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排水模式下污水处理的技术模式选择
慧聪水工业网 当污水直接排放不能满足环境要求时,就必须采用人工强化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乡村污水如纳入城镇集中处理系统收集的范围,其后续的污水处理问题即合并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问题之中。我国在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与运行方面已经有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本文对此不做深入讨论。
与集中处理方式相比,我国在分散处理方面无论是技术的指导体系还是行业的管理体系都几乎是空白。当前我国分散污水处理的技术决策有两大突出性的问题:第一,究竟是采用以强化自然处理为主的技术模式,还是采用以构造型技术为主的技术模式;第二,如何正确选择构造型的处理技术。
为了比较彻底地去除污染物,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一般都需要为反应过程提供氧气。为反应过程提供氧气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将污水投配在大面积的土地、水塘等设施内,利用自然界的氧气扩散作用为反应过程供氧,这类污水处理的方式称为“自然型处理”,有些人也称之为“生态处理”。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机电设备为反应过程供氧,由于处理设施包含较多的构筑物和机电设备,称之为“构造型处理”。
自然型处理中的地下渗滤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两种分类方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自然型处理设施本身就是一种人工构筑物,建设的成本不见得比构造型处理低很多,污水输送和投配有时也需要安装水泵等机械,为了强化供氧,有时也会设置鼓风机等动力机械。
由于污水处理的专业性较强,为了便于理解,一些人提出“无动力技术”、“微动力技术”和“有动力技术”这样一些比较通俗的说法,但这些说法很不科学,常常会引起误导。所谓“无动力技术”主要是指化粪池技术和沼气池技术,这类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不需要有氧气的参与,但只能去除部分的有机物,对氮和磷的去除作用微乎其微,在不具备开展完全污水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临时性的排水措施,更完全的污水处理必须依靠有氧的生物作用。
怎么选择呢
自然处理和构造型处理的优缺点是相对的。当自然资源的“价格”较低时,采用自然处理有利于降低成本(主要是运行成本),缺点是这种方式须因地制宜,建设和运行过程不太容易标准化,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困难,污水处理效果受自然因素影响显著。构造型处理的优点是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少,建设与运行过程容易标准化,处理效果可控性强,缺点是动力消耗较大,运行维护的专业性要求高。
由于我国乡村污水治理最显而易见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因此人们对某些“低成本”的“生态处理”方式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常常导致错误的技术决策。首先这种处理方式也是人工处理的一种,处理过程并不一定符合生态的要求。其次这种需要消耗自然资源的污水处理方式是否在经济性方面更有优势需要视自然资源的“价格”而定,随资源的丰富程度而增加,随人工“强化”的程度而降低。
近年来,我国应用自然处理的模式建成为数不少的乡村污水治理设施,但能够真正发挥污水处理功效的不多。北美和澳大利亚的乡村地区地广人稀,因而自然处理模式的应用最多。不过这些国家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因安装不当和缺少必要的运行维护,很多自然处理的设施难以正常运行,造成对地下水等的污染问题。总体而言,在我国人口密集地区应谨慎使用自然处理的模式。
构造型处理模式中有一类一体式装备技术,主体污水处理设施集成在一个装备中,通常采用整体工厂化制造的方式,适合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程度高,质量严格可控,现场安装简便,典型代表为日本户用净化槽技术。日本户用净化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表明,大批量、标准化制造是保障质量、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主要缺点是长途运输对一体式装备的体积有限制,因此不太适合较大规模(>10吨/天)的污水处理。
小型净化槽构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