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环保法规底线 对监测数据造假行为说不

慧聪水工业网 2017-05-24 11:10 来源:东北新闻网

慧聪水工业网 若环境监测源头数据出现“注水”情况,就会贻误环境治理的最佳时机,给污染日益加剧的环境雪上加霜。业内认为,让监测数据真实化,就要严格落实新环保法,守住环保法规底线,对弄虚作假、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坚决说不。

据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微博消息,天津市静海区水务局日前在接受中央环保督察组问询时,提供虚假材料。天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就此责成静海区委、区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

环境监测是一种政府统计,环保基础数据的收集、统计、应用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如果源头数据出现“注水”情况,就会导致决策出现偏差,贻误环境治理的最佳时机,给污染日益加剧的环境雪上加霜。

环保局下属的监测站作为环境质量的检测点,应该如实记录下环境状况的真实反馈,而像天津静海水务局这种面对督查组问询时提供虚假材料,其危害不亚于一般的行贿受贿,给一个地区带来的损失也是短时期内难以挽回的。一方面,虚假的数据会直接误导了上级的决策,其危害是全局性的。虚假的数据与现实环境质量大相径庭,在虚假数据上做的决策与整治环境污染更是南辕北辙。另一方面,经不起推敲的环境检测数据还极大的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实则是给地方环境甚至全国环境的长远发展“埋雷”。

无论是谁,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环境问题下,谁也不是局外人。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是对自己不负责,对百姓不负责,对党和国家的不负责。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发展总会遇到问题,有问题就要敢于解决问题,藏着掖着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是欺骗百姓,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让监测数据真实化,就要严格落实新环保法,有关部门必须按照新法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守住环保法规底线,严格规范环境监测行为,对弄虚作假、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坚决说不。对那些不监测、不公开或不如实公开,甚至通过各种手段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企业也要按规定严肃处理。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不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要敢于直视“爆表”的环境监测数据。根据病症找出病根源头,并对症施药,让环境监测不再是“数据爆表”,而是“颜值爆表”。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