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观察:荒唐!为被查处的违法企业喊冤

慧聪水工业网 2017-05-16 10:55 来源:中国环境报

慧聪水工业网 近日,网上有些质疑环保督查的言论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一些人称环保强化督查频度力度大,一味地关停企业,影响了企业发展和群众幸福。

这些言论细读起来,看似有一肚子“委屈”,实则为被关停处罚的企业辩护。从环保督查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被关停的企业一点不冤。他们应该扪心自问,企业为什么会被关停?有没有环保手续和治污设施?肆意排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给周边百姓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多大危害?当他们考虑企业发展的时候,有没有听到过老百姓的呼声?从督查的结果来看,他们的答卷是不合格的。

事实上,关停企业影响的是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且是违法违规获得的利益。这些违法违规企业侵害的则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是以牺牲社会整体利益为代价满足一己私利。

当前,一些地方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企业违法偷排现象突出,老百姓反映强烈,怨声载道。特别是一些“散乱污”企业集中的地区,更是乌烟瘴气,浊水横流。开展环保督查就是要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就是为了遏制环境问题的蔓延,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热切期盼。说强化督查影响了群众的幸福,真是奇谈怪论。

一些人认为强化督查影响了经济发展,但是,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并不是我们需要的发展。这种发展虽能带来短暂的繁荣,但会留下长久的隐患,损害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因此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大整治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从多次的督查情况公开数据看,关停整改的多是有严重违法排污行为的“散乱污”企业。这些企业大量存在违法生产、无环评手续、未安装治污设施、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以及监测数据造假等行为,是发展的“毒瘤”,必须予以整治。被查处的很多企业大多长期存在,违法排污时间也非一时半会儿,环境问题存在多年,成了“老大难”。可想而知,单靠这些企业自觉守法是不现实的,必须借助更高层级的环保督查,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面对违法企业,执法绝不能手软。放任违法排污行为不管,让“散乱污”企业任性发展下去,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就是对职责的亵渎,不仅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也不利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