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环保厅厅长解读2017四川环保总体思路
慧聪水工业网 “十三五”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重要时期,也是补齐我省生态环境短板、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关键期,更是四川环境保护负重前行的攻坚期。1月18日,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接受记者专访,就2017年四川环保总体思路作解读。
问:目前整个环境管理战略正经历深刻调整和重大转型,四川接下来如何“出招”?
答:四川的环保工作必须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环境质量是否改善”将是检验所有环保工作的最终标尺。我们必须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方式方法,推动各项环保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以环境质量的切实改善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既是民生实事,也是发展大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不起慢不得,我们必须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坚持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既要看到问题本身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又要看到现实的针对性和迫切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愿望迫切,解决问题时不我待。环保部门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厚的民生情怀,只争朝夕,担当作为,放手一搏。
问:2017年,四川环保怎样规划总体思路?
答:具体到2017年,四川环保的总体思路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深化各项环保改革为动力,以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环保责任为契机,对打赢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进行全面部署,确保完成“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年度目标任务,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方式方法上要突出“五抓”:抓方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抓责任,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职尽责以及企业的排污守法责任;抓落实,对环保重点工作实施“清单管理”并强化督察督办;抓底线,优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妥善应对环境风险;抓作风,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环保队伍。
问:在具体战术手段上,有何“招数”和“打法”?
答:切实做到:坚持“一条主线”,用好“两个抓手”,强化“三个保障”,做足“四个支撑”。
坚持“一条主线”: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提出,要以保障人民健康为目的,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省委这一决定,为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未来几年,全省环境保护必须与省委最新决定“对标”,必须以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主线,挂图作战。环保部门除了自身工作要以“三大战役”为主线,同时还要与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市州密切配合,明确各自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深入落实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搞好预防和治理,全力推进这场事关全省未来绿色发展大局的环保“攻坚战”。
用好“两个抓手”:监测和执法——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与基石,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撑。环境质量的好坏,需要监测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需要监测数据作参考和依据;没有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作支撑,环保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环境执法是环保部门最重要、最强硬的手段之一,用好执法抓手,一言蔽之就三个字:“零容忍”。环保工作已经到了必须冲锋陷阵、放手一搏的时候。态度上,一定要敢于亮剑、敢于发招,坚持重典治乱、铁腕执法,切实改变现有执法偏软、偏弱的现状,形成并长期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要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
强化“三个保障”:环保督察、环境准入和环保法治——一是环保督察,对于督察中发现的问题,能改的马上整改;不好改的、短期内难以整改到位的,一定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在边督边改的过程中,确保问题不能反弹。二是强化“环境准入”保障,环境准入是第一道门槛,是前端控制,把住准入关,就是从源头上控制住污染。三是强化法治保障,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用好法律武器,尤其是要用好《环境保护法》及其配套办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行政方面要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做足“四个支撑”:科技标准、环保改革、廉政建设和环保宣教——科技标准在环保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既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又要强化“标准”的倒逼支撑作用;二是深化改革支撑,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我们一要把这些改革决策贯彻落实好,二要抓紧出台国家要求的深化改革的刚性规定;三是廉政建设支撑,环保工作必须守住“两个底线”,一个是环境风险底线,一个是党风廉政底线;四是宣教支撑,通过宣传教育,第一时间发声,讲明事实真相,公开环保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引导公众客观理性看待当下环境问题,赢得公众理解支持,凝聚各方共识,和人民群众携手协力解决问题。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