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贵州经济呈现“三稳三新三好”特点
慧聪水工业网 1月22日下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全省2016年主要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省统计局局长任湘生、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唐晓川就全年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并解读相关统计数据。
据任湘生介绍,总的来看,2016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新、稳中趋好和“三稳三新三好”等特点。
首先是“三稳”。
一是经济增速平稳较快。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科学谋划、全面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6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贵州经济增速连续6年、24个季度居全国前3位。
二是就业人数稳步增加。2016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5.78万人,超额完成75万人的目标任务。
三是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去年初,全省提出要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按月度看,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最高的是2月和4月,均为1.8%,最低的是8月,为0.7%,一直处于较稳定的区间。
其次是“三新”。
一是新产业快速发展。立足省情实际,加快培育壮大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生力军。如从农业来看,高附加值特色有机无公害农作物种植形势较好,产量不断增加。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全省共有385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同比增加59个;
二是新业态方兴未艾。新的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不断衍生出新的业态。全省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1-11月,全省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1.0%和52.1%;
三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全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汇聚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7万户,平均每天增加1000多户。
第三是“三好”。
一是目标完成情况较好。201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7万亿元,超额完成1.16万亿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高于目标任务0.5个百分点。此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60亿元,城镇化率提高到44%以上,这些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二是经济发展效益较好。从居民收入来看,全省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8.8%和9.5%,居民收入增速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列;从企业收入来看,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8%,增速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2.1%,提高1.3个百分点。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较好。2016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市州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地增长。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