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常用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技术

慧聪水工业网 2017-08-07 09:49 来源:云南水处理设备网

慧聪水工业网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采用错流过滤或死端过滤方式。膜分离技术有哪几种呢?

1、超滤和微滤技术

超滤和微滤采用表面过滤机理,象一个细筛。膜表面的孔径大小一致,流道均匀。比膜表面孔径大的颗粒物被截住,留在膜的给水/浓水侧。小颗粒随着液体透过膜。通常超滤膜的分离精度在5~50nm,即0.005~0.05μm;而微滤膜的分离精度通常为0.1μm以上。这种选择性透过功能使得超滤膜非常适用于那些对过滤水质有严格要求的场合。如果膜表面完整性良好,去除效果可以得到保证。除此之外,超滤技术比传统过滤还有结构紧凑(节省占地33%)、自动化程度高(可实际无人值守)、化学药品用量少(节省投资、废液排放少)等优点。

2、反渗透和纳滤技术

反渗透对无机盐份、有机物、菌类的脱除率均很高,出水水质已接近纯水标准。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吸附和扩散有关。一般来说,反渗透分离过程中化学因素(膜及其表面特性)起主导作用。在水处理应用中,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的结构形式以卷式和中空纤维式为主。反渗透膜对进水的浊度要求较高,通常需要预处理工艺降低进水中悬浮物。

3、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是近来发展较迅速的一种污水治理工艺,MBR是一种把传统活性污泥法和膜截留技术结合起来的工艺。由于它以膜分离(主要为超滤膜)代替常规活性污泥中以重力进行沉降分离的二沉池,就大大提高了系统固液分离的能力,从而使系统出水水质和容积负荷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出水浊度大大优于传统二沉池;另一方面,生物池中的污泥浓度可比传统高2-3倍,使降解污水的生物反应更为彻底,特别对于传统活性污泥难以降解的物质。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由于具有占地少、能耗低等优点。

4、双膜法组合技术

双膜法是超滤和反渗透的组合工艺。超滤(或MBR)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反渗透对超滤不能去除的有机物和盐类进行深度去除,出水水质非常高,可用于冷却水和锅炉补给水。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