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PM2.5震惊多省 水质如何走出被放大的焦虑

慧聪水工业网 2016-10-21 14:09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慧聪水工业网 据报道,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的课题组,日前发表了一项关于我国城市自来水消毒副产物的测试结果显示,其中含有健康风险很大的消毒副产物类别,消息一出,引发强烈关注。尽管民众对亚硝胺之类化学术语存在不小的认知隔膜,可水中“PM2.5”等词眼,依旧引发不少人的忧虑。

近日,一则题为《23省44城市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一时间“自来水致癌说”甚嚣尘上。

被研究人员称为水中“PM2.5”的亚硝胺,是自来水消毒的副产物之一,它正是此次争议的主角。此前,清华大学饮用水研究课题组耗时3年,对亚硝胺的浓度和种类进行了“全国普查”,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全面的调查,收集上来不少“史无前例”的一手数据:

“中国是世界上亚硝胺检出情况最为多样的国家,在水中检测出9种亚硝胺类物质,其中亚硝基二甲胺(NDMA)的浓度最高。”

“中国的出厂水和龙头水中的亚硝胺检出情况要比美国严重,出厂水和龙头水中NDMA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和13ng/L(纳克每升),水源水中的亚硝胺前体物(母体物质)平均为66ng/L,除了NDMA之外的亚硝胺在中国的检出率是美国的数十倍。”

亚硝胺风险高的水样主要来自两个区域——华东区和华南区。检出龙头水中最高值达到19ng/L。值得关注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既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也是亚硝胺浓度最高的区域,NDMA浓度分别为27ng/L和29ng/L。

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把亚硝胺列为2A类致癌物,该物质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证据充足。

……

而事实上,研究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媒体的兴趣,报道多以《我国消化道癌症高发或与喝水有关,饮用水中亚硝胺是美国3.6倍》《被忽略的水中“PM2.5”饮用水亚硝胺阴影待解》《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消毒副产物或致消化道癌》等为题。“致癌”字眼,再加上剂量对比的放大,引发了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担忧和恐慌。

尽管民众对亚硝胺、NDMA之类化学术语存在不小的认知隔膜,可水中“PM2.5”、“或致癌”等词眼,依旧引发不少人的忧虑。喝水对人们来说,不可或缺,堪称“刚需”。若把那些所谓养生文、健康帖中关于食品安全的条条框框熟记于心还不够,还要小心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危害,的确令人难以接受。

那么,饮用水中的亚硝胺来自何处?长期以来,饮用水中的亚硝胺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可接受的“消毒副产物”。消毒是保证饮用水安全最重要的一步,自来水厂消毒通常会使用含氯消毒剂,在氯的作用下水中的少量污染物会变成消毒副产物,其中部分有机氮化物可以变为亚硝胺类物质。

与西方主要由消毒剂产生不同,中国还存在另一个重要原因:饮用水水源污染加重。陈超团队的检测显示,原水中就已出现较高浓度的有机氮——作为亚硝胺生成前体物,这将导致出厂水亚硝胺浓度的升高。“这主要和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关,我国的污水处理率比欧美低得多。”负责上述饮用水调查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陈超说。

然而,来自某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自来水检出“致癌物”亚硝胺并没有想象那么严重:其一,与加拿大和世卫组织的标准相比,中国自来水中的亚硝胺含量并不严重;其二,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包括亚硝胺在内的自来水消毒副产物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影响,相反不消毒带来的危害可能更大。而这些论述在相关报道中被一笔带过,避轻就重致使科学信息不能完整地传递给公众。

对公众而言,这些信息无疑是对喝水致癌焦虑的折冲。很多时候,只要将有害物质剂量、浓度等把控在安全范围内,也就属于安全可控的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水中“PM2.5”的检测无关紧要。亚硝胺会在人体内富集,换句话说会积少成多,能不摄入就不摄入是安全原则。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地区有些地方被检测出的亚硝胺风险已不算低;何况,即便是少量,对于那些包括妇孺儿童和免疫缺陷人群在内的很多人,都有潜在危害。

原本,自来水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定的压差与势能、动能的转换,打开龙头就有水来。1902年诞生于比利时的传统水处理工艺,只须沉淀、过滤(通过石英砂、卵石等)、消毒(加氯气等)即可,因为用于加工的“原水”是未经污染的洁净水。如今面对复杂的污染形势,自来水厂早已不是那个从水源地用泵加压就可自来的水厂,须经过一系列的深度处理,通过臭氧、活性碳等技术,清除各类有机、无机化合物,不断通过技术改进来提高饮用水的卫生。

因此,说到底,对于水中“PM2.5”,要过滤但也不必过虑。即便这类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难一步到位,在亚硝胺风险高的两个区域——华东和华南地区,先行将亚硝胺纳入水质检测标准,增加优先保障的针对性,也是可行之方。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