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打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美风景线
慧聪水工业网 日前,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工程大幕开启,“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设计方案正式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和建议,此举标志着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工程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建设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工程,打造“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是焦作市委、市政府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焦作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该市确定的十大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说:“实施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工程,不仅是关乎民生福祉的第一民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重点工程,而且是保护一渠清水送津京的生态工程、保障国家利益的政治工程,对确保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盘活城市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焦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过的城市,2009年总干渠征迁时,该市和谐征迁的做法受到习近平同志批示:“河南省焦作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确保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的做法很有特点、很有成效。”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自西向东穿越焦作主城区,把新老城区拦腰截断,因总干渠全程自流,焦作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造成总干渠大堤整体高出城区现状地面1.8—13米,成为横亘在焦作城区的一堵墙壁,遮挡住城市景观视线,沿线区域无法亲水近水,工程对城市功能、交通、防汛的影响尤为突出。同时,该区段内尚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居民、建筑物等,杂草丛生、藏污纳垢,南水北调城区段两侧如同一条绵延10公里的丑陋伤疤,成为城市之痛,不仅严重威胁总干渠水质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实施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工程和改造提升工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为保障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安全,纪念南水北调工程,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提升城市形象,盘活城市资源,造福人民群众,该市从去年起开启了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工程和改造提升区工程建设,明确了“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的建设定位。
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是整个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共涉及13个城中村4008户1.8万人,需征迁房屋176万平方米,按照时间节点要求,集中征迁工作3月份启动,用4个月完成。
在城市中心地带实施征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1.8万人的征迁任务,实属不易。而且,南水北调绿化带工程搁置长达8年,迟迟没有启动,造成总干渠两侧环境脏乱差,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妨碍泄洪、影响总干渠和主城区汛期安全,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应强烈。对此,市委市政府不回避不推脱,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承担责任,成立了高规格的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果断决策,决定“举全市之力干成之”,打响了南水北调绿化带集中征迁战。全市上下按照“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要求,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凝智聚力,激情作为,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鼓劲,市主要领导靠前指挥,2000多名市区村街四级征迁工作队员奔赴一线,吃住在村,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协议的签订、搬空、拆除“三个100%”,顺利实现了和谐征迁的工作目标,创造了焦作城建史上的伟大奇迹。7月15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鄂竟平批示:“焦作市讲大局,敢担当,不畏艰辛,破解了多年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难能可贵。”7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批示:“注意总结运用焦作的经验做法。”
解放区作为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集中征迁任务最重的城区,高举依法征迁、和谐征迁的大旗,坚持落实“一方案四机制”,按照“签搬同步、以搬促签、以拆促签”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发扬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方百计“三千万”精神,以百米冲刺的拼劲,以“努力到竭尽全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的气概,用非常之力成就了非凡之作。7月9日,绿化带范围内协议签订、房屋搬空和拆除全部完成。
山阳区作为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集中征迁主战场之一,担负着艰巨而繁重的征迁任务。该区自今年3月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集中征迁全面启动以来,牢固树立“和谐征迁、依法征迁”的工作理念,以必胜的决心和信心,以顽强拼搏精神,举全区之力、集干群之智,忠诚担当,激情作为,以协议签订、房屋搬空、限期拆除“三个100%”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了绿化带集中征迁任务。
为了把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这一国家工程、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建设好,焦作市高度重视绿化带的规划工作,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承担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设计工作。2016年以来,焦作市又结合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新要求,明确了“绿色生态涵养区、旅游休闲体验带、城市复合功能轴”和“焦作城市发展新地标、经济转型发展新亮点、南水北调旅游圈新景观”的高标定位;设计单位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调整和创新,最终确定了“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的设计方案。
南水北调绿化带工程位于焦作城区段总干渠两侧,西起丰收路,东至中原路东,全长约10公里,单侧宽100米左右,局部有拓宽,绿化面积近2300亩,绿化率达80%。
该方案的设计导向为水之六境:见水、品水、颂水、乐水、亲水、悟水。因地制宜进行局部架空、就势造景、弃土造山,点状设置净水直饮点和具有焦作民居特色的菊吧、茶吧、水吧等休闲业态,规划建设南水北调纪念馆、南水北调第一楼等标志性建筑,采用艺术雕塑、实景展示、文化景墙、互动体验等方式,达到见水、品水、颂水、乐水、亲水、悟水之目的。按照该方案,焦作市将重点打造“一馆一园一廊一楼”。
“一馆”即南水北调纪念馆,位于人民路与总干渠交叉处东北角,总占地面积约290亩,通过文献、音频、影像、雕塑、艺术作品等形式以及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展示世界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展示南水北调工程决策、征地移民、项目建设全过程及沿线人民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
“一园”即南水北调主题文化园,贯穿整个城区段,采用艺术雕塑、文化景墙、实景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打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432公里的微缩景观,重点展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穿黄隧道、湍河渡槽、倒虹吸等工程节点,使其成为游客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整体面貌的窗口。
“一廊”即水袖艺术长廊,位于闫河退水闸至焦东路之间,上跨群英河、塔南路,设置500米长,3-5米宽,具有水袖形态、体现中国戏剧风格的艺术长廊,沿廊布置焦作历史文化浮雕,结合夜景灯光,形成特色文化景观。
“一楼”即南水北调第一楼,位于总干渠与中原路交叉处东北角,与汉代文化遗址山阳古城遥相呼应,具有望山、观水、地标、展陈等功能。占地面积约400亩,楼高109.32米,取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长度为1432公里,计14.32米;二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计95米,合计109.32米。在第一楼广场利用声光电技术打造一场多媒体空间秀。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建成后,除了保护好总干渠水质以外,还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绿化带工程,可为焦作城区新增近2300亩绿地,形成贯穿焦作城区东西的生态廊道,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为市民提供舒适、怡人的休闲运动场所,切实造福民众、惠及百姓,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绿化带工程的受益者和优美环境的享有者。通过实施绿化带工程,把绿化带建成集中展示和纪念南水北调伟大工程,弘扬“忠诚担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南水北调焦作精神的系列精品景区,使之成为体现南水北调精神的新地标。通过实施绿化带工程,加快形成以高铁站为中心、集商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高铁板块”,带动焦作经济转型发展。
实施南水北调绿化带工程是焦作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焦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更加明确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把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焦作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着力打造六大生态带。一是以保护太行山脉生态系统、恢复森林植被为重点,构建南太行森林公园体系,打造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二是以规划建设沿黄生态通道为纽带,推进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打造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三是以“绿色生态涵养区、旅游休闲体验带、城市复合功能轴”为目标定位,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及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南水北调生态文化休闲带;四是完善提升大沙河带状湿地功能,打造大沙河湿地景观带;五是以生态修复与水景改造为核心,打造沁河休闲观光带;六是坚持旅游购物体验一体化,打造新河滨水休闲景观带。目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效益日益显现,城市形象大为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很多工作还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省领导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焦作市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相关要求,大力实施住建部确定的全国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和河南省海绵城市试点市建设,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把生态建设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早日建成“北有绿色太行、南有靓丽水乡、绿地游园遍布、绿色廊道纵横”的生态绿城和水域靓城,让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让城市有根有魂、有活力有魅力。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