据《中国水利和供水行业报告》(2020年),中国自来水市场的需求量在2019年达到1.04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次,中国政府在改善自来水供应和维护水质方面正在大力投入资源。政府加大了自来水行业投资,推动了自来水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中国自来水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此外,中国自来水行业正在逐步改善其生产和供应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自来水行业技术的发展也在加快,从而提高了自来水饮用水的水质和供水量,也有助于提高自来水行业的市场规模。

未来,中国自来水行业将继续发展。根据《中国水利和供水行业报告》(2020年),中国自来水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1.75万亿元,年均增幅约为7.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自来水行业将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市场规模。

传统体制下绝大多数供水企业是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垄断经营,缺乏竞争,效率低、成本高。入世后跨国水务集团将大规模进入我国供水市场,国内供水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供水企业加强管理、严格成本控制和强化投资约束,同时加快资产重组、增强竞争能力,是供水企业改革的方向。

随着供水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优秀的行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行业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行业中的翘楚。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