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造假啥时候能不闹笑话 才是环保行业好日子的开端!
慧聪水工业网 有一段时间,我总去同一家餐厅吃饭,每次吃完饭结完账要求开发票的时候,总被小姑娘告知“机器坏了,等一个月以后再开。”
一开始,信以为真。后来,我在这家饭店吃了半年饭以后才明白,这是一个骗局。要么说,善良总是会限制对于恶的想象呢。
发现真相后,我告诉服务员,我要向税务部门举报他们偷税漏税!这确实对这家饭店造成了震慑,因为之后再去吃饭顺利开到了发票。
对于有些行业,有些行为,似乎只能以举报的方式,让他们接受惩处,才能起到效果,比如这家餐馆,再比如环境监测行业。
不过,环境监测领域前几年数据造假行为屡屡被举报,被媒体曝光,最近看来,这个行业好像已经不需要媒体或者公众举报了,因为他们已经开始通过某种行为自曝家丑。
最典型的自曝家丑案例,大概要数宁夏石嘴山市环保局大楼被雾炮车造就的那座“冰雕大楼”了。在宁夏石嘴山市环保局大楼里设有一处国家环境监测网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通过雾炮车喷射大量水雾,可以降低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从而改善监测站点的环境监测数据,不料工作人员用力过猛,加上夜间气温降低,将大楼喷成了冰雕,留下了造假证据。
估计,这个笑话足够人们茶余饭后说道个三五年的。
更可笑的事,用雾炮车篡改空气检测数据,不只是石嘴山市,近日,江西新余市、河南信阳市两地的雾炮车对准空气质量监测采样口及周边直接进行喷淋,给环境监测造成干扰,也被通报。一辆上百万元的雾炮车化身为地方有关部门的造假利器,让人不胜唏嘘。
2017年8月,湖北省鄂州市某市级重点监控企业共18天监测设备故障停机,期间根本没有对污染物进行采样和分析。但暗访人员在环保部门的监控平台上,却发现这18天里平台记录有完整无缺的数据。
2016年年初,为降低监测数据,西安市长安分局环境监测站站长的李森、副站长的张锋勃多次潜入长安区子站内,利用棉纱堵塞采样器,给采样器戴上了“口罩”,干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导致该地不能如实监测实时空气质量。
作家阎连科曾说:如今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远比文学更丰富,新闻奇特到不知该挑哪些来写。的确,原本地方环保部门是国家法规和政策的执行者,但在这些案例中,执法者、落实人首当其冲成为违法违规者,尴尬至极。在这样的违法违规面前,那些曾经被曝光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造假行为竟会显得微不足道。
有人预估“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达数万亿的市场规模。其实,万亿的监测市场中,会带动巨大的监测造假市场,打击监测造假也要消耗巨大的社会资源。
以石嘴山市“冰雕大楼”事件为例,环保部门采购一台雾炮车需要80万,环保工作人员进行喷雾改善监测数据要夜里进行,需要支付加班费,一不小心喷出一座冰雕大楼出来,员工还得被处分,并且要连罚一系列分管部门领导,地方环保部门又要消耗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去纠错、反思甚至人事变更……数据造假的成本越来越高,而最大的成本是造假带来的个人信用和职业生涯污点,以及社会公众对执法部门失去信心。
大气、水、土壤……等一系例自然资源的高污染带动了万亿级别的环境监测市场,善用“聪明”的人,却恰恰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反监测上来,反监测就要造假,造假成本之高昂涉及物料或设备采购、智力、人力、关系沟通等方方面面,而打击监测造假的成本更高,还会涉及行政监管、人事调动、甚至司法资源,如果我们所有的聪明都能用在抗击水土污染和雾霾上来,何愁没有没有蓝的天和清的水?!
有时候,造假始于制度。
2014年福建32个县市取消GDP考核,实现农业和生态优先绩效考评,2015年初,浙江全省26个欠发达县松绑GDP总量考核,今年海南省7成的市县取消了GDP考核……取消GDP考核已经成为大趋势,对地方政府从经济考核转向生态考核。但是,一些地方环保部门配合或参与企业监测造假,以减轻地方政府考核压力、完成环境质量指标,已经成为监测数据造假的根本原因。那么,对地方环境质量的考核如何从监测数据中解放出来,采用更加客观真实的办法,是终止造假笑话的制度入口。
环境监测是治污的根本,数据不精准,如何精准治污?或许,只有在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不再闹笑话的时候,才是环保行业好日子的开端。
作者:冶华,资深媒体人,生态资本论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